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7
转发:0
评论:0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当时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当“以太风”的速度为0时,两束光应同时到达,因而相位相同;如“以太风”速度不为零,即装置相对以太运动,则两列光波相位不同。假设装置在以太中向右以速度v{\displaystylev}运动,且从部分镀银的玻璃片到两面镜子的距离为L{\displaystyleL},那么向右的那一束光在向右的过程中相对装置速度为c−−-->v{\displaystylec-v},花费的时间t1=L/(c−−-->v){\displaystylet_{1}=L/(c-v)},返回时速度为c+v{\displaystylec+v},时间t2...

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实验装置

当时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当“以太风”的速度为0时,两束光应同时到达,因而相位相同;如“以太风”速度不为零,即装置相对以太运动,则两列光波相位不同。

假设装置在以太中向右以速度 v {\displaystyle v} 运动,且从部分镀银的玻璃片到两面镜子的距离为 L {\displaystyle L} ,那么向右的那一束光在向右的过程中相对装置速度为 c − − --> v {\displaystyle c-v} ,花费的时间 t 1 = L / ( c − − --> v ) {\displaystyle t_{1}=L/(c-v)} ,返回时速度为 c + v {\displaystyle c+v} ,时间 t 2 = L / ( c + v ) {\displaystyle t_{2}=L/(c+v)} 。所以总的时间是

t 1 + t 2 = 2 L c c 2 − − --> v 2 = 2 L c ⋅ ⋅ --> ( 1 − − --> v 2 / c 2 ) {\displaystyle t_{1}+t_{2}={\frac {2Lc}{c^{2}-v^{2}}}={\frac {2L}{c\cdot (1-v^{2}/c^{2})}}}

而对于向上的那一束光,设它到达镜子所需的时间为 t 3 {\displaystyle t_{3}} ,在这段时间里镜子向右移动了 v t 3 {\displaystyle vt_{3}} ,所以光走过的路程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于是有

L 2 = ( c t 3 ) 2 − − --> ( v t 3 ) 2 = ( c 2 − − --> v 2 ) t 3 2 {\displaystyle L^{2}=(ct_{3})^{2}-(vt_{3})^{2}=(c^{2}-v^{2})t_{3}^{2}}

由此可得 t 3 = L c 2 − − --> v 2 {\displaystyle t_{3}={\frac {L}{\sqrt {c^{2}-v^{2}}}}}

而返回时间与此相同,所以总时间 2 t 3 = 2 L c 2 − − --> v 2 = 2 L c ⋅ ⋅ --> 1 − − --> v 2 / c 2 {\displaystyle 2t_{3}={\frac {2L}{\sqrt {c^{2}-v^{2}}}}={\frac {2L}{c\cdot {\sqrt {1-v^{2}/c^{2}}}}}}

所以两束光的到达时间是不同的,根据这个实验应该能测量出地球通过以太的速度。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红色激光造成的迈克耳孙干涉环

空气介质的影响

由于实验是在空气介质中进行,此时光的介质相对于实验装置的速度为0, 所以在两个路径上的来回的时间均为2l/c。 因此,在装置旋转90°后,没有干涉条纹的移动。

实验结果

莫雷不确信他自己的结论,继续与达通·米勒做更多的实验。米勒制作了更大的实验设备,最大的安装于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臂长32米(有效长度)的仪器。为了避免实体墙可能造成的对以太风的阻挡,他使用了帆布为主体的流动墙。他每次旋转设备都会观测到不同的小偏移,不论是恒星日还是年。他的测量值仅达到~10 km/s,而不是从地球轨道运动所期待的~30 km/s。他仍然不确信这是由于局部拖拽造成的,他没有尝试进行详细的解释。

肯尼迪后来在威尔逊山上作了实验,米勒发现1/10的漂移,并且不受季节影响。米勒的发现当时认为非常重要,并于1928年在一份会议报告上与迈克耳孙、洛伦兹等人讨论。普遍认为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检验米勒的结果。洛伦兹认可这个结论,造成漂移的原因不符合他的以太说或者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出席会议,但是感觉这个实验结果恐怕是实验误差。后来的实验没能重新获得米勒的结果,现代实验的精度推翻了此实验结论。

