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本因坊道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生平继任本因坊拜于二世本因坊算悦门下,法名日胜;1658年算悦去世,道悦继任本因坊家家督。由于当时并不强制要求设立迹目,因此算悦没有立迹目。隔年开始出赛御城碁,在担任家督期间共五胜四败二和。由于掌管围棋界各项事宜的官位碁所自算悦、安井算知1653年争碁未果后仍空位著,因此御城碁并非定期举办;1662年确定由寺社奉行下辖碁所掌管棋界事宜,无碁所则由寺社奉行管理,并希望选出新碁所不成。两年后确立御城碁制度,成为每年举办的赛事,同年复办御城碁;并同时确立棋四家家元制度、迹目制度。1666年升上手(七段),隔年立二十三岁的徒弟山崎道策为迹目,道策开始出赛御城碁,此时道策的棋力已可与道悦分先。与名人争碁由于安井算知与官方关系良好,甚至有如保科正之等大官做支持者,在刻意安排下,道悦一直无缘与算知对局。1668年,在御城碁举办前二日,官方忽然宣布安井算知接任碁所,成为三世名人;道悦以两人从未对局为由提出...

生平

继任本因坊

拜于二世本因坊算悦门下,法名 日胜 ;1658年算悦去世,道悦继任本因坊家家督。由于当时并不强制要求设立迹目,因此算悦没有立迹目 。隔年开始出赛御城碁,在担任家督期间共五胜四败二和 。

由于掌管围棋界各项事宜的官位碁所自算悦、安井算知1653年争碁未果后仍空位著,因此御城碁并非定期举办;1662年确定由寺社奉行下辖碁所掌管棋界事宜,无碁所则由寺社奉行管理,并希望选出新碁所不成。两年后确立御城碁制度,成为每年举办的赛事,同年复办御城碁;并同时确立棋四家家元制度、迹目制度 。

1666年升上手(七段),隔年立二十三岁的徒弟山崎道策为迹目,道策开始出赛御城碁,此时道策的棋力已可与道悦分先 。

与名人争碁

由于安井算知与官方关系良好,甚至有如保科正之等大官做支持者 ,在刻意安排下,道悦一直无缘与算知对局。1668年,在御城碁举办前二日,官方忽然宣布安井算知接任碁所,成为三世名人 ;道悦以两人从未对局为由提出异议,并向寺社奉行申请争碁;寺社奉行 加贺爪甲斐守 ( 日语 : 加賀爪直澄 ) 认为此为违抗官命,在道悦以输棋便流放远岛的觉悟下,争碁获得同意;手合订为差两段的让先,由道悦受先,共六十 局赛 ( 日语 : 番勝負 ) ,每年下二十局,并以该年御城碁为第一局 。

争碁前半段道悦赢得颇为辛苦 ,但后半开始连胜,并将算知降级,手合改为差一段的先相先。最后六十局赛只下了二十局,道悦十二胜四败四和完胜,算知归还碁所之位,但被认为是道悦受道策影响才获胜的 ;算知以高龄完成二十局赛,反而被认为是安井家有一日之长 ;后世评价道悦仍不如算知 ,若算知年轻或两人以等同相等棋力的分先对局,则道悦不靠道策是无胜算的 。

进行争碁中,1673年井上家家督玄觉因硕 去世,道悦为了扶植对抗安井家的势力,让自己的徒弟、道策的弟弟山崎道砂继承井上家俸禄成为新家督 ,同时道策的迹目身份亦获得认可,家元制度完全确立 。

退休

虽然算知退位,但道悦认为自己违抗官命而不愿接任名人碁所,于1677年传位家督给道策,并推举其为新名人 ;隔年在道悦、算知见证下,道策成为新的碁所、四世名人。之后道悦获得等同名人资格的二十人扶持,并仍能参加御城碁 ,期间亦有留下被道策让先的棋谱 。

1686年正式引退,隐居在京都;晚年仍常至本因坊家拜访,并指导道策去世后新继任的年幼家督道知。1727年以高龄九十二岁去世,为棋四家历代家督中,最长寿者。死后葬于京都寂光寺。

评价、影响

围棋传入日本时,棋盘并没有一定标准大小,于是各地便自行发展出不同的棋盘格式 。而道悦与门徒确立围棋棋盘大小标准规格,订为高七寸八分、厚三寸九分、长一尺四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椽三部,被称为标准棋盘,统一了日本棋盘格式纷乱的情况,此规格使用了约百年之久 。另外1666年御城碁,对上二世安井算哲,该局道悦下出被认为是日本围棋史上第一次的大模样,此风格被道策承袭,成为道策流 。

