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彼得罗·彭波那齐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10
转发:0
评论:0
哲学思想1、肯定人在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庞波纳齐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肯定了人在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他认为,人是最完满的动物,在物质世界占据首位,因而是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之间的中介。人是小宇宙或者小世界,在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本性不能与人一致的事物。“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因为它是整个的世界,并且能变成每一种自然状态,因为他已被赋予追随无论任何为他所喜好的东西之性质的能力。”但与柏拉图主义不同,在庞波纳齐这里,人的本质不在于理性地沉思生活,不在于灵与肉的分离,不在于彼岸生活,而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在于灵与肉的结合,在于此岸世界。2、人的灵魂的智力分为三种庞波纳齐把人的灵魂的智力划分为三种,即理论智力、实践(或行动)智力和生产智力。理论智力是人们从事思辨和科学活动的能力。这种智力是神赠与人类的。虽然人人都具有理论智力,但并非人人都能正确地、完善地运用它,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成为哲学家、数学家、...

哲学思想

1、肯定人在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庞波纳齐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肯定了人在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他认为,人是最完满的动物,在物质世界占据首位,因而是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之间的中介。人是小宇宙或者小世界,在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本性不能与人一致的事物。“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因为它是整个的世界,并且能变成每一种自然状态,因为他已被赋予追随无论任何为他所喜好的东西之性质的能力。”但与柏拉图主义不同,在庞波纳齐这里,人的本质不在于理性地沉思生活,不在于灵与肉的分离,不在于彼岸生活,而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在于灵与肉的结合,在于此岸世界。   

2、人的灵魂的智力分为三种

庞波纳齐把人的灵魂的智力划分为三种,即理论智力、实践(或行动)智力和生产智力。理论智力是人们从事思辨和科学活动的能力。这种智力是神赠与人类的。虽然人人都具有理论智力,但并非人人都能正确地、完善地运用它,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成为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产能力是人们从事生产借以维持生命的智力,它不仅为人类所普遍拥有,而且也为一部分动物所具有。惟有实践智力,即关于品性和处理公私事务的智力,才真正地、正当地叫做人的智力。根据理论智力和生产智力,一个人可能被称做好的形而上学家或好的建筑师,而只有根据实践智力才能被绝对地称做好人或者坏人。所以人类普遍的目的,是相对地分享理论智力和生产智力,完全地分享实践智力。人只有在实践生活中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   

3、否认灵魂不死

庞波纳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这个目的与它的本性相符合。我们不应超出事物的本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人来说亦复如是。必死的人不应当指望不死的幸福,因为不死的东西不适宜于必死的人。人的灵魂依存于人的肉体,不死的灵魂只是人们为了促进道德生活而提出的假设。不死的灵魂,甚至包括阿威洛依所说的为听有人共有的理性灵魂都是无法用理性证明的,也是与亚里士多德的原则相抵触的。   

否认灵魂不死也必然导致否认来世赏善罚恶的性质。庞波纳齐认为,赏罚是存在的,但由于灵魂是必死的,所以赏罚不存在于虚无缥缈的来世,而是存在于今世。有两种不同的赏罚。一种是偶然的赏罚,它与德行或者恶行之间的关系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分离的。另一种是本质的赏罚,即德行或者恶行本身,它们是必然的、不可分离的。德行使人稳定,使人摆脱一切骚乱,因此德行是最大的幸福。而恶行则使人不安,使人痛苦、不幸。所以有时即使偶然的赏罚没有出现,本质的赏罚也是不会缺乏的。同时,偶然的赏罚也会淡化德行或者恶行本身的性质。得到偶然的赏报,本质的善就会降低,不能保持其圆满了。同样,受到刑罚的恶行也没有本质的恶行那样恶劣了。所以,“与一个希图在德行自身之外得到一些报偿的人相比,一个按照良心的指示做事,除了德行自身之外不再希冀任何报偿的人,他的行为似乎要远为高尚、远为纯洁得多。而一个出于憎恶恶行的丑恶,并非因为惧怕对恶行的正当惩罚而拒斥恶行的人,似乎要比一个出于惧怕惩罚而避开恶行的人要更为值得赞扬”。

当然,否定灵魂不死和来世赏罚,并不是主张纵欲弃德。因为德行是最大的幸福,恶行是最大的不幸,从而德行比生命更可贵,犯罪比死亡更可怕,所以弃恶从善就是人们自愿追求的目标。那种认为宁可犯罪也比忍受死亡的痛苦好的观点,只是产生自人们不知道德行的优越和恶行的卑鄙。因此,对灵魂死亡与否的看法,与人们关于德行的主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由于主张灵魂必死的人是从德行本身出发的,所以似乎比主张灵魂不死的人更为有益于拯救德行的根基。在庞波纳齐的思想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康德“善良意志”的某种萌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彼得·波罗申科集团“团结”
现状在2014年10月26日举行的第8届乌克兰议会选举中,波罗申科联盟以21.81%的得票率屈居第二,赢得63个议席。但波罗申科联盟在单席位选区举荐的候选人多数获得胜利,其议席总计达到132个,成为乌克兰最高拉达第一大党。参考资料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第8届议会选举正式结果,波罗申科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 彼得那战役
背景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战败前188年,罗马-叙利亚战争结束,根据阿帕米亚和约,罗马人希望就此可使希腊和小亚细亚保持权力平衡,且不会产生一个大国危害罗马利益。然而希腊世界内部小纷争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虽然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战败,但他从未放弃称霸希腊的梦想,他在战败后数十年内让国内安养生息、改革军队、振兴经济、鼓励生育并扩充人口。前187年或前186年,腓力五世攻占色雷斯沿岸的阿埃努斯(Aenus)和马罗内亚(Maroneia),但此举引起帕加马王国担忧,促使罗马干涉。罗马人要求腓力五世立即退出,尽管腓力五世非常不满罗马的介入,甚至有要与罗马再战的念头,但因为准备未足,不得不退出这两座城市,但此事更加深腓力五世报仇的念头。另外,腓力五世的次子德米特里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战败后,当过几年的罗马人质,罗马人对于他表示极热烈的欢迎,待之以殊礼,甚至有传言罗马将会拥立德米特里为马其顿国王。罗马对德
· 紧那罗
概论关于紧那罗的来源,一说他们从大梵天的脚趾中生出,另一说认为他们是生主迦叶波的孩子。紧那罗的形象通常表现为半人半马;或者人头马身,或者马头人身,额上常有独角。男性紧那罗擅长音乐,女性紧那罗美丽动人擅长舞蹈。他们住在吉罗娑山上俱毗罗的乐园里,是俱毗罗的伴神。在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紧那罗则通常表现为半人半鸟。佛教在六道中,紧那罗被归属于畜生道。汉传佛教紧那罗在少林寺作为武僧的崇拜主神,并且有在少林寺中有紧那罗王殿。这里有一个紧那罗王显灵的记载。依据《河南府志》记载,元代至正初年,少林寺有一位负责厨房杂务的头陀行者,蓬头裸背赤足,常手持烧木棍,勤劳尽责。到了至正十年(1350年),刘福通等率红巾军军围攻少林寺,于最危急关头,这位负责厨房杂务的行者却手提燃烧的木棍,化成身高数十丈的紧那罗王,站在山峰上。红巾军见此异象大惊,即落荒而逃,少林寺从而幸免于难。寺僧方知是紧那罗王显灵,遂建紧那罗殿,供奉...
· 彼得·巴罗
扩展阅读C.S.Knighton,‘Baro,Peter(1534–1599)’,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Sept2004;onlineedn,Jan2008
· 罗波那
参考资料罗摩衍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