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弗里茨·克莱斯勒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0
转发:0
评论:0
生平1875年2月2日克莱斯勒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排行第二。他的父亲是医生,乐善好施,常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追讨诊金,因此家境清寒。克莱斯勒医生是一位业余音乐爱好者,每逢周末,克莱斯勒医生常和同好在家举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克莱斯勒自幼便受音乐熏陶,在他三岁还没有认字母时,父亲便教他五线谱。有一天,家庭四重奏乐队中一位长者,认为4岁的小克莱斯勒蛮有音乐天赋,便赠送他一把玩具小提琴,此后家庭乐队多了一名幼童小提琴手。一日,小克莱斯勒独自奏完一首奥地利国歌,父亲觉得他是音乐神童,便给他一把的二分之一真小提琴,并亲自教他小提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1882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黑尔梅斯伯格学习小提琴,并跟随安东·布鲁克纳学习乐理;这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第一次破例招收十岁以下的学生。维也纳音乐学院招生十分严格,只有最优秀的考生才被录取。课程是预备班三年,毕业班三年。因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技术已有基础,...

生平

1875年2月2日克莱斯勒在奥地利维也纳诞生,排行第二。他的父亲是医生,乐善好施,常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追讨诊金,因此家境清寒。克莱斯勒医生是一位业余音乐爱好者,每逢周末,克莱斯勒医生常和同好在家举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克莱斯勒自幼便受音乐熏陶,在他三岁还没有认字母时,父亲便教他五线谱。有一天,家庭四重奏乐队中一位长者,认为4岁的小克莱斯勒蛮有音乐天赋,便赠送他一把玩具小提琴,此后家庭乐队多了一名幼童小提琴手。一日,小克莱斯勒独自奏完一首奥地利国歌,父亲觉得他是音乐神童,便给他一把的二分之一真小提琴,并亲自教他小提琴。。

在维也纳音乐学院

1882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黑尔梅斯伯格学习小提琴,并跟随安东·布鲁克纳学习乐理;这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第一次破例招收十岁以下的学生。维也纳音乐学院招生十分严格,只有最优秀的考生才被录取。课程是预备班三年,毕业班三年。因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技术已有基础,入学后就直接上毕业班。他在学校里练琴不多,更多时间是趴在钢琴上专研乐谱。克莱斯勒才7岁,不爱上课,喜欢跟孩子们在公园玩耍。由于小学生的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聆听许多音乐大师如萨拉萨蒂、黑尔梅斯伯格和鲁宾斯坦的演奏,那是他一生中的大事,收获良多,胜于在学院学习五年。1884年克莱斯勒十岁,赢得维也纳音乐学院大赛金奖,奖品是一把四分之三的 Amati。

在巴黎音乐学院

弗里茨·克莱斯勒

  1887年巴黎音乐学院一等奖获得者,小提琴手5名,钢琴手2名

1885年至1887年,他获得一笔奖学金,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导师包括在巴黎音乐学院执教五十余年的约瑟夫·马萨(Joseph Massart)(小提琴),莱奥·德利布(Léo Delibes)(作曲)和儒勒·马斯内(Jules Massenet)等。后来克莱斯勒医生收到一封马萨的信,信中说,“我门下有许多音乐名家,其中包括维尼亚夫斯基,但我最得意的门生是小弗里茨”。马萨的小提琴教学法不重技术,而注重情感的表达。克莱斯勒说,马萨喜欢他,因为他的演奏,有维尼亚夫斯基的风格,擅长颤指。。1887年,巴黎音乐学院举行音乐大赛,42名参赛者参加,克莱斯勒12岁,其他参赛者个个比他年长十余岁,由于他的镇静和出色演奏,人们知道克莱斯勒荣必定入围,但结果出人意外,在巴黎音乐学院毕业赛一等奖的五位获一等奖的小提琴手名单中,克莱斯勒名列前茅,特被授予“一等的一等奖”(Premier Premier Prix);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是史无前例的。奖品是一把1:1的 Grand Bernardel 小提琴。

