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莱比锡战役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7
转发:0
评论:0
背景1812年,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折损惨重。出征的60万大军,只有3万人能活着回来。法国因而元气大伤。1813年,普鲁士便势机重新向法国发动战争,并与英国、俄国、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以摆脱拿破仑对欧洲的控制。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与整顿,拿破仑终于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大军,并向莱茵联邦进发。重建的法军大多只是缺乏经验的新兵。法军于吕岑会战及包岑会战中打败了普俄联军,但却未能赢得彻底。在包岑会战后,双方都需要休整。与此同时,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希望双方能进行和谈。6月4日,经过奥地利的调停,双方达成了暂时性停战协定。在停战期间,各国于布拉格进行关于和约条件的谈判。议和条件是法国必须放弃一部分领土。梅特涅警告拿破仑说,如果拿破仑不接受议和,奥地利将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但拿破仑决不作丝毫让步。最终和谈以失败告终,奥地利态度也强硬了起来。8月10日,短暂的休战时间结束,战火再起,奥地利在两天后...

背景

1812年,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折损惨重。出征的60万大军,只有3万人能活着回来。法国因而元气大伤。1813年,普鲁士便势机重新向法国发动战争,并与英国、俄国、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以摆脱拿破仑对欧洲的控制。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与整顿,拿破仑终于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大军,并向莱茵联邦进发。重建的法军大多只是缺乏经验的新兵。法军于吕岑会战及包岑会战中打败了普俄联军,但却未能赢得彻底。在包岑会战后,双方都需要休整。与此同时,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希望双方能进行和谈。6月4日,经过奥地利的调停,双方达成了暂时性停战协定。在停战期间,各国于布拉格进行关于和约条件的谈判。议和条件是法国必须放弃一部分领土。梅特涅警告拿破仑说,如果拿破仑不接受议和,奥地利将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但拿破仑决不作丝毫让步。最终和谈以失败告终,奥地利态度也强硬了起来。8月10日,短暂的休战时间结束,战火再起,奥地利在两天后正式加入反法同盟。 而奥地利一经宣战,英国马上答应给它五十万英镑的战费补助。

8月27日,拿破仑于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再次击败反法联军,但拿破仑不在场的其他战线却接连遭到了失败。形势亦开始对法军不利。10月,兵力上占相当优势的反法联军分三路开始包围法军。南面为施瓦岑贝格亲王指挥的奥地利波西米亚军团;西北为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普鲁士西利西亚军团;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指挥的北方军团则位于北面。联军总共22万人。而本尼格森伯爵所率的俄国援军正在行进之中。三路大军逐渐向德累斯顿合拢,对法军的夹击之势正在成形。

双方决战的时机日益临近。由于德累斯顿一时难以攻克,在布吕歇尔的提议下,联军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计划:放弃对德累斯顿的攻击,南面波希米亚军团绕过德累斯顿,直取法军背后的莱比锡城:东面西里西亚军团西渡易北河,与北方军团会师,从北面进逼莱比锡,两路都以莱比锡为目标,实施钳形攻击,尔后切断法军的后路,并把它合围和歼灭在莱比锡附近地区。十月三日,普军击溃了守卫易北河的法军,渡过了易北河。十月四日,卡尔十四世也率北方军团渡过了易北河,从而实现了两个军团的会师。他们会合后,兵力约有十六万余人,相互策应着,从北面直向莱比锡城压来。

早在10月3日,拿破仑就风闻联军在向莱比锡运动,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10月6日,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令缪拉率45000人在德累斯顿附近迟滞和阻止波希米亚军团向莱比锡前进;自己则率主力北进与内伊会合,准备在联军占领莱比锡之前,迅速击破西里西亚军团及北方军团,然后再回师南破奥军。10月9日,法军主力北进。不久,缪拉送来报告,他正率领部队同波希米亚军团展开激战。于是,拿破仑放弃北进计划,回兵莱比锡。 14日,法军主力抵达莱比锡。这时法军集中莱比锡的兵力达19万人。而反法联军也不断赶往莱比锡靠拢。莱比锡东、北、南三面此时已被反法联军包围。联军也准备展开围攻。莱比锡战役也因而开打。