对于道悦誓死捍卫碁所之举,《坐隐谈丛》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近代职业棋士 福井正明 ( 日语 : 福井正明 ) 九段曾说最尊敬的棋士为道悦,认为道悦以命相争名人之位,其精神让日本围棋得以飞跃成长,为围棋界的恩人 。

棋力上,虽然评价认为道悦本身棋力不如算知,多得力于道策 ,但 酒井猛 ( 日语 : 酒井猛 ) 九段仍认为道悦有名人等级的实力 。

其他

争碁结果

1668年和局

1669年道悦 黑五目胜

1669年和局

1669年和局

1669年道悦 黑五目胜

1669年算知 白四目胜

1669年道悦 黑二目胜

1669年道悦 黑五目胜

1669年和局

1669年道悦 黑三目胜

1669年算知 白九目胜

1669年算知 白四目胜

1670年道悦 黑中盘胜

1670年道悦 黑六目胜

1670年道悦 黑12目胜

1670年道悦 黑一目胜

1671年道悦 黑九目胜

1672年道悦 黑六目胜

1673年算知 黑三目胜

1676年道悦 黑13目胜

历年御城碁成绩

1659年 对二世安井算哲白四目败

1664年 对二世安井算哲 白中盘胜

1665年 对二世安井算哲 白一目败

1666年 对二世安井算哲 持白和局

1667年 对二世安井算哲 白四盘胜

1668年 对安井算知持黑和局(争碁第一局)

1669年 对安井算知   黑九目败(争碁第11局)

1671年 对安井算知   黑九目胜(争碁第17局)

1672年 对安井算知   黑六目胜(争碁第18局)

1673年 对安井算知   白三目败(争碁第19局)

1675年 对安井算知   黑13目胜(争碁第20局)

生涯名局

首见大模样

(黑1为实战黑69,以下至白78,剩余手顺略)

图中白2、白10大模样下法为日本围棋史上首见,后来被道策承袭成为道策流。

假和

(仅摆出第200手时盘势局面,不摆出手顺)

此盘为与算知争碁第一局,由于算知刚被任命为新的名人碁所,官方不愿新名人上任才两天就输棋,所以道悦被告知此局需下成和局;由于御城碁的下打制度,两人并非于御前直接对局,而为事先对局完再至现场摆谱。此局道悦领先甚多,于官子处开始故意下缓著,仍一目胜,但于御前摆谱时则谎报为和局 。从此,争碁第一局下为和局成了不成定,之后如本因坊察元、井上春硕因硕的名人争碁亦是如此 。

注释

^ 准名人一词为江户时代末期井上幻庵因硕将半名人改为准名人后才出现的。

^ 除了几盘被算知持白获胜外,多盘被下成和局,古代围棋没有 贴目 ( 日语 : コミ ) ,黑棋先下有着优势,若是被下成和局,则代表黑棋不如白棋,因为把优势花掉。到了明治、大正时期甚至和棋是判白胜。

