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侯宝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02
转发:0
评论:0
生平自幼家境贫寒,1922年四岁时被养母的二哥张金斌(其舅舅)从天津乘坐火车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侯宝林猜测自己是天津人。身为八旗子弟的养父侯连达在载涛府上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2岁开始学艺,初学京剧,不久改习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演出。1938年侯连达失踪,朱阔泉收侯宝林为徒。10月,侯宝林与陕西巷卖粥的连老头的女儿连秀贞结婚。一子夭折。1940年端午节左右,侯宝林来天津,正式在剧场和电台演出。1944年初,侯宝林与连秀贞离婚。1944年侯宝林的相声代替京韵大鼓攒底。在天津第二任妻子刘淑芳留下两个孩子,长子耀中、女儿耀茹。1946年与小其5岁的天津京剧名角王雅兰恋爱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相声革新,1950年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创作反映建国后生活的作品。剔除旧相声糟粕,纯洁相声语言,提高相声艺术趣味和格调以便能

生平

自幼家境贫寒,1922年四岁时被养母的二哥张金斌(其舅舅)从天津乘坐火车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侯宝林猜测自己是天津人。身为八旗子弟的养父侯连达在载涛府上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2岁开始学艺,初学京剧,不久改习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撂地”演出。

1938年侯连达,朱阔泉收侯宝林为徒。10月,侯宝林与陕西巷卖粥的连老头的女儿连秀贞结婚。一子夭折。

1940年端午节左右,侯宝林来天津,正式在剧场和电台演出。1944年初,侯宝林与连秀贞离婚。1944年侯宝林的相声代替京韵大鼓攒底。在天津第二任妻子刘淑芳留下两个孩子,长子耀中、女儿耀茹。1946年与小其5岁的天津京剧名角王雅兰恋爱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相声革新,1950年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创作反映建国后生活的作品。剔除旧相声糟粕,纯洁相声语言,提高相声艺术趣味和格调以便能迎合新的文化与政治环境。1954年生侯咪咪,1962年夭折。1955年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大量相声节目,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和全国各地演出,对扩大相声影响,提高相声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做出了贡献。1979年退出艺术舞台,专事曲艺理论研究,与其他曲艺工作者合著了《曲艺概论》《相声艺术论集》《相声溯源》等著作。侯宝林先后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应聘为北京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

作品

有作品集《侯宝林相声选》(1980年),其中有与其他人合作的相声新作,有经他加工、整理过的传统作品。代表作有:《婚姻与迷信》、《一贯道》、《妙手成患》、《夜行记》、《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改行》、《关公战秦琼》等。这些作品大多具有犀利的讽刺锋芒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为坚持相声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努力塑造人物形像,发挥讽刺艺术特长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艺术成就

侯宝林的相声风格清新、洒脱、含蓄、优美,追求寓庄于谐、意高味浓的美学境界。他艺术态度严肃、认真,舞台风度亲切、自然、朴实、大方,语言节奏清晰、明快,形体动作自然、和谐并强调酣畅和含蓄、知识和趣味、评论和形像的结合。他善于摹拟各种方言市声,摹拟各种类型人物的形态和多种戏曲流派的演唱风格。他的相声表演不仅为中国人民所熟悉与喜爱,也为一些国际人士所瞩目。1980年曾应邀赴日本访问,考察了日本民间喜剧艺术漫才、落语的情况。

经典相声段子

侯宝林

  1940年,侯宝林演京剧。

北京话

改行

关公战秦琼

讲帝号

空城计

卖布头

三棒鼓

歪批三国

戏剧与方言

戏剧杂谈

戏迷

相面

阴阳五行

贼说话

捉放曹

醉酒

夜行记

买佛龛

家庭

第一任妻子卖粥之女连秀贞,1942年生侯双安,不久夭折

第二任妻子厨师之女刘淑芳,生侯耀中,侯耀茹(女)

第三任妻子王雅兰,生侯耀华,侯耀文,侯錱(女,简化为“侯珍”),侯咪咪(女,1955年生,7岁因病去世)

侯耀中长子侯震。

侯耀华与妻子龚长青生侯军。

传谢东为私生子

《一户侯说》《七嘴八舌侯家事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侯宝林糊弄人
语言大师侯宝林,在一次相声艺术家的表演会上,表演京戏唱段时,十分精采,观众热烈鼓掌。唱完后,他自谦不足,颇有风趣地说:“岁数大了,唱不好,就能糊弄。”主持人说:“我听挺棒!”侯宝林说:“你听我糊弄惯呀!”[1]
· 【侯氏网新闻】侯宝林先生墓志铭
宝林先生,北京人氏,1917年旧历10月15日酉时生人。幼儿失怙,少小流离,亲生父母无力抚养而涕卖,被一侯氏无嗣者所收留,遂为候姓,满族。先生稍长,家境贫苦,啼饥号寒,艰辛备尝,曾八岁上学仅三个月,因父失业而辍学。迫于生计,十一岁拜师颜泽甫学京剧,二十岁拜师朱阔泉学相声。二十三岁与郭启儒合作。先生聪颖过人,技艺精进,未及而立之年,艺名大炽,生噪南北,成曲艺于晚会以相声攒地第一人也。新中国诞生,先生谓之犹如重生,但相声面临重大改革,否则将被新社会所淘汰。先生铁肩担大任,成立相声改进小组,使相声艺术又获新生。将相声艺术由地摊茶肆之民间技艺,提升至殿堂。先生匡大厦于将倾之功书当青史,使相声成为民族艺术瑰宝之一。先生居功至伟,以中华之大,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不知先生之名,不爱先生之艺者,几稀矣!先生受聘于北京大学为客座教授,讲授语言艺术及相声,授课、解惑、答疑之余笔耕不辍,追求相声发展史,总结...
· 满族文化侯宝林大师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