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美杜莎之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8
转发:0
评论:0
背景美杜莎号,让·哲罗姆·奥吉厄斯作品1816年,即拿破仑被英军及其同盟打败的滑铁卢战役的第二年,英国人为了表示支持波旁家族在法国复辟,将英国先前夺得的塞内加尔的西非港口圣路易归还给法国。这个商港是欧洲到好望角之间的理想中途港,十分重要。为了接手这个港口,法国新政府准备了一支船队前往这个港口,派任新的塞内加尔总督以及随行官员、军队。肖马雷子爵被任命为美杜莎号船长。然而,他对于这一职位并不熟悉,甚至过去20多年几乎没有过航海经验,甚至未试过指挥一艘船。实际上他之前是个海关文官。任命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个绝对忠诚的保皇党人。1795年时他加入英军去抵制法国大革命。1814年,路易十八重返王位,肖马雷亦都从中出了不少力。因为海军是掌控法国势力的重要部分,路易十八很需要令海军“保皇化”。因此,虽然肖马雷对航海一无所知,性格又自负,他仍被认为是美杜莎号船长的合适人选。这个任命使得他的属下军官失望

背景

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号,让·哲罗姆·奥吉厄斯作品

1816年,即拿破仑被英军及其同盟打败的滑铁卢战役的第二年,英国人为了表示支持波旁家族在法国,将英国先前夺得的塞内加尔的西非港口圣路易归还给法国。这个商港是欧洲到好望角之间的理想中途港,十分重要。为了接手这个港口,法国新政府准备了一支船队前往这个港口,派任新的塞内加尔总督以及随行官员、军队。肖马雷子爵被任命为美杜莎号船长。然而,他对于这一职位并不熟悉,甚至过去20多年几乎没有过航海经验,甚至未试过指挥一艘船。实际上他之前是个海关文官。任命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个绝对忠诚的保皇党人。1795年时他加入英军去抵制法国大革命。1814年,路易十八重返王位,肖马雷亦都从了不少力。因为海军是掌控法国势力的重要部分,路易十八很需要令海军“保皇化”。因此,虽然肖马雷对航海一无所知,性格又自负,他仍被认为是美杜莎号船长的合适人选。这个任命使得他的属下军官失望。这班军官多数是原先追随拿破仑同英国作战的,看不起无能的肖马雷,于是他们同肖马雷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之筏》的草图,图中美杜莎之筏是按当时的水手获救时的情形复原的

1816年6月17日,由四艘船组成的法国海军船队从罗什福尔起行,出发去圣路易。这四艘船分别是巡防舰美杜莎号(Méduse)、战斗舰卢瓦尔号(Loire)、双桅横帆船阿耳戈斯号(Argus)、护卫舰回声号(Écho)。为了趁天气好时行船,美杜莎号先于其他船出发,不过由于定位错了,其偏离船队161公里。很快事故发生了,7月2日,美杜莎号在今日毛里塔尼亚一带的西非海岸沙礁搁浅,开始慢慢下沉。搁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由肖马雷负责,其既无能力又无经验,明明流亡国外,而又封了爵,只是因为其贵族身份才被任命为船长。有人试图使美杜莎号离开礁石,但是未能成功。肖马雷决定弃船,同他的亲信一齐讨论紧急方案,船上的水手没有参与。讨论的结果是,众人可以坐美杜莎号的六只救生艇去97公里开外的非洲西海岸。虽然美杜莎号载了400人,其中有160个水手,但是其救生艇只能搭载250个人,显然无法救援所有人,有人立即提出建议,让“重要”的船员坐救生艇先行,至于其他水手,就让他们自己制作一只木筏,在救生艇后面拖着。最后有146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临时搭的木筏搭载。

救生船上人越少,船上每个人分得的应急粮就更多,而船上面坐的很多是权贵、官员。救生艇拉着木筏向陆地航行,整个木筏只分到一袋饼干,第一天就被分食,原本有两桶水、六桶酒,不过在一次争斗中落入了大海。很快,木筏上面的人就开始抱怨这种安排的不公和卑鄙。有人抓住机会准备爬上救生艇。肖马雷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慌乱,立即命令割断木筏和救生艇之间的缆绳,任由木筏他们在海中漂流。筏上的人陷入了绝望和慌乱,他们见到救生艇慢慢从视线中消失,而他们还在远离陆地的海中漂流,又饿又口渴,绝望到无法入睡,人也越来越狂躁,开始自相残杀。

在海上漂流了13日后,1816年7月17日,木筏被阿耳戈斯号(Argus)救起,而实际上阿耳戈斯号并不是在专门搜救他们,而是无意遇到的。直到被救起时,木筏上仅余15人生还,其他人或者被杀、扔进大海,或者被饿死,或者因为绝望投海自杀。有四到五个人在被阿耳戈斯号救起之后不治身亡。其他救生艇的情形各有不同,尽管大部分到达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斯岛上,仍有人被饿死或热死;留在美杜莎号上的17人在42日后被其他船救起时仅有3人生还。这件事变成波旁王朝君主制的最大丑闻之一,是同1815年拿破仑战败、波旁相当的大事。