美国演出

弗里茨·克莱斯勒

  13岁的克莱斯勒在美国演出的剧照

1888年钢琴家莫利茨·罗森塔尔(Moriz Rosenthal)邀请克莱斯勒到美国同台演出50场,每场50美元,并答应母亲同行。临别,父亲赠送一把他攒下的值一千美元的金钱购买的Grancino小提琴,这把美丽的小提琴成为他以后8年音乐生涯中的亲密伙伴,标志他踏上成名小提琴家之路。他和母亲由维也纳出发,途经萨尔茨堡、慕尼黑、法兰克福;由汉堡登上一艘开往纽约的8000吨轮船。到纽约后入住东方大饭店。1888年11月,克莱斯勒首次在波士顿登台演出,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演奏中小提琴的E弦断了,他在A弦的高位继续演奏。次日在纽约施坦威音乐厅登台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在纽约演出几场之后,罗森塔尔团队到克利夫兰、圣路易、堪萨斯、新奥尔良等地巡演。1889年三月1日,克莱斯勒在芝加哥开始演出。当时芝加哥时报评论:“克莱斯勒,以他的年龄,演出满不错,如果他的运弓技巧和他的左手一样好的话,必成最出色的演奏者”。在美国期间克莱斯勒猛学英语,不久和法语一样流利。

闯荡欧洲

弗里茨·克莱斯勒

  19十九世纪末的克莱斯勒

回到奥地利后,回到中学继续学习两年,毕业后入医学院学手术,在此期间,克莱斯勒完全放弃小提琴,以致同班学员没人知道他是小有名气的音乐家。在医学院期间,他还修哲学课程。但五年的医学院课程,他读了两年便中途退学,从军去。他在军中自1895年至1896年。严格的军训,练就他一身强健的体魄,为他日后艰辛的巡回演出打下基础。1900年12月24日,被授予陆军中尉军衔,1901年一月一日生效。关于他曾在巴黎学绘画的传闻,他说:“那是子虚乌有,我毕生未曾画过一幅画,我连一幅地图都画不了”。克莱斯勒医生,这时正严肃思考儿子的前程,当军官、医生还是音乐家?他询问老友 Theodore Billroth教授,教授回答的很干脆:“军官嘛,还可以,医生嘛,马马虎虎,音乐家,一流的”。。父亲帮他在维也纳市郊的一间酒吧宿食,作为偶尔在沙龙演出的补偿。他在哪里闭门苦练小提琴,回复手指的灵活性,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一篇帕格尼尼乐曲的改编。他觉得状态恢复了,便申请加入维也纳歌剧交响乐队做二把手,一位被美国乐坛评论家认为未来天才,在维也纳被认为神童,居然出乎所料被拒;据后来知情人说,那是因为老一辈的维也纳音乐家提防后起之秀而尽力阻挠,也有人说是老一辈的维也纳音乐家,认为克莱斯勒的风格,背离传统,和他们格格不入。19岁的他,在这期间完成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华彩乐段的,使他“名垂不朽”。不久,他在君士坦丁堡遇见奥地利大使,建议他何不到土耳其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陛下演出?于是他前往土耳其,为哈米德二世演奏,哈米德二世十分赏识,赏他一袋一百土耳其镑的金币!随后他前往圣彼得堡,在那里演奏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并和作曲家策扎尔·安东诺维奇·居伊讨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居伊告诉他:“你知道吗,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原本有结尾,后来友人告诉他,那结尾和另外一个小提琴协奏曲的结尾太过相似了,柴可夫斯基修改了几次,都不满意,最后放弃,于是这协奏曲没有结尾”。日后克莱斯勒改编了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从1896年至1898年,他作为小提琴独奏者,周游各地演出,增广了见闻,结识了许多作曲家和有影响力的工业家,为前程铺路。1898年1月23日,他回到家乡,在维也纳爱乐团伴奏下,首次在家乡登台演出,他出色地演奏了布鲁赫的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赢得多次喝彩。

成名于柏林

弗里茨·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在柏林 1899

1899年12月1日,他在柏林与阿尔图·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举办了一张音乐会,当晚,有小提琴无冕王之称的欧仁·伊萨伊在座。当他刚演奏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的华彩乐段时,伊萨伊立刻大模大样地起立,热烈鼓掌。这种捧场,使克莱斯勒甚为感动,毕生难忘。次日柏林许多家报纸,刊登长篇报道。伊萨伊十分器重这位后生,特地将一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克莱斯勒,此奏鸣曲也成为日后克莱斯勒周游列国演出时的常备节目之一,两人成为至交。1931年1月27日,伊萨伊因糖尿病截去一条腿,最后一场演出不能登台,克莱斯勒立即救场,为老友登台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数日后病危的小提琴大师,写了一封信给克莱斯勒,将他珍藏多年的欧内斯特·肖松亲笔乐谱,赠与克莱斯勒。正是这场音乐会让他声名鹊起,他的经纪Wolff & Sach,为他争取到较好的待遇,每年可挣10000-12000马克(合2400-2800美元),在当时是不错的收入了。

