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滴实验
实验装置
密立根的原本的油滴实验设备, 大约1909-1910年。
密立根设置了一个均匀电场,方法是将两块金属板以水平方式平行排列,作为两极,两极之间可产生相当大的电位差。金属板上有四个小洞,其中三个是用来将光线射入装置中,另外一个则设有一部显微镜,用以观测实验。喷入平板中的油滴可经由控制电场来改变位置。
为了避免油滴因为光线照射蒸发而使误差增加,此实验使用蒸气压较低的油。其中少数的油滴在喷入平板之前,因为与喷嘴摩擦而获得电荷,成为实验对象。
实验与原理
油滴实验简图。
在此实验中,油滴的运动方向共受四个力量影响:
空气阻力(向上)
重力(向下)
浮力(向上)
电场力(向上)
首先喷入的油滴会因为电场尚未开启而下坠(以重力加速度),并很快的因为与空气的摩擦而到达终端速度(等速下墬)。接着开启电场,假如此电场强度够强(或称电场力,FE),那么将会使部分具有电荷的油滴开始上升。之后选出一个容易观察的油滴,利用电压的调整使油滴固定于电场中央,并使其他油滴坠落。接下来的实验将只针对此一油滴进行。
然后关闭电场使油滴下降,并计算油滴在下墬时终端速度v1,再根据斯托克斯定律(Stokes" Law)算出油滴所受的空气阻力:
重量W(重力)等于体积V乘上密度ρ,且由于使油滴下降的力量为重力,因此下墬加速度为g。假设油滴为完美球型,则重力W可写成
不过若要获得较为精确的数值,则重量必须减去空气对油滴造成的浮力(等于和油滴相等体积的空气重量)。假设油滴为完美球型,则浮力B可写成
上两式合并如下:
到达终端速度时加速度为零(等速下降),此时作用于油滴的合力为零,使F与W-B互相抵销,也就是 F = W − − --> B {\displaystyle F=W-B} ,由此可得:
一旦求得r(太小以致无法直接测量),则W也可算出。
再来将电场重新开启,此时作用于油滴的电场力为
平行板状电极产生的电场则可以下式求得:
若以较为直截了当的方法,q可经由调整V使油滴固定,再由FE = W - B算出:
不过这种方法实际上难以实行。因此也可使用较容易操作的方式:稍微再将电压V向上调升,让油滴上升并得到一个新的终端速度v2,再从下式中得到q:
黏滞系数的修正
密立根当时的实验所算出的q与油滴大小有关,这是因为若是油滴太小,以致于和空气粒子的大小差距不大时,斯托克斯定律将不适用。因此此实验更精确的黏滞系数η" 应该修正为下式:
实验的瑕疵
理查·费曼曾经在1974年,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毕业典礼演说中叙述“草包族科学”(Cargo cult science)时提到:
密立根油滴实验60年后,史学家发现,密立根一共向外公布了58次观测数据,而他本人一共做过140次观测。他在实验中通过预先估测,去掉了那些他认为有偏差,误差大的数据。
延伸阅读
Seyway, Raymond A.; Faughn, Jerry S. Holt: Physic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006. ISBN 978-0-03-073548-6.
Thornton, Stephen T.; Rex, Andrew. Modern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3rd ed.). Brooks/Cole. 2006. ISBN 978-0-495-12514-3.
Serway, Raymond A.; Jewett, John W.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6th ed.). Brooks/Cole. 2004. ISBN 978-0-534-4084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