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皮埃尔·塞尔
生活与事业
让-皮埃尔·塞尔 出生于法国南部的 Bages,他曾就读尼姆中学,随后于1945年至1948年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于1951年获得索邦大学博士学位。他也曾在1948年至1954年间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简称 CNRS )任职。目前他是法兰西学院的教授。
早期工作
塞尔年轻时就已在昂利·嘉当学派中崭露头角,他的主要工作集中于代数拓扑、多元复分析,而后是交换代数与代数几何,主要利用层论与同调代数的技术。塞尔的博士论文研究一个纤维化的勒雷-塞尔谱序列。塞尔与嘉当一起用基灵空间的方法计算球的上同调群,这在当时是拓扑学的主要课题。
在1954年的菲尔兹奖颁奖仪式上,外尔盛赞塞尔的贡献,并指出这是该奖首次颁给代数学家;此后数学的发展证实了当时外尔对抽象代数的重视。塞尔随后改变了研究方向,他显然认为同伦理论已变得过度技术化。
在代数几何学与韦伊猜想方面的工作
在1950-60年代,塞尔与较他年轻两岁的格罗滕迪克合作,由此导向代数几何的基础工作,其动机源于韦伊猜想。塞尔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两篇基础论文是代数凝聚层( Faisceaux Algébriques Cohérents ,简称 FAC )及代数几何与解析几何( Géométrie Algébrique et Géométrie Analytique ,简称 GAGA )。
塞尔很早就意识到须推广层上同调理论以解决韦伊猜想。关键在于凝聚层的上同调无法如整系数奇异上同调一般掌握代数簇的拓扑性质。塞尔早期(1954/55年)曾尝试取值为维特向量的上同调,这个想法后来被晶体上同调吸纳。
在1958年左右,塞尔建议研究代数簇的等平凡覆盖,这是在对某有限覆盖变底后化为平凡覆盖的一类覆盖。此想法可视为平展上同调的滥觞。格罗滕迪克及其合作者们最后在 SGA 4 中建立完整的理论。
之后塞尔常为一些过度乐观的推断提供反例,他也与比利时数学家皮埃尔·德利涅密切合作。德林最后补全了韦伊猜想的证明。
其它工作
从1959年后,塞尔的兴趣转向数论,特别是类域论与椭圆曲线的复乘法理论。
他最富原创性的贡献是:代数K-理论的想法、l-进上同调的伽罗瓦表示理论,以及关于模 p 表示的塞尔猜想。
获奖
塞尔在1954年获得菲尔兹奖,当时年仅28岁,他是至今最年轻的获奖者。随后他获颁 Balzan 奖(1985年)、斯蒂尔奖(1995年)以及沃尔夫数学奖(2000年),他也是阿贝尔奖的首个得主(2003年)。沃尔夫奖可视为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奖,而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则普遍被认为是数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塞尔与迈克尔·阿蒂亚皆为双料得主。
参见
塞尔对偶定理
塞尔乘数猜想
塞尔猜想 (数论)
塞尔谱序列
塞尔纤维化
塞尔扭层
尼古拉·布尔巴基
著作
Groupes Algébriques et Corps de Classes (1959) as Algebraic Groups and Class Fields (1988)
Corps Locaux (1962) as Local Fields (1980)
Cohomologie Galoisienne (1964) Collège de France course 1962-3, as Galois Cohomology (1997)
Algèbre Locale, Multiplicités (1965) Collège de France course 1957-8, as Local Algebra (2000)
Lie Algebras and Lie Groups (1965) 1964 Harvard lectures
Algèbres de Lie Semi-simples Complexes (1966) as Complex Semisimple Lie Algebras (1987)
Abelian l-Adic Representations and Elliptic Curves (1968)
Cours d"arithmétique (1970) 英译本: A Course in Arithmetic (1973)
Représentations linéaires des groupes finis (1971) as Linear Representations of Finite Groups (1977)
Arbres, amalgames, SL 2 (1977) as Trees (1980)
Oeuvres/Collected Papers in four volumes (1986) Vol. IV in 2000
Lectures on the Mordell-Weil Theorem (1990)
Topics in Galois Theory (1992)
Motives (1994) two volumes, editor with Uwe Jannsen and Steven L. Kleiman
Cohomological Invariants in Galois Cohomology (2003) with Skip Garibaldi and Alexander Merkurjev
Grothendieck-Serre Correspondence (2003) edited with Pierre Colmez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