欧美演出

弗里茨·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伉俪 1914年

从1900呢至1902年,Wolff & Sach 为他安排了法、意、德、奥、西、英、美以及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音乐会演出。他在意大利很快学会意大利语。在巴黎结识钢琴家哈罗德·鲍尔(Harold Bauer)、小提琴家雅克·蒂奥,后来蒂奥回忆,伊萨伊和弗里茨是我的两个偶像,我们四个人(包括弗里茨的妻子哈瑞特)十分亲近,已有半个世纪。他和鲍尔合作在挪威、瑞典、丹麦和西班牙演出。1900年12月7日,他在纽约首演,演奏塔蒂尼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包含他编的《魔鬼的颤音》,和布鲁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几天后再次在纽约登台,这次和美国小提琴家大卫·曼纳斯合奏巴哈双小提琴协奏曲。他在纽约的两场演出,都获得好评。

1901年5月,他搭俾斯麦王子号游轮从欧游返回,在船上遇到一位美丽的红发女郎哈瑞特·沃茨(Harriet Woerz)小姐,两人堕入爱河,1902年9月与哈瑞特在纽约成婚。哈瑞特是一位女强人,将丈夫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打理的井井有条。乔治·埃内斯库说,“在哈瑞特的管教下,不再饮酒”,而他自己常对人说:“我之成为一名小提琴家,完全受赐于哈瑞特”。 1910年首演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献给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在这时期,小提琴家克莱斯勒不辞劳苦,一年演出260场之多,他的朋友拉赫玛尼诺夫取笑地说:“弗里茨不需要练琴,他有那么多音乐会”;他还曾为排不开期为由,谢绝白金汉宫的邀请。

一战期间参加奥地利军队,后因伤光荣退伍,到美国居住。著有《在战壕中度过的四个星期》一书。

在中国演出

弗里茨·克莱斯勒

  1920

弗里茨·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墓

1923年4月23日,克莱斯勒夫妇乘Str.Shanghai Maru号轮船抵达上海,钢琴伴奏Michael Raucheisen同行。24、26两晚在上海市政厅举行演出,首场演出节目包括: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普尼亚尼的《引子与快板》、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的芭蕾曲、里姆斯基-柯萨柯夫的《太阳颂》和了出自克莱斯勒手笔的《威尼斯随想曲》和《中国花鼓》。27日克莱斯勒夫妇乘离开上海到东京演出。5月21日离开日本取道朝鲜、奉天抵达天津、北平。。原定5月25日在天津的演出,因故取消,26日在北平租界首演,听众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徐志摩代表学界提议“请喀拉司拉君特别为我们学界演艺”,克莱斯勒答应5月28日下午在真光剧场专为中国人士演奏。克莱斯勒夫人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的舞台”。 黎元洪总统、夫人、女公子、梅兰芳、姚玉芙等于5时许入场,5时10分,德国公使代表陪同克莱斯勒夫妇入场,林长民林徽因父女、梁启超、徐志摩等引导他们到后台休息室。林徽因致开幕词,向中国听众说明,参加西洋音乐会应当有的礼仪,并示范如何鼓掌喝彩,克莱斯勒向听众道谢。5时20分正式开演,以巴赫的无伴奏组曲开场,听众响应热烈,克莱斯勒演奏生涯中第一次首曲加演随后是贝多芬的《克鲁采奏鸣曲》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间休息时,克莱斯勒偕翻译到楼上谒见黎元洪大总统。后半场以小提琴小品为主,包括《莲花国》(又加演)、《威尼斯随想曲》以《中国花鼓》作结。次日,克莱斯勒出席北平学界在中山公园为他举办的茶会。克莱斯勒在北平、天津举行了四场公演、和几场私人表演后返回上海。6月2日和4日在上海作告别演出,曲目包括维奥蒂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弗朗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克氏改编的德沃夏克《幽默曲》、根据里姆斯基的歌剧《萨特阔》改编的《印度客人之歌》、《吉普赛女郎》和《小丑》》。

1924年回到柏林。1929年6月19日,荣获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8年迁往巴黎。

1941年4月27日在纽约遭遇车祸,头骨破裂。1942年10月康复,在卡内基音乐厅开复出音乐会。

1943年移民美国,并入美国国籍。1947年11月1日在卡内基音乐厅最后一次公开演出,之后几年只在电台演奏。1962年1月29日在纽约去世。

逸事

有一次克莱斯勒夫妇从罗马搭火车到那不勒斯旅行,中途一群牛栏路,火车中途停下,他突然想起,不得了,他的斯特拉迪瓦里还留在酒店里,于是夫妇俩人狼狈地跳出车窗,急忙返回罗马,幸亏那把斯特拉迪瓦里还安然无恙,有惊无险。

