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欧盟宪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7
转发:0
评论:0
欧盟宪法《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2004年6月,欧盟2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欧盟宪法条约诞生2001年12月5日,欧盟在比利时莱肯欧盟首脑会议的《莱肯宣言》决定开始制定宪法,并成立一个制宪筹备委员会。制宪工作从2002年2月开始,经过征求意见、研讨和提出制宪建议,6月13日,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105名成员就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达成一致意见。2004年6月18日,欧盟25个成员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

欧盟宪法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2004年6月,欧盟2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

欧盟宪法

欧盟宪法条约

诞生

2001年12月5日,欧盟在比利时莱肯欧盟首脑会议的《莱肯宣言》决定开始制定宪法,并成立一个制宪筹备委员会。制宪工作从2002年2月开始,经过征求意见、研讨和提出制宪建议,6月13日,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105名成员就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达成一致意见。

2004年6月18日,欧盟25个成员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方式批准后方能生效。如获得所有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条约应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主要内容

宪法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规定了欧盟的原则、功能和机构设置;第二部分是基本权力,阐明了欧洲公民所应有的基本权利;第三部分是欧盟的决策机制及实施各项政策的细则,这是宪法最长的部分,其绝大部分条款都来自以前的条约;第四部分对条约如何生效做了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界定欧盟与其成员国之间的权限;以常设欧洲理事会主席制取代现行的半年轮值主席国制度;欧盟委员会的组成由现在的20名委员减少到15名并确保成员国的平等;设立专职的欧盟外交部长;在绝大多数的决策过程中采取有效多数表决制,任何决定都要求至少半数成员国投赞成票并能够代表60%以上的欧盟公民才能通过;成员国在遭到时应相互援助;欧盟将具有能够签署国际条约的“法人”地位;成员国有权自愿脱离欧盟等。 欧盟宪法条约,从其内容来看,是根据欧盟发展的新情况,对其基础条约进行了一次重新整理汇编,并改革了原有的部分内容。宪法条约文本里约有80%的内容是重复或重组表述现有条约规定,是对欧盟现有条约的继承,只有20%左右的内容是创新性规定,其中对欧盟的决策方式和机构设置等进行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

赋予欧盟以法律人格

宪法第1-6条规定,联盟应具有法人资格。欧盟外交部长和欧洲委员会代表欧盟同各国及国际组织建立各种有益的合作,欧盟代表团在外交部长领导下同成员国外交使团密切合作,代表欧盟开展工作。欧盟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国及国际组织缔结协议,并在国内或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改革决策表决机制

宪法取消了过去20个领域的一票否决制,而代之以在绝大多数领域实施有效多数表决制,从而确保将来欧盟的决策过程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不同意见而停滞不前。

根据条约规定,在大多数情形中,所谓多数是指支持某项决策的参与国超过半数,且能够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欧盟总人口;如宪法并未要求欧盟理事会或部长理事会根据欧洲委员会提议做出决策,或者欧盟理事会或部长理事会并非根据欧盟外长动议做出决策,则所需要的多数被定义为参与国的三分之二多数,且能够代表五分之三以上的欧盟人口,但在共同外交与安全防务、税收、社会保障等领域,各成员国仍保留否决权和自主权。

机构设立方面

设立欧盟理事会主席。宪法第1-21条规定,欧盟设立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职位以代替现行的半年轮值主席国制度。主席由理事会以特定多数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半,可以一届,其主要职责包括主持欧盟理事会并推动其工作,尽力维护理事会内部凝聚力和共识等等。宪法还规定,在不损害欧盟外长职权的情况下,理事会主席有权以自己的身份在有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问题上代表欧盟。主席不能同时在成员国任职。 改革欧洲委员会现行组成方式和运行制度。根据宪法条约,欧洲委员会将由现行的单一组成制变为双层制。宪法第1-25条规定,欧洲委员会应由一个主席团组成,包括其主席、联盟外交部长/副主席、根据等时轮流制度在成员国中遴选之十三名欧盟委员。以上委员享有表决权。除此之外,欧洲委员会主席应从根据某些适用于该届成员的标准遴选出来的、来自其他成员国的人士中,委任无投票权之委员。此种安排计划从2009年11月1日起生效。 设立欧盟外交部长。宪法第1-27条规定,欧盟理事会依合格多数原则,在得到委员会主席同意后,任命联盟外交部长。联盟外交部长有权实施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防务政策,并应部长理事会之令就共同外交与安全防务政策提出建议;外长同时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负责处理欧盟对外关系以及协调欧盟对外行动的其他方面。该职位实际上将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防务高级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外交委员这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统一负责欧盟的对外关系。 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根据宪法规定,议会拥有批准对欧盟外长和所有欧盟委员会成员任命的权力,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人选也须得到议会多数票的通过。议会除履行宪法规定的政治控制和咨询职能外,还与部长理事会共同制定立法,履行预算职能。此外,在内务、司法与贸易上,欧洲议会也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为保障人口少的成员国权益,宪法规定欧洲议会的议员人数不能超过736名,欧洲公民的代表应按比例递减,每成员国不得少于4人。 此外,条约还要求成员国毫不动摇地根据忠诚和互助的原则支持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成员国必须尽其所能落实共同防务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发展欧盟共同防务。在防务和反恐方面,宪法条约还有类似“军事同盟”性质的条款(第1-42条团结条款、第Ⅲ-231条连带责任条款),规定一旦某成员国受侵略或,其他成员国必须提供包括军事资源在内的援助。

