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玻尔模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4
转发:0
评论:0
玻尔模型的提出20世纪初期,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量子论,揭开了量子物理学的序幕。19世纪末,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将氢原子的谱线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总结出更为普遍的光谱线公式里德伯公式:其中λλ-->{displaystyle{lambda}}为氢原子光谱波长

玻尔模型的提出

20世纪初期,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量子论,揭开了量子物理学的序幕。19世纪末,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将氢原子的谱线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总结出更为普遍的光谱线公式里德伯公式:

其中 λ λ --> {\displaystyle {\lambda }} 为氢原子光谱波长,R为里德伯常数。

然而巴耳末公式和式里德伯公式都是经验公式,人们并不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1910年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在这个模型里,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但是根据经典电磁理论,这样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损失能量,以至瞬间坍缩到原子核里。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卢瑟福无法解释这个矛盾。

1912年,正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作的玻尔将一份被后人称作《卢瑟福备忘录》的论文提纲提交给他的导师卢瑟福。在这份提纲中,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处在一系列分立的稳态上。回到丹麦后玻尔急于将这些思想整理成论文,可是进展不大。

1913年2月4日前后的某一天,玻尔的同事汉森拜访他,提到了1885年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的工作以及巴耳末公式,玻尔顿时受到启发。后来他回忆到“ 就在我看到巴耳末公式的那一瞬间,突然一切都清楚了, ”“ 就像是七巧板游戏中的最后一块。 ”这件事被称为玻尔的“二月转变”。

1913年7月、9月、11月,经由卢瑟福推荐,《哲学杂志》接连刊载了玻尔的三篇论文 ,标志着玻尔模型正式提出。这三篇论文成为物理学史上的经典,被称为玻尔模型的“三部曲”。

玻尔模型的主要内容

氢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运动的轨道是经典轨道。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提供的,即:

而电子的能量是动能加势能:

所以电子的轨道周期是:

因此电子的公转频率是:

而根据电磁学,电磁辐射频率是等于电子的公转频率。

但光谱中的辐射频率并不等于电子的公转频率,所以玻尔模型主要基于以下条件:

玻尔模型

  玻尔模型的简单示意图。

定态条件

原子只能够稳定地存在于一系列的离散的能量状态之中,称为定态,原子要有任何能量的改变,都必须要在两个定态之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所以电子只能处在一系列分立的定态上,并且不产生电磁辐射。

频率条件

当两个定态间的跃迁时,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或吸收能量,其频率的值为 ν ν --> {\displaystyle \nu \,} 是唯一的并且有:

结合里德伯公式可以得到

代入电子能量的表达式可以得到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

 

结果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能量:

其中α是精细结构常数,其大小约为1/137。 电子的轨道半径:

里德伯常数:

由玻尔模型可以计算出几个表征原子常用的物理量: 电子的第一轨道半径(n=1):

通常用a 0 表示,称为 玻尔半径 。

电子在第一个轨道上运动的速度(n=1):

称为玻尔第一速度,它表示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速度通常约为光速的1/137。

将氢原子的电子从基态移动到无限远处所需要的能量,即氢原子的电离能:

所以氢原子电子基态的能量约为-13.6eV。其余各态的能量为:

玻尔根据对应原理,结合里德伯公式提出了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亦即是后期的玻尔-索末菲作用量量子条件的前身:

修正

英国光谱学家 亚弗列德·福勒 ( 英语 : Alfred Fowler ) 质疑:应用玻尔模型计算出里德伯常数的数值 R = 109737.315 c m − − --> 1 {\displaystyle R=109737.315\,\mathrm {cm} ^{-1}} ;而实验值 R = 109677.58 c m − − --> 1 {\displaystyle R=109677.58\,\mathrm {cm} ^{-1}} ,二者相差大约万分之五。1914年,玻尔提出,这是因为原来的模型假设原子核静止不动而引起的。实际情况是,原子核的质量不是无穷大,它与电子绕共同的质心转动。玻尔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用原子核和电子的折合质量 μ μ --> = m e M m e + M {\displaystyle \mu ={\frac {m_{e}M}{m_{e}+M}}} 代替了电子质量。这样的话,不同原子的里德伯常数R A 不同,

电子到质心的距离仍为原来理论中的第一轨道半径,与原子核的质量无关。

玻尔模型的实验验证

1897年,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皮克林在恒星弧矢增二十二的光谱中发现了一组独特的线系,称为皮克林线系。皮克林线系中有一些谱线靠近巴耳末线系,但又不完全重合,另外有一些谱线位于巴耳末线系两临近谱线之间。起初皮克林线系被认为是氢的谱线,然而玻尔提出皮克林线系是类氢离子He 发出的谱线。随后英国物理学家埃万斯在实验室中观察了He 的光谱,证实玻尔的判断完全正确。

和玻尔提出玻尔模型几乎同一时期,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塞莱测定了多种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线,发现它们具有确定的规律性,并得到了经验公式——莫塞莱定律。莫塞莱看到玻尔的论文,立刻发现这个经验公式可以由玻尔模型导出,为玻尔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14年,詹姆斯·弗兰克和古斯塔夫·赫兹进行了用电子轰击汞蒸汽的实验,即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汞原子内确实存在能量为4.9eV的量子态。1920年代,弗兰克和赫兹又继续改进实验装置,发现了汞原子内部更多的量子态,有力地证实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