克莱斯勒有一次在一家古董店淘宝,店主对名琴似乎有点认识,克莱斯勒拿出他的瓜奈里,想考考店主,说道:“我想出卖这把琴,你看值多少钱?”,店主把玩之后说,此琴价值不菲,你等等,我回家取来我的Amati。店主出去了,回来时并没有带来什么Amati,而是带来一名警察!店主说,“逮捕他,他盗了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琴”。克莱斯勒一愣,努力争辩说,“我就是克莱斯勒呀”,“请出示身份证”,“忘记带了...”;情急智生,他拿起瓜奈里,不慌不忙地奏出《美丽的罗斯玛琳》,曲终,店主喜笑颜开,说“天下唯独克莱斯勒能奏出如此美妙的《美丽的罗斯玛琳》”。

有一次克莱斯勒和爱尔曼(Mischa Elman)聊天,爱尔曼问克莱斯勒说他最敬佩的小提琴家是谁,克莱斯勒毫不犹豫的回答: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并且马上眼眶带着泪,诉说他五岁时,有一次听到维尼亚夫斯基的演奏会,那琴音真是如何如何等...一些感动的话,以至于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小提琴家,感动得爱尔曼也痛哭流涕,后来爱尔曼回家后就把音乐词典拿出来一看,发现维尼亚夫斯基早在克莱斯勒出生前几年就死掉了。

克莱斯勒被称呼为音乐史上最愉快的骗子,年轻时唯恐因自己名气不够大,怕听众不愿接受他的作品,因此他曾模仿旧时期音乐家例如韦瓦第(Antonio Vivaldi)的风格创作许多乐曲,并将乐曲冠上那些已故知名音乐家的名字,使这些作品得以迅速地广为流传。 1935年克莱斯勒八十岁大寿时,评论家采访获得他的证实,克莱斯勒坦承过去演奏的大师作品皆是自己的创作。当时音乐界一片哗然,有人指责他是个骗子,但克莱斯勒表示,只要是人们喜爱的音乐,并没有区别谁写的。这个事件后来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声誉,克莱斯勒还是以他独有的幽默和愉悦霸占了本世纪初最有名的小提琴家的地位。

演奏

弗里茨·克莱斯勒

  20世纪初

克莱斯勒的琴声特别,他善于运用揉弦让小提琴发出类似人声的温润甜美的声音。所以他演奏自己的小提琴小品格外出色,同时也带动了大量使用揉弦技术的潮流。他的技术出众,但不经常练琴,他说过量的技术练习,使他疲劳,不利于自己的艺术发展,所以照例只练习到手指灵活为度;上台之前,用温水泡上手指几秒钟对他更有帮助;他认为,一个对音乐认真的学生,每天练琴应当不少于四小时,但也无须超过五小时。他从来都不练即将登台演奏的作品,以保持新鲜感。他登台演奏时从不看乐谱,全凭记忆演奏,他认为看乐谱会使他分心,而未能专注于音乐的表达。他的弓弦绷得非常紧,所以音色纯正。演奏前,他手持琴头,琴身下垂,而不将琴夹在腋下,以免琴弦因体温而走调。