遭到否决

2004年11月,立陶宛议会率先批准该宪法条约。2005年1月,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2月,西班牙举行全民公决,以76.7%的支持率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成为欧盟25个成员国中第一个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该宪法条约的国家。

但法国、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分别在2005年5月和6月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该条约,《欧盟宪法条约》从此搁浅。截止到2007年6月,已经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有16个,另有7个国家冻结或无限期推迟了批约程序。

重启谈判

前期

2007年1月,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将重启《欧盟宪法条约》谈判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在与欧盟成员国进行积极磋商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德国最终提出一份旨在重新启动《欧盟宪法条约》进程的“路线图”。其主要内容是用一个包含了原版本核心内容的“修正条约”来取代《 欧盟宪法条约》的原有版本,以期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获得各成员国的通过。 反对意见主要来自波兰、英国等国家。波兰坚持要用“平方根”投票机制取代“有效多数”表决制。英国则一直坚持要把欧盟公民基本权利从《欧盟宪法条约》中删除。

后期

2007年6月,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长达两年的欧盟制宪危机。新条约计划在2009年6月前付诸实施。

根据各方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欧盟宪法条约》的名称不再沿用,新条约内容里也不会出现“宪法”字样。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修正条约,以使扩大后的欧盟能够有效决策。由于遭到英国和荷兰的反对,新条约将不会规定欧盟盟旗、盟歌和铭言等可能使欧盟成为“超国家机构”的内容。

在组织结构改革方面,新条约将把欧盟最高权力机构——欧洲理事会由当前的成员国首脑会议机制转变为固定机构,并设立常任主席一职。欧盟各国领导人还一致同意,通过新条约设立一个名为“欧盟高级代表”的新职位,统管欧盟外交和安全事务。新的欧盟高级代表将把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和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的职责合并在一起,同时出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并负责主持欧盟27国外长会议。

被取代

2007年10月19日,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了欧盟新条约(《里斯本条约》),于2007年12月13日由欧盟各国首脑在里斯本签署。《里斯本条约》将取代2005年在荷兰和法国全民公决中遭否决的《欧盟宪法条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盟之父
欧洲联盟的开国元勋严格来说,这个称号是新闻界以及史学史界所给予这七个政治人物的封号,基于他们扮演着开创以及正式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角色。此二机构即是现今欧洲联盟的前身。(德国人)康拉德·阿登纳(KonradAdenauer)(卢森堡人)约瑟夫·伯克(JosephBech)(意大利人)阿尔契德·加斯贝利(荷兰人)JanWillemBeyen(法国人)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法国人)让·莫内(比利时人)保罗-亨利·斯巴克(Paul-HenriCharlesSpaak)(奥地利·日本人)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RichardNikolausvonCoudenhove-Kalergi)
· 欧盟法律
历史和发展欧共体法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欧洲法院(ECJ)制定确立的。在1963年VanGendenLoos(范.根德.鲁斯)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中,欧洲法院通过各成员国在罗马条约中所表达的意愿,裁定“欧共体构成了国际法中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因为受益于此,成员国已经限制了他们的主权,尽管这种限制是有限的,”欧共体法律和欧盟法律的区别在于这种区别是基于欧盟的条约框架。欧共体法律构成了欧盟法律的三大支柱之一,关注于单一市场的社会和经济基础。由欧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产生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则涉及共同安全防务政策和内部安全。根据第二大支柱和第三大支柱所做的决议目前不采取投票多数决定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产生的司法和内政支柱是第三支柱。其后,阿姆斯特丹条约规定将非法移民、签证、难民和司法合作领域的事务转交给欧共体(第一支柱)管理。目前警察和刑事司法合作算作是第三支柱,而司法和内政同时也被认为...
· 宪法广场
参考文献坐标:19°25′58″N99°08′00″W/19.43278°N99.13333°W/19.43278;-99.13333
· 宪法广场
参考资料宪法广场图片SyntagmaSquarePublicWirelessInternetservice(inGreek)坐标:37°58′32″N23°44′05″E/37.97556°N23.73472°E/37.97556;23.73472
· 五三宪法
背景黄金时代结束后的一百年五三宪法的产生是出于当时波兰立陶宛联邦日渐危险的形势。仅仅在1世纪以前,联邦还是欧洲主要势力,也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在五三宪法产生的2个世纪以前,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瓦萨的宫廷传道人,耶稣会会士皮奥特尔·斯卡加对联邦独有及共有的弱点提出广为人知的批评。在同一个时代,一些作家和哲学家,如安德热·弗里切·莫德雷夫斯基和瓦夫雷涅茨·格雷马瓦·戈什里茨基,以及扬·加莫耶斯基推动的法律(egzekucjapraw)改革运动都试图改革联邦。在17世纪早期(波兰黄金时代结束前),波兰和立陶宛的权贵控制了联邦,更准确地说,他们设法确保任何改革不会通过削弱他们地位——可以让他们享有特权(“贵族民主制”)。他们将大量金钱挥霍在宴会,纵饮和其他娱乐活动上,可是农民却处于艰困的生活环境下,而很多位于权贵私人土地内的城镇,因为害怕中产阶级的兴起,被保持在一种破败的状态中。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