经过

10月16日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10月16日的作战图

联军方面发出三声号炮,史称“民族会战”的莱比锡战役正式开始了。接着,双方持续进行了五个多小时的激烈炮击。联军分为四个攻击集团,分别从四个方向发起进攻。在北线,马尔蒙指挥法军在激烈的战斗后,被布吕歇尔的部队赶出阵地,被迫撤出默克尔恩。在南线,战斗异常激烈。法军在各个点上都打退了联军的进攻,牢牢地坚守着阵地。其后,法军展开返击。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缪拉率一万二千名骑兵向南线联军发动冲锋,希望能突破南线联军的中央。法军一连冲散了敌方两个步兵营,但后继不力,被联军逐回。傍晚时分,战斗暂时停止。双方各损失约二万人左右。

10月17日

次日,双方都在休养兵力,并没有交火。此时,贝尼格森率领的四万一千名俄军,与贝尔纳多特的六万名瑞典军也来到战场上。至此,联军的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人,比法军几乎多一倍,而且弹药和各种补给物资充足。拿破仑提出议和,但联军拒绝。

10月18日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10月18日的作战图

十八日上午,联军分六路发起总攻。寡不敌众的法军在联军攻势下不断后撤。法军被不断压缩,最终被挤到了莱比锡城里。与此同时,法军中两个萨克森旅叛变投向反法联军。18日晚上,拿破仑眼看败局已定,便下达撤退的命令。法军开始向西面撤退。

10月19日

法军陆续的撤走,但法军工兵过早把的唯一一座供法军撤退石桥炸毁,使殿后的两万八千名官兵无法过河。最终波兰亲王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负伤落水而亡,而被遗留下的法军全部被俘。 莱比锡战役也就此落幕。历时4天的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结束了1813年战局。双方损失惨重:拿破仑损失近8万人,火炮325门。其中6万余人战死,2万人为俘。反法联军损失5.4万余人(俄国2.2万余人,普鲁士1.6万人,奥地利1.5万人),最后以反法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影响

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宣告拿破仑霸业的终结。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后,便且战且退撤回法国。莱茵邦联的成员国在战后都纷纷变节投向反法同盟,莱茵邦联亦告瓦解。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不久后,反法同盟便攻入法国。1814年4月,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流放至厄尔巴岛。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虽然之后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濳返法国,并短暂夺回政权。但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并在滑铁卢战役再次击败他。

图集

莱比锡战役

拿破仑和波尼亚托夫斯基在莱比锡(January Suchodolski所绘制)。

莱比锡战役

(理查德·卡顿·伍德维尔)波兰骑兵在莱比锡最后的冲锋(1912年)。

莱比锡战役

对普鲁士的突击法国步兵捍卫了一个路障,势不可挡的战斗迫使拿破仑放弃他掌控的德国。

莱比锡战役

拿破仑(法军)撤退。

莱比锡战役

在1814年俄罗斯军队进入巴黎。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场。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南部(1813年10月19日)。

莱比锡战役

盟军的军事领导人于1813年10月19日进入莱比锡市场。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绘画(亚历山大·祖卫德画)。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绘画,弗拉基米尔·莫什科夫1815画)。

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绘画(Naudet画)。

莱比锡战役

1813年10月16日勃兰登堡骑兵在默克尔恩之战。

莱比锡战役

1813年10月19日Grimmskih门口的战役。

莱比锡战役

民族大会战纪念碑。

参见

吕岑会战 (1813年)