演奏时,他只用弓的70%,很少用到弓头和弓尾的15%,他不爱用小指,而用其他手指代替。。

他认为

1908年左右,一位维也纳老友,赠送一他把旧琴,回家细看,才知道是个宝,一把正品的Nicolo Gagliano,音色美妙,虽然旧了些,但还结实,曾随他巡演欧美各地城市。三年后,他忍不住花了4000美元,买了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玩了几次,不知何故,无论怎么发力,琴声始终冷淡,他知道买错了,此琴和他无缘。他前后用过几把瓜奈里(Guarnerius)。第一把瓜奈里是一位英国水手从西班牙偷来,以一个金镑的代价买了,展转到了一个英国酒吧老板手里。消息传到克莱斯勒,多次求购未得。酒吧老板死后,他的女儿将它卖与克莱斯勒。这把琴声音洪亮,一直伴随左右,曾随同参军;此琴在手一如回到奥地利军中那种意气风发的日子。他认为琴和人一样,也会疲劳,需要休息,因此他经常让琴轮班休息至少六个月。后来他以一万美元的代价,从著名琴商哈特的手中,买下一把出色的 Guarnerius。一年之后,一日,他又步入哈特琴行,突然听到飘来一阵天籁之音,追问之下,才知道是在一位英国收藏家手中的一把1737瓜奈里。一听到这把天籁之音的小提琴,在收藏家的玻璃柜里,不见天日,他心急如焚,此后在哈特陪同之下,他天天缠住收藏家。最后琴主让他演奏一曲,曲终,琴主说,我无权保留它,它是属于你的,拿出去,让全世界听他的声音。他仅以一万美元购得此宝琴。此琴声甘美,洪亮,有远杨力,成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用了十多年之后,转卖给一位业余的小提琴手,又从英国西尔琴行买了一把据称是最好的1733瓜奈里。此后他不断收购、专卖了几把名琴,其中包括1733斯特拉迪瓦里、1734斯特拉迪瓦里、1732瓜奈里、英国琴师Danial Parker 在1720年仿制的斯特拉迪瓦里等等。1946年在纽约爱乐团音乐会上他用的是Jean Baptiste Vuillaume 仿制的瓜奈里。一日他的朋友,著名小提琴家米夏·艾尔曼到他的柏林寓所拜访,克莱斯勒带他上楼参观他珍藏的名琴;他让艾尔曼试试一把斯特拉迪瓦里、一把瓜奈里,然后让他试试一把Vuillaume,问道,“能听出什么不同吗”,“不能”。他告诉埃尔曼,那不是一把真的瓜奈里,而是仿制品。好的小提琴手,无论什么琴,都能拉出来美妙的音乐。尼可罗·帕格尼尼就拥有两把 Vuillaume 仿制的瓜奈里,一把如今仍保存在热那亚博物馆里,另一把传给他的弟子卡米洛·西沃里(Camillo Sivori),后来流入英国琴行西尔父子公司,又转卖给我了。有些小提琴家,对某某小提琴有强烈的依赖性,非此不能发挥,克莱斯勒则不然,那一把良琴,一到他手里,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三十年代末,他被美国税务局追讨欠缴税款,被迫将他的瓜奈里捐给国家,此后他使用一把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门徒卡罗·贝尔贡齐(Bergonzi)制作的小提琴,被称为克莱斯勒·贝尔贡齐。

关于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他说,斯特拉迪瓦里时代,还没有大的音乐厅,斯特拉迪瓦里琴适用于小型音乐会,对大音乐厅,力度不够,而瓜奈里要强劲得多。

克莱斯勒还自学钢琴,有一次在私人聚会音乐会上,年方11岁的雅沙·海菲茨上台演奏一首乐曲,缺少钢琴伴奏,席间一位青年上台伴奏,他就是克莱斯勒,两人后来成为至交。波兰著名钢琴家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说,幸亏克莱斯勒不以钢琴演奏为生,不然我们都没饭吃了。

评价

埃内斯库:“他为塔替尼《魔鬼的颤音》作的华彩乐段是他的佳作之一……他和我一样,不大在意版权,他从《威尼斯随想曲》未曾获得分文版权费。”

卡萨尔斯:“我为他奉上约瑟夫·约阿希姆-萨拉萨蒂-伊萨伊王朝的最后一顶皇冠”。

内森·米尔斯坦:“在小提琴艺术中,有三位作曲家作出重大贡献:巴赫、帕格尼尼、克莱斯勒”

雅沙·海菲茨:“克莱斯勒是我的偶像,我年轻时极力模仿他的演奏风格”

艾萨克·斯特恩“无论是他的演奏或唱片,都散发着金光灿烂、甘美如蜜的声音。

卡尔·弗莱什:“现代小提琴艺术最重要的成就-颤音,基本上是克莱斯勒引入的……至于弓法,他喜欢靠近琴马处运弓,用少的弓力,获得较强的弓压”