画面

美杜莎之筏

  悬挂于卢浮宫展厅中的《美杜莎之筏》,注意本画和观众在尺寸上的对比

《美杜莎之筏》描写的是在木筏被人抛弃、在海上漂流的13日中,最后幸存的15人试图向远方船只求救的绝望场面。有研究认为,这幅画所画的美杜莎之筏已经到了接近散架的阶段。画面尺寸非常之大,达491厘米×716厘米(约35平方米),所以整幅画面显得十分真实。画中人的尺寸接近真人,前景的几具尸体甚至大过真人一倍。离这幅画越近,细节就会看得更多更清,对观众的感染力就越强。

美杜莎之筏

  一个拉着自己孩子尸体的老人。可以见到海浪正在拍打木筏

这只自制的木筏无法承受大浪。一位老人跪着拉住他的孩子的尸体,绝望之中暗暗垂泪。画家在这幅画的近景画了多具尸体,有的尸体一半不在筏上,而海浪在木筏上扫上扫下,木筏上的人好似随时都会被海浪冲下木筏。画中有个十分显眼的黑人在挥动手巾,这个名叫让·查理的非洲水手想通过这一方式吸引路过船只注意,而他右下面亦有人同他一齐求救。周围的人亦都在呼救,唯有这位老人意志麻木、神绪怅然,在对比之中显示出求生意志坚强不屈、然而希望渺茫的悲怆,以及意志磨灭、木然无触而放弃求生的沉痛。这种对比亦显示了他们的凄凉困境——如果所做一切都是徒劳,面对这样的困境,很难没有求死之心。

美杜莎之筏

  两个金字塔的构图。其中黄点是远方的船只的位置

这幅画的画面主要是以两个金字塔来构图。帆、桅杆及其周边是第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包括几具尸体和坐着人,桅杆撑起了金字塔的顶。站在木桶上面呼救的黑人是第二个金字塔的顶,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基本同第一个金字塔的底部重叠,这个黑人周边的人的手伸向他,引导观众视线集中到这个黑人身上,黑人挥巾求救的部分令画面情绪达到顶峰,表达出一种悲剧感。

在色彩上,杰利柯运用了颜色对比,尸体的肤色比较苍白,而在活人的衣服、云彩、海的色彩总体比较阴暗。总体而言,这幅画画面偏暗,主要运用了棕色等深色,从而表现出悲剧感和苦痛。这幅画的光线安排属于卡拉瓦乔式,亦即意大利画家经常用到的幽暗风格(tenebroso)──这种风格有种极其强烈的明暗对比。虽然杰利柯未将海水作为重点画的东西,不过他将海水画成深绿色,而不是是蓝色,就是为了可以同木筏和木筏上的人构成对比。

展出及反响

《美杜莎之筏》在1819年的巴黎画展第一次展出,当时用的标题叫做《沉船场景(法语:Scène de Naufrage)》,不过当时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幅画画的是几年前美杜莎号的海难。这幅画当时是巴黎画展的明星(“它吸引着每个观众前来围观”)。路易十八在展览开幕前三日就来看过,并表示这幅画不只是一幅画这样简单,意思是这幅画政治意味重,会有很强的社会影响。评论家对此分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他画的东西极恐怖,但又蕴含一种激越;另一派以古典主义信徒、学院派为主,形容这幅画是“成堆咸鱼”,认为这幅画内容不宜,而绘画艺术应该是尽量表现“理想美”,当年画展得奖的作品即完美诠释了这一派的偏好。杰利柯的画体现了一个艺术悖论:令人惊骇的主题,如何画出受人赞赏的画?艺术和现实如何平衡?同杰利柯同时代的一位法国画家玛希-菲腊·古班·地·拉·古皮(英语:Marie-Philippe Coupin de la Couperie)就说:“杰利柯是错的。他应该画的是能够从我们内心到感观都可以觉得称之为“美”的东西,而不是用令人感到恐怖的东西哗众取宠。”不过这幅画亦有很多人欣赏,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作家、艺术评论家奥古斯特·雅尔(英语:Auguste Jal),作为激进的反君主制的人,他十分欣赏这幅画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作为艺术先锋的地位。而史学家儒勒·米什莱则借这幅画发挥,对当时社会发出严重警告:“我们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正在这只美杜莎之筏中。”

影响

杰利柯受到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的启发,画出船上悲痛灵魂。在法国大革命的期间,杰利柯的老师雅克-路易·大卫画了一幅《马拉之死》,讲述一宗著名的谋杀案。杰利柯受此影响,藉《美杜莎之筏》来表达对时事之讽刺。

