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沈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0
转发:0
评论:0
生平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选拔书法高手,沈度因此入朝为官,当任翰林院典籍一职,长期负责朝廷文书的书写。他所写的字被称为“馆阁体”,在当时便已颇具盛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沈度之书法,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沈度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另有“三宋”,宋克、宋遂和宋广,亦善台阁书,五人合称为“三宋二沈”。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沈度的手笔,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台阁体一般认为台阁体的流行时期为明朝永乐年间至天顺年间。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

生平

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选拔书法高手,沈度因此入朝为官,当任翰林院典籍一职,长期负责朝廷文书的书写。他所写的字被称为“馆阁体”,在当时便已颇具盛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沈度之书法,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王羲之。” 沈度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另有“三宋”,宋克、宋遂和宋广,亦善台阁书,五人合称为“三宋二沈”。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沈度的手笔,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

台阁体

一般认为台阁体的流行时期为明朝永乐年间至天顺年间。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但是实际上,后朝的成化、弘治、正德,甚至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很多书法字体依然能看到馆阁体的身影。以书法发展史来看,馆阁体的产生是配合时代的需要,其艺术性是无法超越在唐代已发展至极致的楷书。 但是,它的方正,大小如一之规律性特征,却对中国书法普及化有一定程度之贡献。

前述的“三杨”均是承平之世的能臣贤相,他们的诗作,大多属应制颂圣、题赠之章,自然以恭维颂美、歌咏承平为主要内容,往往显得辞气安闲,雍容期雅,惟欠缺个人真情实意的抒发。在台阁体盛行诗坛期间,也出现诸多不满“台阁体”的别体流派,其中以“茶陵派”的影响最为深远。其领袖人物李东阳(1447—1516),以拟古乐府著称,并从格调、法度方面论诗,推崇李白、杜甫,主张诗贵“真情实意”。由于李东阳地位显要,主盟文坛,一时风云际会,追随者众。尽管“茶陵派”诗作尚未完全摆脱台阁气息,却已为前后七子的宗唐复古掀开序幕。

到了清帝国康熙、乾隆年间,明帝国的台阁体演变成以乌黑,方正,光泽,大小如一为特征之馆阁体。因此明代的台阁体与清代的馆阁体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传承关系的。

知名作品

楷书敬斋箴

楷书盘谷序

瑞应麒麟图

楷书四箴页

作品赏析

沈度

明代沈度书法赏析《行书七律诗》纸本,纵24.5cm,横2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

沈度楷书《谦益斋铭》页,纵24.4cm,横31.3cm。笔墨妍润,风姿俊雅,为“台阁体”书法之典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

沈度《隶书七律诗》纸本,纵23.2cm 横3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

沈度隶书作品《归去来辞轴》

《楷书四箴页》

“四箴”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根据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朱熹《近思录》卷五《克治》载:“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作品楷法紧结遒丽,具唐人法度,又不过分甜润,是沈度“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作。

此帖曾经清代乾隆、嘉庆、宣统御府鉴藏。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将其“赏溥杰”,遂被携出皇宫。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所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对此事有所记载。1965年由故宫博物院出资购回。 

沈度
沈度
沈度
沈度

沈度《楷书四箴页》 纸本四页,纵29cm,横14.5cm,故宫博物院藏

《楷书四箴页》 释文如下: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沈度画作《瑞应麒麟图》

沈度

明代沈度作《瑞应麒麟图》,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度以书法名震当世,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传世画作却也一样赫赫有名,并且对于了解当时大明帝国与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极具意义。如这幅《瑞应麒麟图》,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沈度作于永乐中期,描绘1414年郑和下西洋返国后带回的榜葛剌国进贡的麒麟(麒麟即索马里语giri的长颈鹿的对音)。原画上部有《瑞应麒麟颂序》,从左边缘写满到右边缘,共二十四行。《瑞应麒麟图》有二枚印章,在画幅紧左边缘中央。

沈度这幅画应该是第四次郑和下西洋(1413年11月-1415年8月)之后,郑和船队曾抵达东非(肯尼亚、索马里等)地区,并且同年底麻林迪(今肯尼亚)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沈度
自幼嗜学,博涉经史,善草隶行书。永乐初,命翰林举贤才,擢翰林典籍,累迁侍讲学士。宣德中,进翰林学士。度之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称"台阁体"。成祖誉为"我朝羲之",凡金简玉册,一切大制作,必命度书。为文平淡,绝去浮靡。事上尽诚,必以正对。事亲孝,友爱弟粲,并称"大小学士"、"云间二沈"。与人交,久益敬。为人贞静,不苟附。暇则闭户焚香,鸣琴赋诗以自乐,人号"自乐先生"。风度萧散,所好惟载籍、法书、名画、古器,自题斋居曰"乐琴书处"。著《滇南稿》《随笔录》《西清余暇自乐稿》《自示编》。
· 明沈度敬斋箴册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仕至侍讲学士。其小楷书法最重于世。科举之士多法之,因此形成所谓“馆阁体”。《敬斋箴册》为沈度的小楷作品。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态度端雅雍容。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
· 明沈度敬斋箴册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仕至侍讲学士。其小楷书法最重于世。科举之士多法之,因此形成所谓“馆阁体”。《敬斋箴册》为沈度的小楷作品。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态度端雅雍容。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
· 明代书法家沈度
沈度,(一三五七至一四三四),明代书法家,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金山)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又称馆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人物介绍]编辑明代台阁体书法结体平正,笔致光洁,景色乌黑,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但也有人认为台阁体书法结体缺少变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评态度。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有墨迹《敬斋箴》、《四箴铭》等传世。弟沈粲,擅行、草书,子沈藻,擅楷,均承家学。个人作品]编辑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被其誉为“的王羲之”,名重一时。有墨迹《教斋箴》、《四箴铭》等传世。弟沈粲,擅行、草书沈度半身像,子沈...
· 历史上的两个沈度
1、南宋兵部尚书沈度沈度,字光雅,南宋兵部尚书。绍兴年间任余干令,为政清廉,有善政:一田无废土、二市无游民、三狱无宿系,时人称为“三善”。沈姓后人为纪念沈度,以“三善”为堂号。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右朝奉大夫知衢州(清康熙《街州府志》卷一二)。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以右朝散大夫直秘阁知平江府(《吴郡志》卷七)。乾道二年(1166年),除直宝文阁福建路转运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九)。六年,直龙图阁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七年,除秘阁修撰。九年,权兵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淳熙元年(1174年),权兵部尚书兼知临安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五、职官一一之五二、五一之二五)。沈度治理西湖:乾道九年(1173年),知府沈度再治西湖。《宋史》卷97《河渠志》七《东南诸水》载:“九年,临安守臣言:‘西湖冒佃侵多,葑菱蔓延,西南二带,已成平陆。而濒湖之民,每以葑草围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