作品

克莱斯勒为小提琴写了很多曲子,其中一些模仿了其他作曲家的风格。开始他声称他在法兰西南部一所最古老的修道院发现一位和尚藏有一批普尼亚尼(Gaetano Pugnani)和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等人的乐谱手稿,经他苦苦追索,以8000美元重金购下,一共53件,其中5件毫无价值,48件是宝,当然,这些乐谱并非全是为小提琴的,我花了好多功夫整理、改编,将伴奏现代花,但尽可能保留原作的风格。其中19首是我的演奏节目中的常备项目,属于我个人所有。1935年他60岁寿辰纪念会上,有人问及他的出版人,那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出版商含糊其辞,说背后一定有些有趣的故事,最后找到他询问,他才承认这些是他的作品。此举受到个别音乐评论家的批评,说克莱斯勒不过是依照公式,改编旧稿,一般人都会做,克莱斯勒冒用他人名义,应当被告上法庭,至少应当赔出稿费。克莱斯勒与他展开笔战,他的回应是这些作品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评论家的承认“名字变了,价值不会变”,评论家先生,如果能够也“照公式”写出那些“一般人”都会写的乐曲,他必定赔礼道歉。英美两国的向克莱斯勒一边倒,认为无非是有趣的的恶作剧,给音乐评论家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而已,对已故的作曲家并无伤害,他们本来就不出名,未曾因此丧失稿酬,何谈赔偿。其实一些行家如乔治·埃内斯库、雅沙·海菲茨早就知道真相了,埃内斯库还特地嘱咐他的弟子耶胡迪·梅纽因,买下克莱斯勒的一切作品,无论冠以什么怪名字,因为它们都是佳作。在他八十大寿纪念会上,世界著名小提琴家门纷纷祝贺,记者再一次问及这个问题,他做了详细的回答,他说,“我年轻时,想以小提琴家而不是作曲家成名,但那时候的小提琴演奏节目表十分单薄,为了扩充演奏的节目,不得不亲自谱写一些乐曲,但我刚出道,籍籍无名,自己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别人看来很糟糕,不会有人会请我去演奏自己的作品。于是托词说是从古老图书馆和博物馆搜寻出来十八世纪一些作曲家的不为人知的手稿,以免他人追查到他身上。其实我一直在说谎”。如今克莱斯勒这些代表作,如《爱的欢乐》、《爱的悲愁》、《美丽的萝丝玛琳》、《中国花鼓》、《柯雷里主题变奏曲》已成为古典小提琴名家和大提琴名家节目单中常见的内容了。关于《中国花鼓》,那是他一次访问洛杉矶的中国戏院时触发的灵感,使他兴致勃勃的想创作一首中国风格的幻想曲。他也写过一些小型歌剧(包括苹果树之花(1919年))、一部弦乐四重奏和许多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段,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他为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所作的华彩段,是当代小提琴大师雅克·蒂奥、雅沙·海菲茨、Abert Spalding、内森·米尔斯坦等津津乐道的。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他的至爱,他和勃拉姆斯有缘。他少年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时,学院里的一个小餐厅是当时维也纳音乐家集聚会的场所,许多音乐家包括勃拉姆斯常在那里演奏作品;克莱斯勒常去。有一回勃拉姆斯刚创作完一曲三重奏,问克莱斯勒,小提琴演奏起来有没有问题,克莱斯勒回答说,我的手指太短,演奏不了,但这乐曲演奏起来不成问题。后来勃拉姆斯和克莱斯勒一起研究和完成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的那份手稿,已捐给图书馆。他的爱妻哈瑞特叙述他们结婚初期,丈夫创作过程:“他在脑中未思考周全之前,绝不记录在纸上;这多半是在我们散步时发生的。有时我和朋友玩“毕克”纸牌,他在一边创作;他从一本《格罗夫音乐词典》里找到“普尼亚尼”等名字。有时朋友来访,问我,弗里茨在干吗,我回答:“他在创作普尼亚尼”。他工作极为细致,创作完一首,便演练几百遍,直到满意为止,才发给出版社刊印。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无伴奏华彩乐段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Op77 无伴奏华彩乐段

莫扎特第3号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三首无伴奏华彩乐段

莫扎特第4号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三首无伴奏华彩乐段

莫扎特第5号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两首无伴奏华彩乐段

莫扎特第6号降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无伴奏华彩乐段

克莱斯勒: a小调弦乐四重奏

克莱斯勒: 维也纳随想曲op.2

克莱斯勒: 中国之墓op.3

克莱斯勒:美丽的萝丝玛琳 Schön Rosmarin

克莱斯勒:吉普赛女郎

克莱斯勒:路易十三与孔雀舞之歌(以库普兰的风格写成)

克莱斯勒:诙谐曲

克莱斯勒:Aubade provencale(以库普兰的风格写成)

克莱斯勒 中国花鼓 Kreisler Tambourin chinois

克莱斯勒:爱的悲愁 Liebesleid

克莱斯勒:爱的欢乐 Liebesfreud

克莱斯勒 柯雷里主题变奏曲 Kreisler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克莱斯勒 老歌 Kreisler The Old Refrain