近代实验

近代版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变得司空见惯。激光和激微波通过让光线在充满高能原子的精心调整的空间内来回反射,以放大光线。这样的有效长度可达千米。还有一个好处,同一光源在不同光线角度产生同样的相位,给干涉计增加了额外精确度。

第一个这样的实验是由查尔斯·H·汤斯(Charles H. Townes)做的,第一个激微波制作者之一。他们1958年的实验把漂移的上限,包括可能的实验误差,降低到仅仅30m/s。在1974年通过三角形内修剪工具精确的激光重复实验把这个值降低到0.025m/s,并且在一个光臂上放上玻璃来测试拖拽效果。在1979年Brillet-Hall实验把人以方向的上限降低到30m/s,但是双向因素降低到0.000001 m/s (i.e.,静止或者夹带以太)。Hils和Hall在经过一年的重复实验之后,于1990年公布,各向异性的极限降低到2×10。

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测出的光速都相同,在地球同设想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当时迈克耳孙因此认为这个结果表明以太是随着地球运动的。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乔治·斐兹杰惹(George FitzGerald)在1892年对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提出了一种解释。他指出如果物质是由带电荷的粒子组成,一根相对于以太静止的量杆的长度,将完全由量杆粒子间取得的静电平衡决定,而量杆相对于以太在运动时,量杆就会缩短,因为组成量杆的带电粒子将会产生磁场,从而改变这些粒子之间的间隔平衡。这一来,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当它指向地球运动的方向时就会缩短,而缩短的程度正好抵消光速的减慢。

有些人曾经试行测量乔治·斐兹杰惹的缩短值,但都没有成功。这类实验表明乔治·斐兹杰惹的缩短,在一个运动体系内是不能被处在这个运动体系内的观察者测量到的,所以他们无法判断他们体系内的绝对速度,光学的定律和各种电磁现象是不受绝对速度的影响的。再者,动系中的短缩,乃是所有物体皆短缩,而动系中的人,是无法测量到自己短缩值的。

1904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变换,用于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他提出运动物体的长度会收缩,并且收缩只发生运动方向上。如果物体静止时的长度为 L 0 {\displaystyle L_{0}} ,当它以速度 v {\displaystyle v} 以平行于长度的方向运动时,长度收缩为

L = L 0 ⋅ ⋅ --> 1 − − --> v 2 / c 2 {\displaystyle L=L_{0}\cdot {\sqrt {1-v^{2}/c^{2}}}}

引入这条规律后 t 1 + t 2 = 2 L ⋅ ⋅ --> 1 − − --> v 2 / c 2 c ⋅ ⋅ --> ( 1 − − --> v 2 / c 2 ) = 2 L c ⋅ ⋅ --> 1 − − --> v 2 / c 2 = 2 t 3 {\displaystyle t_{1}+t_{2}={\frac {2L\cdot {\sqrt {1-v^{2}/c^{2}}}}{c\cdot (1-v^{2}/c^{2})}}={\frac {2L}{c\cdot {\sqrt {1-v^{2}/c^{2}}}}}=2t_{3}} ,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结果。(参见:洛伦兹变换)

1905年,爱因斯坦在抛弃以太、以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也可以推导出洛伦兹变换。

里茨在1908年设想光速是依赖于光源的速度的,企图以此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但是德·希特于1931年在莱顿大学指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对相互环绕运动的星体将会出现表观上的异常运动,而这种现象并没有观察到。由此也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速和不受光源速度和观察者的影响是正确的,而且既然没有一种静止的以太传播光波振动,牛顿关于光速可以增加的看法就必须抛弃。

有人认为,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曾经受到过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的影响。John Stachel在《爱因斯坦和以太漂移实验》一文中指出,有间接的有力证据表明,爱因斯坦在1889年一定知道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从1889~1901年间,持续感兴趣于设计光学实验,以检查地球穿行于以太的假定运动。

爱因斯坦在1922年,在《我是怎样创造了相对论》中说道:“那时我想用某种方法演示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在给自己提出这一问题时,我没有怀疑过以太的存在和地球的运动。于是,我预料如果把光源发出的光线用镜子反射,则当它的传播方向是平行或反平行于地球的运动方向时,应该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我提出使用两个热电偶,利用测量它们所生热量的差值,来证实这一点。”

