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欧仁·尤内斯库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9
转发:0
评论:0
生平尤内斯库生于斯拉蒂纳,父亲是罗马尼亚东正教徒,母亲有法国、希腊及罗马尼亚血统,是个新教徒。欧仁自己受洗成为了东正教徒。许多文献认为他生于1912年,这个错误是由于尤内斯库自己的虚荣造成的。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法国度过,他自称在那儿经历了一次改变他世界观的事件。DeborahB.Gaensbauer在《再访尤内斯库》中提到,“走在外省小村的夏日阳光中,在极蓝的阳光下,(尤内斯库)被光线极大的震撼了”据他自己说,他突然间呆住了,感受到强烈的光照,产生了在大地上浮起和不可阻挡的幸福感觉。当他“飘回”地面、“光线”离开了他,他感到现实世界充满了腐朽、堕落和毫无意义的重复行为,所以死亡终会降临到每人身上。他后来的创作,反映了这种新的认识,显示出他对现世、交流的反感,以及一种觉得“好世界”存在于一个我们触不到的地方的微妙意识。他在许多重要到作品中亦提到此次体验。父母离婚后,他与父亲于1925年回...

生平

尤内斯库生于斯拉蒂纳,父亲是罗马尼亚东正教徒,母亲有法国、希腊及罗马尼亚血统,是个新教徒。 欧仁自己受洗成为了东正教徒。许多文献认为他生于1912年,这个错误是由于尤内斯库自己的虚荣造成的。

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法国度过,他自称在那儿经历了一次改变他世界观的事件。Deborah B. Gaensbauer在《再访尤内斯库》中提到,“走在外省小村的夏日阳光中,在极蓝的阳光下,(尤内斯库)被光线极大的震撼了” 据他自己说,他突然间呆住了,感受到强烈的光照,产生了在大地上浮起和不可阻挡的幸福感觉。当他“飘回”地面、“光线”离开了他,他感到现实世界充满了腐朽、堕落和毫无意义的重复行为,所以死亡终会降临到每人身上。他后来的创作,反映了这种新的认识,显示出他对现世、交流的反感,以及一种觉得“好世界”存在于一个我们触不到的地方的微妙意识。 他在许多重要到作品中亦提到此次体验。

父母离婚后,他与父亲于1925年回到了罗马尼亚。在那儿他进入了圣萨瓦国立学院,并于1928至1933年间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进修法国文学,并考取了法语教师的资格。他在那儿认识了Emil Cioran和Mircea Eliade,这三人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1936年尤内斯库与Rodica Burileanu结婚。他们育有一女,他为她写了不少反传统的儿童文学。他与家人在1938年回到法国,以使他能够完成博士论文。由于1939年二战的爆发,他留在那儿,在马赛度过了整个战争时期,1944年解放后,搬往巴黎。

1970年尤内斯库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还获得了多个奖项:Tours电影奖(1959)、意大利奖金(1963)、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1970)、耶路撒冷奖(1973);并获得纽约大学和Leuven、Warwick、Tel Aviv多所大学名誉博士。欧仁·尤内斯库84岁时去世,葬在巴黎的蒙帕纳斯墓园。

写作

罗马尼亚

虽然尤内斯库以剧作家出名,戏剧并非他首先选用的体裁。一开始他写诗歌和评论,发表在许多罗马尼亚杂志上。他早期较重要的两部作品是《Nu》和《维克多·雨果荒诞而悲惨的一生》,前者批评了许多重要的罗马尼亚诗人,后者是对维克多·雨果的嘲弄。

第一部剧作

尤内斯库1948年以前没有写过剧本,《秃头歌女》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代表作

《犀牛》

《犀牛》是尤奈斯库的代表作。主要写人在物的绝对统治之下,丧失人格,异化为犀牛。作品围绕小公务员贝兰吉的一场荒诞奇遇展开。贝兰吉是一个社会下层人物。他对生活不满,对未来感到茫然,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孤独感,但能保持独立人格。犀牛刚刚在生活现,人们深为惊讶,或高谈阔论,或漠然置之。一旦演变犀牛成风,追随者又络绎不绝。这种异常的突变反而使贝兰吉头脑清醒起来,他一边挣扎,一边反抗,决不随波逐流。然而,贝兰吉对“犀牛化”现象的反抗毕竟是悲观的、无能为力的,他的孤单的悲鸣和无力的挣扎也并非人类的真正出路。剧本通过人蜕变为犀牛,揭示了西方社会现实中的异化现实,以及人格丧失、精神堕落带来的社会灾难。《犀牛》在艺术上不同于一般的荒诞戏剧,它有完整故事情节,有矛盾冲突,也有高潮与结局,但题材是超现实的,内容是荒诞的。作者采用以假乱真的写真手法,通过艺术虚构,使剧中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秃头歌女》

