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原子力显微镜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3
转发:0
评论:0
工作原理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示意图:DetectorandFeedbackElectronics侦检器及回馈电路;Photodiode感光二极管;Laser激光;SampleSurface样品表面;Cantilever&Tip微悬臂及探针;PZTScanner压电扫描器AFM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个头上带有一个用来扫描样品表面的尖细探针的微观悬臂。这种悬臂大小在数十至数百微米,通常由硅或者氮化硅构成,其上载有探针,探针之尖端的曲率半径则在纳米量级。当探针被放置到样品表面附近的地方时,悬臂上的探针头会因为受到样品表面的力而遵从胡克定律弯曲偏移。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被AFM测量到的力可能是机械接触力、范德华力、毛吸力、化学键、取向力、静电力、磁力(见磁力显微镜)卡西米尔效应力、溶剂力等等。通常,偏移会由射在微悬臂上的激光束反射至光敏二极管阵列而测量到,较薄之悬臂表面常镀上反光材质(如铝)以增强其反射...

工作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示意图: Detector and Feedback Electronics 侦检器及回馈电路; Photodiode 感光二极管; Laser激光; Sample Surface 样品表面; Cantilever & Tip 微悬臂及探针; PZT Scanner压电扫描器

AFM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个头上带有一个用来扫描样品表面的尖细探针的微观悬臂。这种悬臂大小在数十至数百微米,通常由硅或者氮化硅构成,其上载有探针,探针之尖端的曲率半径则在纳米量级。当探针被放置到样品表面附近的地方时,悬臂上的探针头会因为受到样品表面的力而遵从胡克定律弯曲偏移。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被AFM测量到的力可能是机械接触力、范德华力、毛吸力、化学键、取向力、静电力、磁力(见磁力显微镜)卡西米尔效应力、溶剂力等等。通常,偏移会由射在微悬臂上的激光束反射至光敏二极管阵列而测量到,较薄之悬臂表面常镀上反光材质( 如铝)以增强其反射。其他方法还包括光学干涉法、电容法和压电效应法。这些探头通常由采用压电效应的变形测量器而制得。通过惠斯登电桥,探头的形变可以被测得,不过这种方法没有激光反射法或干涉法灵敏。

当在恒定高度扫描时,探头很有可能撞到表面的造成损伤。所以通常会通过反馈系统来维持探头与样品片表面的高度恒定。传统上,样品被放在压电管上并可以在z方向上移动以保持与探头之间的恒定距离,在x、y方向上移动来实现扫描。或者采用一种“三脚架”技术,在三个方向上实现扫描,这种方法部分抑制了压电管扫描时所产生的扭曲效应。在较新的设计中,探针被装载在垂直压电扫描器上,而样品则用另外的压电结来扫描X和Y方向。扫描的结果 z = f(x,y) 就是样品的形貌图。

AFM可以在不同模式下运行。这些模式可以被分为静态模式(Static Mode,也称接触模式,Contact Mode),或其他一系列动态模式(Dynamic Mode,如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轻敲模式(Tapping Mode)、侧向力(Lateral Force Mode)模式)。

成像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的主要工作模式有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两种。在静态模式中,悬臂从样品表面划过,从悬臂的偏转可以直接得知表面的高度图。在动态模式中,悬臂在其基频或谐波或附近振动,而其振幅、相位和共振与探针和样品间的作用力相关,这些参数相对外部参考的振动的改变可得出样品的性质。

接触模式

在静态模式中,静态探针偏转用做反馈信号。因为静态信号的测试与噪音和偏移成正比,低硬度探针用来增强外偏转信号。然而,因为探针非常接近于样品的表面,吸引力非常强导致探针切入样品表面。因此静态原子力显微镜几乎都用在总使用力为排斥力的情况。结果,这种技术经常被叫做“接触模式”。在接触模式中,扫描过程时保持探针偏转不变来使其探针和样品表面的作用力保持恒定。

非接触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非接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悬臂上的探针并不接触样品表面,而是以比其共振频率略高的频率振动,振幅通常小于几纳米。范德华力在探针距离表面样品1~3纳米时最强,它与其他在表面上的长程力会降低悬臂的振动频率。通过调整探针与样品间的平均距离,频率的降低与反馈回路一起保持不变的振动频率或振幅。测量(x,y)每个数据点上的探针与样品间的距离即可让扫描软件构建出样品表面的形貌。

在接触模式下扫描数次通常会伤害样品和探针,但非接触模式则不会,这个特点使得非接触模式通常用来测试柔软的样品,如生物组织和有机薄膜;而对于坚硬样品,两个模式得到的图像几乎一样。然而,如果在坚硬样品上裹有一层薄膜或吸附有流体,两者的成像则差别很大。接触模式下探针会穿过液体层从而成像其下的表面,非接触模式下则探针只在吸附的液体层上振动,成像信息是液体和下表面之和。

动态模式下的成像包括频率调制和更广泛使用的振幅调制。频率调制中,振动频率的变化提供探针和样品间距的信息。频率可以被非常灵敏地测量,因此频率调制使用非常坚硬的悬臂,因其在非常靠近表面时仍然保持很稳定;因此这种技术是第一种在超高真空条件下获得原子级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振幅调制中,悬臂振幅和相位的变化提供了图像的反馈信号,而且相位的变化可用来检测表面的不同材料。 振幅调制可用在非接触模式和间歇接触领情况。在动态接触模式中,悬臂是振动的,以至悬臂振动悬臂探针和样品表面的间距是调制的。振幅调制也用于非接触模式中,用来在超高真空条件下使用非常坚硬的悬臂和很小的振幅来得到原子级分辨率。

