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史诗
历史
《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
它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英语:Hormuzd Rassam)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再次后3年的挖掘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其中就包含有《吉尔伽美什史诗》。挖掘出的泥版被运回并保存到大英博物馆,等待学者们的研究。直到1872年,乔治·史密斯在这些泥版中发现了记载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吉尔伽美什史诗》才开始被人们所知,记载有史诗的泥版碎片随后相继被发现。史密斯所发现的史诗版本是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excortist)Sin-liqe-unninni编写完成的标准阿卡德版本,共11块泥版,计约3600行,史诗内容又为第12块泥板补全。一直到600 BC《吉尔伽美什史诗》渐渐传到小亚细亚。其中12块泥板的版本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现存于柏林史前史和早期历史博物馆(英语: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
在20世纪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译后,史诗的文字被发现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记录语言多,历史流传的版本不同和损坏原因使专家只能依靠对于古文字的经验和感觉。苏美尔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
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复原,译注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译本。
内容概要
《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乌鲁克(Uruk)半人半神的国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和他的朋友-曾与野兽为伴的泥人恩奇都(Enkidu)的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的君主,但暴虐无道。他的人民只能求助于诸神。创造女神阿鲁鲁(Aruru)便制造了恩奇都。在神妓(Shamhat)的诱导之下来到乌鲁克与吉尔伽美什大战一场,英雄相惜,结为好友。
第二部分讲述了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在日神沙玛什(Shamash)帮助下打败衫树林怪兽胡姆巴巴(Humbaba)。女神伊丝塔(Ishtar)为吉尔伽美什的魅力所倾倒向他求爱被拒绝,于是以死威胁其父神安努(Anu)派出带来旱灾的天牛(Bull of heaven)下凡复仇,被两人杀死。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成为众人拥戴的英雄。
第三部分讲述了恩奇都梦见他因为杀死洪巴巴和天牛被众神惩罚,病重而死。吉尔伽美什受到触动开始了艰难跋涉,向乌特纳比西丁(Utnapishtim)── 大洪水唯一的生还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奥秘。他趁着黑夜翻过通向太阳的马什山,不顾半蝎人帕比尔萨格的阻拦,在用尽了120根船桨以后终于渡过死亡之海来到目的地。乌特纳比西丁接待了他但并未直接解答生与死的疑问,而是让他经过6天7夜不睡觉的试炼。吉尔伽美什没有成功,但是由于乌特纳比西丁妻子善心,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但不幸被蛇偷吃。吉尔伽美什只得返回乌鲁克。
第四部分是吉尔伽美什通过沙马什创造的生死通道与恩奇都对话,恩奇都向他描述了死后世界的阴暗悲惨。
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阻止众神之王恩尼尔用洪水毁灭人类,并建立方舟载运动物和人的故事,和旧约圣经《创世记》里的诺亚方舟几乎雷同,有学者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洪水故事应是圣经的原型。
与后世史诗文学的联系
很多学者认为荷马的两部史诗都深受《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响。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大洪水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古文明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皆源自上古的真实事件。
参见
迷宫塔
大洪水
宗教中的牛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张德明. 世界文学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ISBN 9787308047579.
赵乐甡 译. 吉尔伽美什.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
Damrosch, David.The Buried Book: The Loss and Rediscovery of the Great Epic of Gilgamesh. Henry Holt and Co. 2007. ISBN 0-8050-802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