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波特·班杜拉
一、生平
1. 早年
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出生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的偏僻山村,早年就读于地处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2. 求学
偶然的机会让他对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决定专攻心理学。他于1949年大学毕业,并获得该校为优秀毕业生设立的贝娄肯心理学奖(Bolocan Award in psychology)。大学毕业后,班杜拉到美国衣阿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跟随著名心理病理学家本顿(A. L. Benton )教授,读临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并先后于1951年和1952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3.任教
取得博士学位后,班杜拉同弗吉尼亚·瓦尔恩斯(Virginia Varns)结婚,后育有二女。
1953年,班杜拉来到维奇塔辅导中心(Witchita Guidance Center)开始了博士实习训练,同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教师职位。1956年,班杜拉加入美国国籍。
1974年,班杜拉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大卫·斯塔尔·乔丹(David Starr Jordan)心理学社会科学教授。同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1976年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4.现状
1980年,班杜拉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2004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目前,他仍以乔丹心理学教授(David Starr Jordan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 in Psychology)的身份任职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
二、主要理论
1. 学说提出背景
在此期间,班杜拉阅读了米勒和多拉德合著的《社会学习与模仿》(1941)一书。该书将模仿看成是社会学习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这种观点极大地激发了班杜拉的理论灵感,使他对传统行为主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观产生了质疑。这为他日后提出观察学习理论奠定了基础。
2.学说简述
班杜拉的心理学学说是一个理论体系,通常被称为社会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由三元交互理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行为矫正理论等组成。
(1)三元交性决定论
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性决定论(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 。他认为,在个体、环境、行为这三个因素之间,每两者都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决定个体功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
三元交互决定论示意图
在三元交互系统中涉及三对双向交互决定的过程。①个体与行为之间是相互决定的:一方面个体的内部因素如期待、信念、自我知觉等会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个体的行为结果也会调整、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态度等内部因素。②个体与环境之间也是交互决定的:一方面个体的能力、性格、气质、社会角色等因素会激活和引起不同的环境反应;另一方面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影响甚至改变个体的能力、性格等主体因素。③行为与环境条件是相互决定的因素:行为作为个体改造环境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或决定;但对于个体而一言,环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僵化实体,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潜在性,即‘环境因素是否与个体发生关系并产生影响,取决于行为是否激活了环境”。
(2)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矫正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 ),而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是其社会学习理论体系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之一。
班杜拉认为,与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相比,观察学习是一种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前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而后者却在很大程度仁被忽略了。因而,他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no-trial learning)或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它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结果而习得新的反应,或改变原有的某种行为方式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并没有对示范行为作出实际的外显操作。在观察学习中,被观察的对象称榜样,观察主体称观察者,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称示范作用(modeling) 。因而,观察学习一也是示范作用过程。
(3)自我效能理论
杜班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治疗应致力于提升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判断越高,目标达成的机会也就越大。治疗行为主要透过仿效及引导式精熟两种方式;前者是借由曾经历过正向结果的楷模示范应有的行为,过程中须将复杂之行为分割成几个较简单的技巧分段操作,以确保个案于治疗过程中能获得较佳的进步幅度。而在引导式精熟的操作过程里,个案不仅观察楷模的示范,他们也会在他人的协助下亲自操作。同时,班杜拉认为个人若具备成功表现出目标行为的第一手经验,将有助于其增进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不同于传统治疗采取谈话的策略,社会认知论强调个案应该在楷模示范的过程中逐步熟悉操作进而精熟,才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
(4)行为矫正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很快被临床心理学家运用到心理治疗上,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即替代性强化技术,也称为示范模仿疗法(therapy of modeling and imitation)。班杜拉在《行为矫正原理》(1969)一书中系统阐释了这一方法。示范模仿疗法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及其所示范的行为,进而导致个体增加或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班杜拉认为,既然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观察、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那么不理想行为的改变和矫正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进行。通过示范模仿疗法,不仅可以减弱或增进个体己有的行为表现,还可以使个体学会新的行为反应。
3.学说影响
班杜拉虽不是提出并使用“社会学习理论”术语的第一人,但就理论建构与社会影响而言,他提出的社会学习
理论体系无疑是最系统化且影响最大的,可以认为他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或集大成者。并且,班杜拉将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为社会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
三、著作
班杜拉一生中写作了众多的学术著作,这些学术著作充分介绍了班杜拉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社会学习理论思想,促进了社会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班杜拉的主要著作有:
《社会学习与个人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该书是班杜拉第一本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学术著作,为班杜拉日后的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行为矫正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1969),该书系统阐释了矫正障碍行为的示范疗法,至今仍被视为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经典之作;
《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1973),该书开创了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观;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7)该书标志着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对人类主体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做是班杜拉学术思想发展的分水岭;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Self-efficacy : the exercise of control,1997)一书详细阐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
基本主张,及其在生命发展、教育、健康、精神病理学、运动、商业乃至国际事务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