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成都武侯祠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9
转发:0
评论:0
历史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明末流寇张献忠占据成都时,将武侯祠拆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建筑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大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塑...

历史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明末流寇张献忠占据成都时,将武侯祠拆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建筑

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大门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庞统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刘备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关羽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张飞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赵云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马超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中的黄忠塑像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中的诸葛庐

参考文献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文习字40号,1961年3月4日

^ “四川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文物工作手册》,四川省文化局编,1973.09,第87-92页

^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发(1980)154号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成都市武侯祠
简要介绍: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 宗祠陵园-成都市武侯祠
刘备墓指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正殿西侧的惠陵。史载,蜀汉章武三年四月癸巳(223年6月10日)[1],刘备病死永安宫(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墓边古柏森森。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照壁长10米,高5米,正中镶嵌菱形石雕。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到了白帝城。5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8月下葬。有人根据史料的记载推测,认为刘备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为上述的史料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汉的观阁令史(从事文献档案管理工作),在蜀汉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刘备的葬处。刘备死后,尸体由奉节运回成都,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在今天的武侯祠内确实还有刘备墓的建筑。武侯祠博物馆的人在一次植树时,意外地在刘备墓的封土边缘挖掘...
· 柳氏后人成都武侯祠拜谒“三绝碑”
17日,华西城市读本报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柳氏宗亲代表去内江祭拜先人,寻访柳家洞摩崖造像、柳氏家族牌坊以及柳氏家族古墓的故事。当天下午,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柳哲来到武侯祠,拜谒柳公绰所书的“三绝碑”。柳哲是浙江兰溪人,自称是柳下惠后人,柳公绰也是先祖之一。他和四川柳氏后人柳彬一起站在“三绝碑”前,仔细阅读碑刻上的内容,对柳公绰的楷书赞叹不已。柳哲翻开随身携带的柳氏家谱影印本,翻到印有柳公绰头像的那页,在碑刻前合影留念。根据“三绝碑”外的注释,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立,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其文章、书法和镌刻极为精湛,被誉为“三绝碑”。据了解,元和二年(807年),成都,唐王朝派相国武元衡出任剑南四川节度使,裴度作为幕僚随行。裴度久欲撰文颂扬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便怀着景仰之情写了这通碑文。书丹者柳公...
· 族谱网带您走进姓氏祠堂之成都武侯祠
史上的7座武侯祠今天的成都武侯祠,原本不是武侯祠,而是清初在刘备庙遗址上重建的奉祀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祠庙。对此,已有人著文阐明。那么,成都历史上的武侯祠在哪里,其兴废又如何呢?成都最早的武侯祠在古代少城内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成都有武侯祠是在诸葛亮死后70年。据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李雄于西晋永安元年(304年)称王。少城为秦时张仪筑,其范围约在今长顺街至东城根街,红光路与桂花巷之间。由于无资料,此祠的规模不得而知。桓温伐蜀在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祠宇当在此后荒废。刘备墓侧的武侯祠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在唐宋时代,刘备和...
· 武侯祠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成都:游俊题武侯祠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丹心一片安炎鼎浩气千秋壮属疆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当年正气扶元气万世人心仰赤心武侯祠/当阳关陵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武侯祠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成都:董必武题武侯祠过厅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武侯祠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成都:瞿朝宗题武侯祠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襄樊:李尔重题古隆中武侯祠兴亡天定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赵藩题成都武侯祠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成都武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