后来,同为大卫学生的德拉克罗瓦受到好友杰利柯影响,画了著名的《自由引导人民》来纪念法国七月革命。另外,《美杜莎之筏》在1820年于伦敦展览时,英国画家透纳曾经观赏过。其后他创作过很多幅以海洋灾难为题的浪漫主义作品,例如《奴隶船》。

图片

美杜莎之筏

杰利柯研究人物的姿态。

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之筏》早期版本之一(28厘米×38厘米),存放在卢浮宫。

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之筏》早期版本之一(1818–1819, 38厘米×46厘米),存放在卢浮宫。

美杜莎之筏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位处西斯廷礼拜堂。

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之筏》放在卢浮宫的情境,与林布兰、卡拉瓦乔等名家的画放在一起。

美杜莎之筏

杰利柯墓碑上的《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之筏

透纳以海洋作主题的作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筏
参见救生艇托尔·海尔达尔
· 宣澍甘金兰筏
简要介绍:《金兰筏》,清朝中篇白话小说,惜阴堂主人(宣澍甘)编辑。小说叙述明代万历年间杭州秀才田月生,通过“金兰大社”结交损友的故事,虽为虚构,却有时代的针对性。白话短篇小说仍然可以分为总集和自撰专集两类。《金兰筏》属于人情小说范畴,但其中关于清官微服私访,以及罗致侠士麾下效力的描写,对下一阶段出现的公案小说、侠义小说无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金兰筏》-目录:...本文库卷四:金兰筏岭南逸史清惜阴堂主人编辑绣虎堂主人评阅第一回田月生大启金兰社阎文儿巧作玉面狐第二回送门包主仆同心谈家务夫妻反目第三回通线索玩月遇强人弄机关借花充爱妾第四回会假亲力战群芳求秘术虚糜大钞第五回泄漏机关行毒计寻思意蕴识雄才第六回万里驰驱辞敌国一时更变见初心第七回费口舌无益有损打官司弄假成真第八回奉圣旨巡按两浙察民情昭雪双冤第九回鬼弄人阎文儿告状奸变畜田月生伸冤第十回严冬不辍诗书韵半夜犹闻机杼声第十一回赏宫花御阶对策...
· 甘肃-兰州羊皮筏
皮筏,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羊皮筏结构简单,皮胎制作却很繁杂。从皮胎制作、充气、制作木排架、组筏到制桨,经过长时间后才能使用皮筏水中行程。兰州羊皮筏
· 美杜莎: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
美杜莎(希腊语:Μ?δουσα、英语:Medusa),又译梅杜莎、墨杜萨,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戈耳工三姐妹之一,居住在大洋俄刻阿诺斯的彼岸与黑夜之地相接的地方。父亲为大地盖亚与海洋蓬托斯之子福耳库斯,母亲为前两者之女,福耳库斯的姊妹刻托。根据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4.770)所述,美杜莎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因为与海神波塞冬私会(也有一些版本称因美杜莎自恃长得美丽,竟然不自量力地和智慧女神比起美来,而被雅典娜诅咒),雅典娜一怒之下将美杜莎的头发变成毒蛇,而且给她施以诅咒,任何直望美杜莎双眼的人都会变成石像,因此成了面目丑陋的怪物。更为广泛流传的传说是波塞冬被美杜莎的美貌所吸引把她在雅典娜的神庙里给了,而这激怒了雅典娜。雅典娜不能惩罚波塞冬,于是便把美杜莎变成了可怕的蛇发女妖。让任何看到她眼睛的男人都会立即变成石头。因此美杜莎一词有“极度丑怪的女子”之含意。美...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西湖渔筏的传说
“西湖渔筏”是潮州八景之一。从。前,“渔筏”不是运两个罕。“渔”。字没有三点水,“筏”是宝盖头,下面作个“八”字,“西湖鱼穴”,就是西湖下面有个藏鱼的洞。传说藏鱼洞不藏鱼,却藏着一颗宝珠。只是石洞又窄又长,洞里寒气刺骨,谁也不敢去探虚实。城北有个李老二,靠在西湖摸石螺为生,日子过得好惨。老婆快生孩子了,家中连一粒米也没有,他打算冒死去探一探鱼穴,他饿着肚子溜下西湖。直向石洞游去。果然洞口水冷刺骨。他紧闭双眼,侧着身子硬是挤进去,摸著摸著,终于走到洞尽头,张开眼一看:洞底一滴水也没有,一只石桌子上放着一颗宝珠,宝珠聚光四,射。李老二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宝珠,包进水布里,紧紧扎在腰间,就往外跑。回到家里,夫妻经过商量,决定把宝珠卖给古玩铺,买回大米和一些做月用的东西。古玩铺财主一看宝珠,高兴得手都发抖了。财主想:买卖珠宝至今几十年,还没见过这般成色的宝殊,再看看卖珠人,面色饥黄,农衫破烂,料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