克莱斯勒 浪漫气息的摇篮曲 Kreisler Berceuse romantique

克莱斯勒 贝多芬主题小回旋曲 Kreisler Rondino on a Theme by Beethoven

克莱斯勒 波里希内儿 Kreisler Polichinelle

克莱斯勒 谁能告诉我 Kreisler Who Can Tell

克莱斯勒 小锡兵进行曲 Kreisler Toy Soldiers"March

克莱斯勒 牧羊曲 Kreisler Shepherd"s Madrigal

克莱斯勒 吉普赛幻想曲 Kreisler Gypsy Caprice

Apple Blossoms (1919年) - 小型歌剧 - 合作作曲

Continental Varieties (1934年) - 轻歌舞剧 - 特约作曲 作品 "Caprice Viennois" 和 "La Gitana"

Reunion in New York (1940年) - 轻歌舞剧 - 特约作曲 作品 "Stars in Your Eyes"

Rhapsody (1944年) -音乐剧- 作曲

The Bonnie Earl O"Moray (published 1917); 词 Reinhold von Warlich

Cradle Song (published 1915); based on Caprice Viennois

Drei Nachtgesänge (Three Night Songs) (published 1921); 诗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

Leezie Lindsay (published 1917); 词 Reinhold von Warlich

Love Comes and Goes (published 1934); based on Liebesleid; lyrics by Geraldine Farrar

Madly in Love (published 1936); 词 Dorothy Fields

The Old Sweet Song, duet for soprano and baritone (or tenor) (published 1915); based on Caprice Viennois; 词 by J. Kilp

O salutaris hostia (1916); 根据 Louis Couperin; 词 Alice Mattullath

O sanctissima (published 1916); 改编自 Arcangelo Corelli原作; 歌词 Alice Mattullath

The Praise of Islay (1917); 歌词 Reinhold von Warlich

The Shepherd"s Madrigal (1937); 歌词 Geraldine Farrar

Stars in My Eyes (1936); 歌词 Dorothy Fields

The Whole World Knows, a Viennese Love Song (1934); 根据 Caprice Viennois; 歌词 Geraldine Farrar

克莱斯勒手稿全部捐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音乐馆“克莱斯勒馆藏”。

唱片

早在1910年,克莱斯勒就和维克留声机机器有限公司签订唱片合同。1925年和维克留声机机器有限公司续签订5年75万美元的唱片合同,以后自动续约。在这时期,他最畅销的唱片是音乐小曲《爱之喜悦》、《爱之悲伤》、《美丽的罗斯玛琳》,因为78转唱片容量不大。

克莱斯勒有两套出名的音乐光碟集:

1991年 10 CDEMI克莱斯勒全集

11 CDRCA克莱斯勒全集

包含从1903年至1946年克莱斯勒演奏的小提琴曲录音:

巴哈/威廉:咏叹调(选自第三号无伴奏组曲BWV1068)

巴哈:行板(选自第一号无伴奏小提琴组曲BWV1001)

J. S.巴赫 加沃特舞曲 (第3号帕蒂塔) J.S.Bach Gavotte(Partita No.3)

莫札特: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K218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op.61

莫札特: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K218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op.61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op.64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op.64

门德尔松:第25号无言歌op.62, no.1

布鲁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p.26

克莱斯勒:a小调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op.12, no.1,2,3.

贝多芬: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

贝多芬:第八号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

克莱斯勒:威尼斯随想曲op.2

克莱斯勒:中国之墓op.3

克莱斯勒:美丽的萝丝玛琳

克莱斯勒:吉普赛女郎

克莱斯勒:爱之悲

克莱斯勒:爱之喜

巴哈/克莱斯勒:嘉禾舞曲(选自第三号组曲BWV1006)

克莱斯勒:珍贵(以库普兰的风格写成

克莱斯勒:路易十三与孔雀舞之歌(以库普兰的风格写成)

克莱斯勒:Aubade provencale(以库普兰的风格写成)

莫札特/克莱斯勒:轮旋曲(选自第七号小夜曲K250“哈夫纳”)

克莱斯勒:贝多芬主题的轮旋曲

舒伯特/克莱斯勒:G大调芭蕾舞曲(选自罗莎蒙德D797)

韦伯/克莱斯勒:甚缓板(选自小提琴奏鸣曲op.10)

葛拉祖诺夫/克莱斯勒:西班牙小夜曲op.20, no.2

爱尔兰歌谣/克莱斯勒:伦敦德里小调

史考特/克莱斯勒:安乐乡op.47, no.1

法雅/克莱斯勒:霍塔(选自七首流行西班牙歌曲)

