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藩
生平山西乡试第五名,后参加会试第五名。嘉靖十四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五名。曾祖父李祥;祖父李顺;父亲李英。母范氏;继母刘氏。参考文献
生平
山西乡试第五名,后参加会试第五名。嘉靖十四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五名。
曾祖父李祥;祖父李顺;父亲李英。母范氏;继母刘氏。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藩
唐朝御史大夫、宰相李藩简介,李藩为何力谏皇帝节俭用度?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人。唐朝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房,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谥号“贞简”。史料记载原文李藩传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曾祖至远,天后时李昭德荐为天官侍郎,不诣昭德谢恩,时昭德怒,奏黜为壁州刺史。祖畲,开元时为考功郎中,事母孝谨,母卒,不胜丧死。至远、畲皆以志行名重一时。父承,为湖南观察使,亦有名。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以故人子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宋瞿昙,藩益知名。张建封在徐州,辟为从事...
·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藩”是什么意思?

藩。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音fān。给的解释是:“屏也。”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说:“藩实即棥字之异文。”邵瑛的《群经正字》说:“今经典藩屏多通作蕃。”《玉篇.艸部》里说:“藩,篱也。”也就是说藩的本义是篱笆。如图:(篱笆)本义之外,藩字还有如下几个意思:(1)边沿;领域。比如《庄子.大宗师》:“吾愿游于其藩。”即用此意。(2)屏障;护卫。比如《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里说:“藩,屏也。”军队是屏障,大众是垣墙,价人即甲人;(3)遮掩;装饰。《荀子.荣辱》有:“以相持养,以相藩饰。”句,即用此意。(4)用篱笆围起来。比如《左传.哀公十二年》:“吴人藩卫侯之舍。”用的就是这个意思。(5)车两边的遮风。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以藩载欒盈及其士。”杜预作注说:“藩,车之有障蔽者。”(6)封建王朝分给诸侯王的封国。比如唐代有“...
· 李维
参考书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宋史》列传第五十六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谢维藩
(1834-1878)清学政。清巴陵县(今岳阳)人。字麟伯。道光十四年(1834)生。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出任山西学政。在任建书院,请耆儒讲学,刊朱子《小学》以教人。上疏言人民生活困苦和外国侵略威胁,要求清政府“卧薪尝胆”,扶安救危;又反对同治帝大办婚事,弹劾有司奢侈铺张,说:“川湖连年水灾,荡析数省,奸民岌岌思动。近日各处河决,畿内淹没田舍数十州县,流亡满路。而外夷逼处肘腋,挑衅各边,纷杂诡诈,祸变不测。非暇豫安逸之日也。以己绌币项,供无底铺张,流弊有不止于大婚一事者!”当清廷下诏修复圆明园供两宫游娱时,又竭力谏阻,说:圆明园久被列强焚毁,“在今日实怵目伤心之处,非怡神悦志之区”。并分析外国侵略形势,认为:“英法各国远隔重洋,人犹谓其终不能得中国,其志通商贪利而止;若俄夷者,不能谓其止于通商贪利也。天下大患,不在英、法各国,而在俄...
· 论李维
外部链接《论李维》全文(英语),LibertyFund,Inc.《论李维》全文(意大利语),BibliothecaPhilosophica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