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奥伯特
生平
早年
奥伯特1894年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特兰西瓦尼亚的一户撒克逊家庭。11岁时迷上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于是在其14岁时,还在上学的奥伯特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支火箭模型。
1912年,奥伯特在慕尼黑学习医学,但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他的求学历程,他应征入伍,被派往东方战线。1915年,他被调往奥匈帝国的锡吉什瓦拉医护中心 。在此期间,他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失重相关的实验,并且在随后从新开始了自己的火箭设计。到了1917年,他向普鲁士军事部长Hermann von Stein展示了他的研究,并且告诉后者一旦投入战争,他的研究将会制造出液体推进导弹,帮助赢得战争 。1919年他再次移居德国,并重新选择物理作为研究方向。
1922年,他的关于火箭科学的博士论文因“天马行空,脱离现实”而被驳回。然而,1923年他将这份92页富有争议的文章冠以Die Rakete zu den Planetenräumen(《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之名,以私人名义发表。1929年,奥伯特更进一步,用一部429页的著作Wege zur Raumschiffahrt(《通向航天之路》)进一步阐释了他的想法。后来奥伯特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再刻意去完成另一篇博士论文的原因:“我拒绝去重新完成另一篇,是因为我想证明即使没有博士头衔,我也能成为一名卓越的科学家。”同时他也批评了当时的德国教育系统,称该系统“像一部拥有大功率尾灯的汽车,它能照亮过去,但却不能启迪未来。”最终,1923年5月23日,奥伯特以原博士论文获得了贝什·鲍里亚大学的博士头衔。奥伯特也成为了业余火箭团体“星际航行会”的成员。
职业生涯
1928年到1929年间,奥伯特成为了由弗里茨·朗指导的电影Frau im Mond(月里嫦娥)的科学顾问,也使得该电影充满了火箭科技的前景预测,事实上该电影也影响了如同沃纳·冯·布劳恩一般的许多后世科学家和火箭爱好者。同时为首映礼制造和发射一枚火箭也成为了奥伯特作为电影顾问时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奥伯特于1938年在维也纳工程学院从事火箭研究,后来又在德累斯顿大学研制液体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兴趣在固体火箭方面。1940年他加入德国籍,1941年到佩内明德研究中心参与V-2火箭的研制工作。但他的贡献主要在理论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在瑞士任火箭技术顾问,1950年为意大利海军研究固体推进剂防空火箭,以后返回德国纽伦堡从事教学工作。1955--1958年曾在美国任陆军红石兵工厂的顾问。1958年退休回联邦德国,曾被选为联邦德国空间研究学会的名誉会长。
晚年
1962年奥伯特68岁时退休。1965到1967年间,他曾是德国国家民主党极右翼成员。1969年,他再度前往美国观看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并见证了此后阿波罗11号月球任务的进程。
1989年12月28日奥伯特在德国纽伦堡去世,享年95岁。
家庭
1918年7月6日,奥伯特迎娶Mathilde Hummel,并在此后育有四子。其中一个儿子在二战中应征入伍,并在战争中捐躯。另外一位女儿则在1944年8月工厂氧气瓶爆炸的意外中丧生。
著作
《通向航天之路》Ways to Spaceflight (1929)
《月球车》(The Moon Car,1959)
《电子飞船》(The Electric Spaceship,1960)
Primer for Those Who Would Govern (1987) ISBN 0-914301-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