法雅/克莱斯勒:第一号西班牙舞曲(选自“短暂的人生”)

布兰德/克莱斯勒:古老的曲调

胡伯格/克莱斯勒:午夜的舞会

克莱斯勒:诙谐曲

萧邦/克莱斯勒:第45号马厝卡舞曲op.67, no.4

波尔第/克莱斯勒:跳舞的娃娃

德弗札克/克莱斯勒:幽默曲op.101, no.7

柴可夫斯基/克莱斯勒:如歌的行板(选自第一号弦乐四重奏)

克莱斯勒 柯雷里主题变奏曲

克莱斯勒 西西里里伽顿舞曲

克莱斯勒 狩猎

舒曼/克莱斯勒:A大调浪漫曲op.94, no.2(选自三首浪漫曲)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克莱斯勒:太阳赞歌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克莱斯勒:印度之歌

柴可夫斯基/克莱斯勒:无言歌曲op.2, no.3 (1903 年 柏林录音)

斯美塔那 波西米亚幻想曲 Smetana Bohemian Fantasie

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 Foster Old Folks at Home

舒伯特 乐兴之时 Schubert Moment musical

拉摩 长鼓舞曲 Rameau Tambourin

柴可夫斯基 无言圣歌 Tchaikovsky Chant sans paroles

考特奈特 歌曲-冥想曲 ***Cottenet Chanson-Meditation

格鲁克 旋律 (选自"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 Gluck Melodie(from Orphee et

参考文献

Louis P. Lochner, kreisler p1 Paganiniana Publications Inc, NJ 1955

吴维忠 《小提琴之王 克莱斯勒画传》 现代出版社 2004(取材大部分来自Louis P Lochner,关于克莱斯勒中国之行,和英文版一样,也不知梁启超、林徽因,也缺少演奏曲目)

参见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弗里茨·海德
参见归因理论认知平衡理论
· 弗里茨·朗
生平作品1919年:《混血儿》1919年:《切腹》1919年:《蜘蛛上集》1920年:《蜘蛛下集》1921年:《疲倦的死》1922年:《赌徒马布斯》1924年:《尼伯龙根之歌》1927年:《大都会》1928年:《间谍》1929年:《月亮中的女人》1931年:《M就是凶手》1932年:《马布斯的遗嘱》文学创作动画社子人的侵略
· 沃尔特·克莱斯勒
生平沃尔特·克莱斯勒,33岁时成为芝加哥GreatWestern铁路公司动力总监,后加入通用汽车,在通用汽车以副总裁退休后不久又加入马克斯韦尔汽车公司,以ChryslerSix车型挽回马克斯韦尔汽车公司的财务危机,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克莱斯勒汽车。
· 弗里茨·哈伯
早期生活,教育和早期的职业生涯哈伯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家庭是这个镇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哈伯后来从严格的犹太教转换为路德教。哈伯从小就对化学工业有极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哈伯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上大学。上学期间,他还在几个工厂中实习,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1894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化学系得到了一个助教的位置,并于1896年在那里完成了特许任教资格论文(Habilitation)。1898年成为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系编外教授。他喜爱德国农业化学之父李比希的伟大职业——化学工业。1886年入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今洪堡大学)学习化学,师从该校化学系主任霍夫曼教授。1887年短暂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师从罗伯特·本生;之后回到柏林,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1891年5月获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博士学位。1892年曾短暂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师
· 弗里茨·兹威基
生平弗里茨·兹威基于1898年出生于保加利亚的瓦尔纳,父亲是瑞士人。他的父亲弗里多林·兹威基(生于1868),是保加利亚著名的实业家,亦曾担任挪威驻瓦尔纳的大使(1908-1933年)。兹威基在瓦尔纳的住屋是由弗里多林·兹威基设计和建造的。弗里茨的母亲,FranziskaVrček(出生于1871年),是捷克人。弗里茨是兹威基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大的:他的两个弟妹是弟弟鲁道夫(Rudolf)和妹妹莱昂尼(Leoni)。弗里茨的母亲死于1927年,直到1945年回到瑞士之前,他和父亲弗里多林都留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他的妹妹莱昂尼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结婚,并且终其一生都住在这个城市。在1904年,弗里茨六岁时,被送到在瑞士格拉鲁斯的祖父母处,"兹威基祖先所住的一州,学习商务"。他于瑞士苏黎世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读时,兴趣转移到数学和物理,并且接收了先进的数学和实验物理学。1920年兹威基毕业于瑞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