1932年,哈罗德·尤里观察到了氢的同位素氘的光谱,测量到了氘的里德伯常数,和玻尔模型的预言符合得很好。

玻尔模型的推广

随着光谱实验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了光谱具有精细结构。1896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和爱德华·莫雷观察到了氢光谱的H α 线是双线,随后又发现是三线。玻尔提出这可能是电子在椭圆轨道上做慢进动引起的。1916年索末菲在玻尔模型的基础上将圆轨道推广为椭圆形轨道,并且引入相对论修正,提出了索末菲模型。在考虑椭圆轨道和相对论修正后,索末菲计算出了H α 线的精细结构,与实验相符。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样的解释纯属巧合。H α 线的精细结构有7条,必须彻底抛弃电子轨道的概念才能完全解释光谱的精细结构。

玻尔模型的困难

玻尔模型将经典力学的规律应用于微观的电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困难。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做加速运动的电子会辐射出电磁波,致使能量不断损失,而玻尔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定态中的电子不发出电磁辐射。玻尔模型对跃迁的过程描写含糊。因此玻尔模型提出后并不被物理学界所欢迎,还遭到了包括卢瑟福、薛定谔在内的诸多物理学家的质疑。玻尔曾经的导师、剑桥大学的约瑟夫·汤姆孙拒绝对其发表评论。薛定谔甚至评价说是“糟透的跃迁” 。

此外,玻尔模型无法揭示氢原子光谱的强度和精细结构,也无法解释稍微复杂一些的氦原子的光谱,以及更复杂原子的光谱。因此,玻尔在领取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称:“这一理论还是十分初步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有待解决。”

玻尔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条件,但它仍然是一个“半经典半量子”的模型。完全解决原子光谱的问题必须彻底抛弃经典的轨道概念。尽管玻尔模型遇到了诸多困难,然而它显示出量子假说的生命力,为经典物理学矢量子物理学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阅

尼尔斯·玻尔

里德伯公式

惰性电子对效应可以用玻尔模型解释。

原子轨域

参考文献

^ Niels Bohr. On the Constitution of Atoms and Molecules . Phil.Mag. 26 (1913)1.

^ Niels Bohr. Systems Containing Only a Single Nucleus . Phil.Mag. 26 (1913)476.

^ Niels Bohr. Systems Containing Several Nuclei . Phil.Mag. 26 (1913)857.

^ W.Heisenberg. Physics & Beyond . Harper & Row Pub. (1972)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玻尔效应
参见Haldane效应2,3-BPG协同作用
· 玻尔半径
数值及定义根据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14年的数据,玻尔半径的值为5.2917721067(12)×10米(即约53皮米或0.53埃格斯特朗)。括号内数字(12)代表最后数位的不确定度。此值能用其他物理常数计算出:a0=4ππ-->ϵϵ-->0ℏℏ-->2mee2=ℏℏ-->mecαα-->{\displaystylea_{0}={\frac{4\pi\epsilon_{0}\hbar^{2}}{m_{e}e^{2}}}={\frac{\hbar}{m_{e}\,c\,\alpha}}}其中:物理意义尽管玻尔模型并没有正确地描述原子,玻尔半径还是保有了它的物理意义,代表着电子云大小的完全量子力学描述。因此玻尔半径常被用于原子物理学。(见原子单位)要注意的是玻尔半径并没有包括约化质量的效应,所以在其他包括了约化质量的模型中,并不能准确地...
· 玻尔磁子
相关条目磁矩轨道角动量自旋量子力学
· 玻尔兹曼常量
温度与能量关系在绝对温度为T的热力学系统下,热能是由系统中微观的自由度所决定的,每一自由度对内能的贡献为kT/2。室温,300K(27°C或80°F)约为kT/2of2.07×10J,或0.013eV。在经典统计力学里,同质性理想气体每个原子每一自由度具有kT/2。单原子理想气体每个原子具有3个自由度,对应于三个空间方向,所以每个原子的热能为1.5kT。如同热容量文章里提到的,非常接近实验值。热能可用以计算原子的方均根速度,反比于原子量(原子质量)的平方根。室温下的方均根速度范围约从氦的1370m/s,到氙的240m/s之间。对于分子气体则更复杂;例如双原子气体每分子约有5个自由度。上述结果是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推出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熵的定义在统计力学里,一个系统的熵S定义为Ω的自然对数,此数是宏观条件限制下(例如固定之总能量E)的微观状态数目。比例常数k为玻尔兹曼常量。此方程描述系统...
· 尼尔斯·玻尔
早年青年时代的尼尔斯·玻尔尼尔斯·玻尔1885年10月7日生于丹麦哥本哈根。父亲克里斯蒂安·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生理学教授。母亲埃伦·阿德勒·玻尔出身于一个在银行业和政界都声名显赫的犹太富商家族。姐姐珍妮后来成为一位教师。弟弟哈拉尔德则成为一位数学家。哈拉尔德还曾是丹麦国家足球队的成员,并代表丹麦参加了1908年夏季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尼尔斯也非常喜欢足球,并与弟弟一起曾为哥本哈根的学院足球俱乐部(英语:AkademiskBoldklub)出场了几次比赛,司职守门员。玻尔七岁起开始在伽末尔霍姆拉丁语学校学习,除了丹麦语写作之外,他的绝大部分科目都成绩优异。他在这一时期也已展示出对于物理学的热忱。1903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他的导师是该所大学当时唯一的物理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森(英语:ChristianChristiansen)。玻尔还在托瓦尔德·蒂勒(英语:Thorvald...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