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玘
经历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年少时,他入国子监。祭酒丘濬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又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为文精妙绝奇。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钰诬陷下狱。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下令捉拿其党羽。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可使确有其事者引疾而退,或以其他事宜斥之,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及后罗玘升为侍读。正德元年(1506年),他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时正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但朝政多有微言。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对于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常常忧虑国事。正德七年(1513年),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告归,潜心学问。他于《红梅》一诗写道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
《红梅》
罗玘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叛乱,罗玘虽抱恙,仍疾书声讨,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贼。惜未待举事便病殁,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他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评价
《明史‧文苑传》评罗玘:“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罗玘坚守气节,其中《乞定宗社大计》二疏及《上李东阳书》皆道出时之所难言。罗玘的文章风格橅韩愈,戛戛独造,多抑掩其意,迂折其词,使人思之于言外。明代陈洪谟《陈洪谟序》称之“闻其为文,必呕心积虑,至扃户牖,或踞木石隐度逾旬日,或逾岁时,神生境具,而后命笔,稍涉于萎陋诎诞之微,虽数易稿不惮,盖与宋陈师道之吟诗不甚相远。其幽渺奥折也固宜,而磊落嵚崎,有意作态,不能如韩文之浑噩,亦缘于是。殆性耽孤僻,有所偏诣欤。”
参考文献
《明史·文苑传》
罗玘,《罗圭峰文集》第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陈洪谟,《陈洪谟序》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
卢琦,《圭峰文集》十卷
外部链接及参考来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别集类二十四
西溪渔乐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