^ 由于道悦只是在定先情况下将算知降级,仅代表两人棋力没有差两段那么多,但不代表道悦棋力较算知高;若道悦要确实证明比算知强,必须在分先手合下将算知降级。

^ 为算悦的师兄,与本因坊家关系密切。

^ 在此之前,安井算知亦将自己的徒弟继承刚去世的林家家督林门入斋的俸禄。

^ 当时道策已经天下无敌,根据纪录,当时道策已将众多好手降级;连道悦本身都要被道策让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本因坊算悦
生平继任本因坊相传为一世本因坊算砂的儿子,拜于算砂门下学棋,法名日缘。1623年十三岁时算砂去世,算砂临终前立算悦为迹目,算砂请已离开本因坊的徒弟中村道硕指导算悦,并传名人之位予道硕。彼时算悦棋力仅二三段左右,且因年幼为由而无俸禄,被认为是本因坊家的衰败与终结。道硕竭尽心力地指导算悦,1630年算悦受幕府召见,继承本因坊名迹(日语:名跡),是为二世本因坊,授予三十石俸禄、五人扶持;同年道硕去世,遗命升算悦为上手(七段),被认为是本因坊家的中兴。同年代安井家、林家、井上家皆传位门徒、养子或立定迹目来承袭家元(日语:家元),围棋四大家世袭制度由此开始主导了日本围棋三四百年的历史。名人继承问题1644年寺社奉行感于道硕去世后名人空缺;在将军德川家光安排下,举办名为“碁所诠议”的会议,决定代表围棋界最高地位的官位碁所,召见三家家督,决定新的名人。会上五十四岁的安井家家督安井算哲以半名人(日语:準名...
· 本因坊道的
生平父亲为小川草庵,道的自幼喜碁,拜于棋圣道策门下。十三岁时棋力达到六段,为古今最年轻的六段,与昭和棋圣吴清源、本因坊治勋并称为围棋史上的三大神童。与桑原道节、星合八硕、佐山策元、熊谷本硕合称坊门五虎、道策五弟子,其中道的与大弟子道节并称“坊门双璧”,两人为道策最强徒弟。由于道策认为道节年纪太大,加上道的人品出色,1684年道的十五岁被立为迹目。道节不满而要求与道的对局争迹目之位,遭到道策拒绝;不久道策的弟弟、棋四家之一井上家的家督道砂因硕由于没有继承人选,道节因此过继至井上家,迹目一事因此平息。之后道的开始出赛御城碁,1685年持白击败安井家七段棋士安井春知(日语:安井春知);寺社奉行召见道的,将其升到上手,为围棋界极为罕见之事。十八岁时,已可与道策分先,双方持黑各一目胜;1689年最后一次御城碁,对上安井家家督安井知哲持白十七目大胜,已预见是未来的名人。1690年道的染上肺病急逝,得年...
· 本因坊道知
生平年幼继承道知出生于江户,父亲名为十郎卫门,为御小人目付小头役,但也有是本因坊道策私生子的说法。八岁开始学棋,十岁拜于道策门下;当时道策立的二位迹目均早逝,门下最强的六天王不是去世就是已离开本因坊家,虽有其他高段弟子,但道策认为道知潜力极佳而倾力指导,也有认为是因为道知为私生子而偏私之故。十二岁时升上初段。1702年道策病危,十三岁的道知仅三段。道策请昔日门下第一弟子、已离开本因坊家、当上井上家家督的井上道节因硕在其死后指导道知,并升道节为名人上手间;但道策要求道节不可继任为碁所,并强迫道节签署不做碁所的誓约书。不久道策去世,道知继任为五世本因坊,道节住进本因坊家指导道知。道知该年开始以四段格出赛御城碁,并连三年取得胜利,甚至持白下赢五段的林家家督林玄悦门入。崭露头角1705年该年度御城碁对手为六段的安井仙角,道节认为道知棋力增长,而申请让道知从四段升为六段,对局手合改为分先;此事遭到仙...
· 本因坊家
历代本因坊外家(水谷家)水谷家为本因坊家的外家,初代琢元为本因坊察元的弟子,共传三代。水谷四谷为迹目琢廉的儿子,为方圆社创社社员之一。本因坊家门下历代有名、高段棋士中村道硕,名人,算砂门下第一高徒,当代第二高手,后来自立门派(其中也因为道硕违反日莲宗的教义)为井上家。桑原道节,名人,道策门下第一高徒,六大天王之首,之后因年纪过大(仅小道策一岁),所以并没有立为迹目,后道策之弟道砂无良徒,所以道节过继到井上家为第四世。星合八硕,六段,道策门下六大天王第三名,曾拿白子赢过林家家督。熊谷本硕,上手格,道策门下六大天王第五名。吉和道玄,上手,道侧门下六大天王之末,出身富裕家庭,后离开坊门。相原可硕,上手,原道节的小徒弟,后过继给道知,后来成为道知徒弟中最强者,可惜道知传位给知伯(因知伯为道知之侄,道知不免偏袒)。小松快禅,五段,为一和尚,并非学棋于坊门,但是与坊门互动密切,列在此处。河野元虎,六段...
· 本因坊战
历史本因坊始于江户时代初期,此头衔原为本因坊家以家元制度传承,到了第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认为本因坊之名已经代表日本棋力最强的棋手,应该由实力来决定,因此在1934年退休后将此头衔赠予日本棋院,此后本因坊战成为日本围棋七大赛事之一。最初五届本因坊战围每两年举办一次,从第六届起因桥本宇太郎率领关西棋院独立,改为每年举办一次。在1945年第三届本因坊战时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由岩本薰向桥本宇太郎进行挑战,其中的第二局比赛于8月6日在广岛市郊区进行,当日广岛市正好遭遇广岛市原子弹爆炸,因此这场对成为著名的“原爆之局”。赛制本因坊之本战由上年度本战前四名棋手加上由预选产生之四名棋手共八人所组成,以循环赛方式产生挑战者,再向前一年度之本因坊以七战四胜赛制进行挑战。历代本因坊世袭本因坊主条目:本因坊家一世-本因坊算砂二世-本因坊算悦三世-本因坊道悦四世-本因坊道策五世-本因坊道知六世-本因坊知伯七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