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
自然环境
地形
良渚遗址区位于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东苕溪的冲积平原。东天目山的余脉在余杭区彭公乡附近分为南北两支向东延伸,将良渚遗址怀抱其中。良渚-庙桥港和东苕溪流经遗址区,形成两山夹两河的地理环境。遗址区以东苕溪为界,东部为冲积平原区,西部为丘陵山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
良渚遗址所在地属带季风气候,日照较多,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258.8毫米,霜冻期4个月。区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考古发掘
发现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当时西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施昕更在今老和山一带的古荡遗址发掘时,注意到此地的出土器物与其家乡良渚一带常见的出土器物极为相似,便经西湖博物馆同意支持,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在良渚一带进行了三次试掘,发现茅庵里、棋盘坟等12处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龙山文化类似,揭开了长江下游考古工作的序幕 。随后,以黑陶、磨光石器和精致玉器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化遗存在环太湖流域不断被发现,与龙山文化的差异也逐渐明显。
命名
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的考古学家夏鼐将这一文化类型命名为“良渚文化”。
遗址分布
良渚遗址群的分布范围北至天目山余脉大遮山丘陵南麓,南至大雄山、大观山丘陵,西起瓶窑镇毛园岭,东至良渚近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0°22′36″至30°26′17″,东经119°56′41″~120°3′28″,东西跨度约11.5公里,南北跨度约7公里。根据《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划定的保护范围面积约42.04平方公里,其范围内分布着135处遗址;重点保护区面积13.47平方公里。这些遗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共同体,遗址之间存在关联。多数遗址是在较长时期内由连续或间断的文化活动累积形成的,也有少数遗址如莫角山大型基址、反山贵族墓地是经过规划、在较短的时期内堆筑完成 。
良渚遗址分布面积大、遗址点密集、文化内涵丰富,遗存种类多样,包括墓地、祭坛、村落、大型礼制建筑基址、防护工程、手工作坊、农耕区等。良渚遗址群以莫角山为中心,以姚家墩、庙前等为次一级中心,形成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普通聚落的级差式格局。
相关评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余杭市(今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外窑村的 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 被评为1991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余杭市(今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莫角山的 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 被评为199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镇的 良渚文化古城遗址 被评为2007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临平街道万陈社区的 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 被评为2011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被评为2015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89年2月, 反山遗址、瑶山遗址 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6年2月, 汇观山遗址和莫角山遗址 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
2001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被评选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
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2013年8月, 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 在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
保护现状
1961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良渚遗址位列其中;
1987年,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设立良渚遗址管理所;
1994年,国务院将良渚遗址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并推荐《良渚遗址保护开发的系统研究》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1996年,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1年,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十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展示专项计划》中,将良渚遗址列为第一类第一号项目;
2006年,良渚遗址再次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5项);
2010年10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2项);
2012年11月17日,良渚遗址连续第三次被列入由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45项) 。
参见
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
玉琮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