包岑会战

德累斯顿战役

第六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莱比锡战役是怎么爆发的?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1807年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一个无比强大而又庄严的政治实体。拿破仑皇帝本人于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人的皇帝”,随后赢得了针对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多次在英国的号召之下联合起来对抗这个“科西嘉怪物”,却在奥斯特里茨、耶拿、奥尔斯塔特和弗里德兰被打的溃不成军,法军昂首开进维也纳和柏林,欧洲各国的君主和将军们躲在阴暗的角落中瑟瑟发抖。1807年7月,法兰西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终于向拿破仑低头,承认法国对欧洲大陆的霸权,并加入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拿破仑一生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荷兰、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莱茵河西岸和意大利西北部被划入法国领土,在法国的主持之下成立了莱茵同盟(包括德意志中西部的大部分诸侯)和华沙公国(包括被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的波兰领土),瑞士、意大利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也沦为法国的附...
·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为何会失败?双拳难敌四手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拿破仑在吕岑,包岑和德累斯顿连战皆捷之后,终于又在莱比锡被彻底打垮,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从政治上看,战争的性质变化了。拿破仑在执政初期所进行的战争,尽管有着为其帝国扩张领土,为自己争夺霸权的成分,但是从客观上来说,仍然有着某些进步的意义,因为当时的主要矛头,还是指向各国的封建王室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压迫人民欢迎的。而在执政后期,当他成为欧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后,法国所进行的各决战争,已经不是给欧洲各国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战争负担和苦难,因此,曾经获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国再来压迫他们,反对拿破仑又把战争加...
· 解析:为什么把莱比锡战役称为民族之战
莱比锡战役过程是什么据史料记载,莱比锡战役过程对法军来说非常不利,一开始法军取得了优势,后来拿破仑没有直接指挥的部队却遭到连续的失败。首先向波希米亚军团迂回的第一军,在库尔姆附近被敌军主力包围。战斗持续到八月三十日,最终弹尽援绝,被迫投降,失去一万三千多人。莱比锡战役剧照拿破仑从西里西亚返回德累斯顿时,留下七万五千人的部队。联军指挥官得知消息,立即停止撤退,向西里西亚军团反攻,结果这次将法军打回博伯尔河西岸。法军这次损失约一万五千人。法军向柏林进攻的四个军,被北路联军击败,法军损失三千人后被迫从易北河一线撤军。从汉堡出发准备策应的十三军,也一样受挫。从这以后法军在东和北线连遭挫败,被迫进行防御。这时候莱比锡战役过程变得对法军不利。为了扭转战局,拿破仑命令德累斯顿的部队进行防御,乌迪诺由于连续失利请求解职。之后莱比锡战役过程变得更加残酷,面对联军三路大军的包围,法军部队疲于奔命,给养越来越差...
·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莱比锡战役是决定法国皇帝拿破仑命运的一次战役,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相当重要,那么莱比锡战役背景是什么呢?史料记载1812年12月18日,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回到首都巴黎,这就是莱比锡战役背景。1812年是最令欧洲恐慌的一年,由于野心的膨胀,在这一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集结了57万之多的大军,然而这位有着欧洲第一天才军事家称号的拿破仑,却在对俄罗斯的战斗中犯下很多不可逆转的错误,最终兵败如山倒,军队败逃时不足3万人。莱比锡战役画像通过莱比锡战役背景可以知道,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之后,第六次反法联盟迅速的成立,拿破仑是否依旧有能力率领他的军队征服欧洲、击溃第六次反法联盟成为当时欧洲所有人心中的谜团。1813年,拿破仑率领法军打了一系列战争,接连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第六次的反法联盟实力不容小觑。奥地利的首相梅特涅调停议和,这样就出现了短暂休战,不过战火很快又烧了起来,原因就是议和条件是法国必须放弃部分...
· 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是影响欧洲命运的一次战役,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一场民族之战,这么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为什么把莱比锡战役称为民族之战?拿破仑画像当年发生在莱比锡城下的旷世大战,其中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组成的反法同盟,另一方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如果法军获胜胜利,欧洲将在法兰西的铁蹄下进行统一。如果拿破仑战败,欧洲将回到以往的格局。两军的对抗没有明显的民族性,那么为什么把莱比锡战役称为民族之战呢?法国大革命后,法国进行了统一,由于外国封建势力的干涉,企图扼杀革命。一开始法国对外战争是防御性质的,是正义的战争。但后来拿破仑的野心膨胀,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战争,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莱比锡战役中法国战败,被法国压迫的国家才得到解放,这些国家已经回不到古代王朝,就在民族主义刺激下变成了主权国家。1813年欧洲各国第六次组成反法同盟,拿破仑率领40万人和联军作战,不料却在莱比锡战役中被打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