轻敲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

在不同的pH的溶液环境中使用轻敲模式得到的高分子单链的原子力显微镜图(0.4 nm 厚)

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样品表面都有一层弯曲液面,为此非接触模式下使探针足够靠近样品表面从而可以测试短程力,但是此时探针又容易粘贴到样品表面,这是经常发生的大问题;动态模式就是为了避免此问题而发明的,又叫做 间歇接触模式 (intermittent contact)、 轻敲模式 (tapping mode)或AC模式(AC Mode)。 在 轻敲模式 中,悬臂通过类似于非接触下的装载在探针上的微小的压电元件做来上下振动,频率在其共振频率附近,然而振幅则远大于10纳米,大概在100~200纳米间。当探针越靠近样品表面时,探针和样品表面间的范德华力、偶极偶极作用和静电力等作用力会导致振幅越来越小。电子自动伺服机通过压电制动器来控制悬臂和探针间的距离,当悬臂扫描样品表面时,伺服机会调整探针和样品间距来保持悬臂的预设的振幅,而成像相互作用力则得到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图像。 轻敲模式减少了接触模式中对样品和探针和损伤,它是如此的温和以致于可以成像固定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吸附的单个高分子链。比如液相的0.4纳米厚的合成聚合物电解质,在合适的扫描条件下,单分子实验可以在几小时内保持稳定。

优点与缺点

相对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具有许多优点。不同于电子显微镜只能提供二维图像,AFM提供真正的三维表面图。同时,AFM不需要对样品的任何特殊处理,如镀铜或碳,这种处理对样品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第三,电子显微镜需要运行在高真空条件下,原子力显微镜在常压下甚至在液体环境下都可以良好工作。这样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宏观分子,甚至活的生物组织。他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在物体的表面慢慢抚摸,原子的形状很直观的表现。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相比,AFM的缺点在于成像范围太小,速度慢,受探头的影响太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显微镜
发明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1590年)在荷兰制造出来,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同时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也制造了。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在1611年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用途物质成分分析。矿物质分析。分子、中子、原子…等分析。细胞、基因…等分析。细菌、病毒分析。金相分析集成电路生产中各种检测。电子器件检测,如晶振、连接器、液晶屏扽。种类显微镜种类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二十世纪90年代):1.目镜(又称为接目镜或眼透镜)2.物镜转换器3.物镜4.粗调旋钮5.微调旋钮6.载物台7.光源8.光阑和聚光器9.推进器(又称为推片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二十世纪初期...
· 超显微镜
原理因为在胶体分散系中存在着显著的散射现象,所以可以从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观察胶体粒子的散射光。在观察时,入射光并未正对着显微镜,因此观察的背景是暗的,因此称为暗视场显微镜。如果使用它来观测溶胶,看到的是在暗背景下做无序运动的胶体粒子的发光点。即超显微镜无法准确观察到胶体粒子的结构以及其形貌,但可以证明胶体粒子的存在并知道胶体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能计算出胶团量。超显微镜的光路示意图
· 原子
历史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希腊哲学家对物质的组成问题争论不休。原子派认为物质在被无数次地分割之后,最终会小到无法分割。原子(atom)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不可分割’。在1803年到1807年之间,英国化学家道耳顿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将它用在它的原子学说中。他相信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任何一个元素里所含的原子都是一样的。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的分割的概念流传了几千年,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哲学的推理,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哲学上原子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还带有一些精神因素。尽管如此,对于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数千年后仍然被化学家们采用,因为它能够很简洁地阐述一些化学界的新发现。原子论原子论(英语:Atomism,来自古希腊语ἄτομον,atomos,含义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原子论者将自然世...
· 荧光显微镜
原理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图。样品被照射特定波长(或波段)的光,其被荧光团(英语:Fluorophore)吸收,导致它们发出更长波长的光(例如,和被吸收的光不同的颜色)。通过使用光谱发射滤片,该照明光被从弱得多的发射荧光中分离出来。近年来在生物学研究中,荧光标签被广泛地使用来标定生物分子,使荧光显微镜变得更加重要。它以水银灯或氙气灯(英语:Xenonarclamp)为光源,搭配具激发滤片(英语:Excitationfilter),发散滤片(英语:Emitionfilter)滤片组的光学仪器。目前被普遍使用的荧光显微镜,是属于落射荧光显微镜(Epi-FluorescenceMicroscopes,见右图),是指激发光的来源和观察的位置(接目镜),皆位于样品的同方,通过相同的光路。这些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并且是更先进的显微镜设计的基础,例如共聚焦显微镜或全内反射萤光显微镜(TIRF)。光源荧光...
· 超原子
铝原子簇Al7=性质类似锗原子Al13=性质类似卤素,氯原子Al14=性质类似碱金属Al23Al37A15Bi磁性超原子在过渡金属中掺杂的金属超原子中同时存在近自由电子轨道和局域d轨道,d轨道电子贡献了超原子磁矩,而其他近自由电子使超原子具有高稳定性。CsNa8=性质类似于单个Mn原子TiNan(n=1~13)FeMg8=兼具磁性和导电性VCs8=兼具磁性和导电性ScCs12MnAuz4(SH)18超卤素化合物具有超卤素(superhalogen)特性用MXk+1来表示,M代表一个主族(包含氢原子)或过渡金属原子,X代表一个卤素原子,k代表M原子的最正价。MX2(M=Li,Na;X=C1,Br,I)MgX3、CaX3(X=F,Cl,Br).Mg2F5Mg2Cl5、Mg2Cl7BX4、AlX4(X=F,C1,Br)Al(BH4)n=l~4、Al(BF4)n=l~4MC14(M=Sc,Y,La...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