对实验结果的再验证

1893年洛奇在伦敦发现,光通过两块快速转动的巨大钢盘时,速度并不改变,表明钢盘并不把以太带着转。对恒星光行差的观测也显示以太并不随着地球转动。

人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多次重复了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且应用各种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精度不断提高。除光学方法外,还有使用其他技术进行的类似实验。如1958年利用微波激射所做的实验得到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上限是3×10 km/s,1970年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所做的实验得到此速度的上限只有5×10 km/s。综合各种实验结果,人们基本可以判定地球不存在相对以太的运动。

参阅

迈克耳孙干涉仪

移动中的磁铁与导体问题

狭义相对论发现史

参考文献

引文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迈克耳孙干涉仪
配置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光路图(补偿板未画出)如右图所示,在一台标准的迈克耳孙干涉仪中从光源到光检测器之间存在有两条光路:一束光被光学分束器(例如一面半透半反镜)反射后入射到上方的平面镜后反射回分束器,之后透射过分束器被光检测器接收;另一束光透射过分束器后入射到右侧的平面镜,之后反射回分束器后再次被反射到光检测器上。注意到两束光在干涉过程中穿过分束器的次数是不同的,从右侧平面镜反射的那束光只穿过一次分束器,而从上方平面镜反射的那束光要经过三次,这会导致两者光程差的变化。对于单色光的干涉而言这无所谓,因为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调节干涉臂长度来补偿;但对于复色光而言由于在介质中不同色光存在色散,这往往需要在右侧平面镜的路径上加一块和分束器同样材料和厚度的补偿板,从而能够消除由这个因素导致的光程差。在干涉过程中,如果两束光的光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0,1,2……),在光检测器上得到的是相长的干涉信号;如果...
·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生平迈克耳孙出生在波兰的小镇史翠诺(当时属于普鲁士的波兹南省)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在他还只有两岁时全家移民美国,跟随着作为商人的父亲,他的成长大致上经历了加利福尼亚的矿业小镇Murphy、内华达州的弗吉尼亚城。1869年,迈克耳孙进入美国海军学院(位于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并于1873年毕业。迈克耳孙早先就着迷于科学,特别是光速的测量问题。1881年,海军委派他到欧洲学习两年。1883年,他接受了凯斯西储大学(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邀请,成为那里的物理教授,并专心研究改进干涉仪。1887年他利用这种干涉仪,和爱德华·莫雷共同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这个试验排除了以太的存在。后来,他又转而用天文光学干涉测量法进行对恒星的直径和双星间距离的测量。1889年开始,他在麻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任教授。1892年被指派到一个全新的大学——芝加哥大学任物理学系第一任主任。1907年,
· 莫雷
人口该地2001年总人口14960人,其中男性7617人,女性7343人;0—6岁人口2333人,其中男1215人,女1118人;识字率51.10%,其中男性为55.05%,女性为47.01%。参见曼尼普尔邦城镇列表
· 迈克尔·布伯雷
早年生平布伯雷出生在一个意大利裔的家庭里,自小就是听着祖父的爵士乐录音长大的,虽然他最初喜欢的是摇滚乐和其他现代音乐。他最终选择了爵士乐,并在祖父鼓励下,很早便开始登台。最初一次他参加温哥华区的一个新秀才艺比赛时,虽然赢了,但因为年龄不及下限,而被取消资格。17岁那年,布伯雷参加了全加拿大的青年新秀选秀会,并获得冠军。自此以后,布伯雷正式步入乐坛,但上述的成就并不能令布伯雷的音乐事业一帆风顺。最初几年,布伯雷主要都是在一些歌舞厅和街头表演中出现。另外偶尔在电视上亮相,还录制了几张独立唱片。2000年他为电影《Here"sToLife》所作的歌曲令他获得两个金尼奖。婚礼主唱:事业渐见起色布伯雷在2000年迎来了事业的转机。当年加拿大前总理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的女儿出嫁,马尔罗尼邀请布伯雷在其女的婚礼上献唱,并让他结识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录音监制大卫·福斯特。福斯特随即邀请布伯雷加入华纳旗下
· 迈克尔·德雷顿
扩展阅读本条目出自已经处于公有领域的:Chisholm,Hugh(编).MichaelDrayton.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剑桥大学出版社.1911年.F.E.Halliday,AShakespeareCompanion1564-1964,Baltimore,Penguin,196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