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云
历史
她们应该早在远古时代就为古老的南方民族所熟知,大麦哲伦云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波斯天文学家阿布德·热哈曼·阿尔苏飞(Abd al-Rahman al-Sufi)于公元964年的著作《恒星之书》(Book of Fixed Stars)中被称为 Al Bakr ,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在南方阿拉伯的白牛”,这也表示了在巴格达和阿拉伯北部是看不见麦哲伦云的,这个天体只能自北纬12°15"起的曼德海峡才可看见。
在欧洲,麦哲伦星云于15世纪末首次由意大利人Peter Martyr及Andreas Corsali观察。其后,安东尼奥·皮加费塔(Antonio Pigafetta)就斐迪南·麦哲伦于1515年─1522年环游世界的远征中报道了此事。但是,星云冠以“麦哲伦”之名要到稍晚时间方才及。在拜耳的《Uranometria》称二星云为 Nubecula Major 及 Nubecula Minor ;即使在法国天文学家佛兰斯蒂德于1756年所出版的星图中,二者所取之名为 Le Grand Nuage 及 Le Petit Nuage 。在法语中,二词的意思为“大云”(Large Cloud)和“小云”(Small Cloud)。
特征
大麦哲伦云和他的邻居与亲戚小麦哲伦云,在南半球是很显眼的一对天体,肉眼看似银河被分离的两个片段,在天空中大约相隔了21度,实际的距离则大约是75,000光年。直到1994年发现人马座矮椭球星系之前,她们是最靠近我们的星系。
观测及理论的证据指出,大小麦哲伦都在环绕银河的轨道上,因为潮汐力的交互作用有很大的变形。中性氢的喷流连接着银河与彼此之间,而且两者都像遭到破坏的棒旋星系(Zeilik)。不管怎样,她们的重力也影响到我们银河的部分盘面。(Chaisson和麦克米伦)
麦哲伦云的径向速度和自行已经由哈佛大学的史密松宁天文物理部门制造的立体速度测量仪,从哈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测出她们穿越银河的速度分别是每秒378公里和302公里[2],这个数值比之前所知的运动速度大了将近2倍。对该现象有三种解释:
银河系的质量比目前所知大一倍。
麦哲伦云并不环绕银河系公转,而只是碰巧路过。
银河系中暗物质并不如某些理论预测的呈盘状分布或呈椭圆分布。
撇开她们不同的结构和低质量,她们与我们的银河有两项很大的不同。首先,她们有丰富的气体,她们的氢和氦的比例相对于银河是偏高的 。 她们的金属含量也比银河少,在大小麦哲伦云中最年轻恒星的金属量相对于太阳只有0.25到0.5。 两者的星云和星族也都被注意到,但是在我们银河中的恒星从最年轻到年老的都有,表明恒星形成的历史是漫长的。(Chaisson和麦克米伦)
1987年在大麦哲伦云中发现的超新星(SN 1987A),是过去3个世纪中最明亮的超新星。
小说
参考资料
Eric Chaisson and Steve McMillan, Astronomy Today ,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1993), p. 550.
Michael Zeilik, Conceptual Astronomy ,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pp. 357-8.
相关条目
本星系群
不规则星系
大麦哲伦星系
小麦哲伦星系
麦哲伦星流
麦哲伦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