作者称为反戏剧的《秃头歌女》1950年在巴黎首演,描写两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史密斯夫妇和马丁夫妇,在起居室里展开无聊的对话。

整个故事中,作者故意安插了无数前后不合逻辑的事件,比如马丁夫妇等待史密斯夫妇很久,随后四个人的对话中却好似史密斯夫妇等待马丁夫妇等待了很久,而且虽然作品刚开始时史密斯夫妇讨论了他们刚刚吃过的丰盛的晚餐,在马丁夫妇到达后史密斯先生却说他一天都没有吃过东西。此外,史密斯家中的钟从一开始的错乱(钟敲了17下,史密斯夫人却说是9点)到后来的完全随意而响。故事结局时四个主要角色的对白已演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

作品最后没有结尾,而是要求两对夫妇换位坐下,然后全剧从头开始,只是两对夫妇的对白完全反了过来。

《上课》

《上课》与《秃头歌女》同年推出,在《秃头歌女》演出后表演,因此其悲剧性与主要为喜剧性的《秃头歌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尽管《上课》的副标题是“一部喜剧”)。作品描述一个自信的想要考取“全部博士学位”的年青女学生造访一位老教授的家。作品开始时,教授的女佣正在打扫房间,这时女学生按响门铃,女佣便将学生迎入房间并叫了进来教授。教授起初热情欢迎女学生并对她赞不绝口,但女佣却打断了他们并且告诫教授不要讲解算术。教授生气地赶走女佣并开始讲解算术,但是女学生虽然会做加法题,却始终无法理解减法,无论教授怎样讲解。随着教授慢慢从和蔼变成暴躁,女学生慢慢也从自信变成了胆怯。教授最后放弃了讲解算术,并开始讲解语言学。从这里教授开始发表一篇关于“新西班牙语系”(实际上没有这个语系)的荒谬演说,而女学生开始牙痛难忍,却被教授不断忽略。最终,教授开始要求女学生进行一系列语言之间的翻译,荒谬的却是任何句子在任何语言里翻译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而教授却坚决认为不同语言之间有区别,而对女学生无法理解这一点越来越生气。故事讲到这里时女学生全身上下每个部位都开始疼痛,教授却无法忍耐女学生没有专心听讲。最后教授拿出一把刀,警告女学生“刀杀人”,女学生虽然无法理解但还是重复了“刀杀人”这句话,却被教授举刀刺死。

闻声而入的女佣指责教授并暗示教授最近已经用同样的方式杀死了数十名学生,教授却丝毫没有记忆。最后教授冲出了房间,女佣只得像剧刚刚开始时一样将房间打扫干净。这时,同一开始一样,一个学生按响门铃,女佣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迎入了新学生,暗示整个故事还会从头再开始一次。

《椅子》

《椅子》写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妻对着象征宾客盈门的满台空椅追述往事,最后自杀。

其他作品

1952年以后的剧作有《责任的牺牲者》、《阿美代或怎样摆脱它》、《新房客》、《阿尔玛的即席作》等。在这几部戏里,作者认为物的繁衍膨胀最终会不可抗拒地成为扼杀人的力量。1957年以后为尤内斯库创作的第二阶段,剧作多为多幕剧,其中《不为钱的杀人者》描述人在恶行面前无能为力。这剧和。《犀牛》、《空中行人》、《国王死去》的主人公都叫贝朗热。此后又发表《饥与渴》、《游戏》、《麦克贝特》、《提皮箱的人》、《赴死者处旅行》等戏,主题多是写孤独的个人在矛盾混乱的宇宙中的处境。除剧作之外尤内斯库还写有大量散文、随笔及论战文章,多收在《意见与反意见》、《与克洛德·波纳弗的会谈》、《现在过去,过去现在》 、《散记》等文集中,其中不少是阐述他戏剧观的论文。他还写有一部长篇小说《孤独的人》。

参考文献

^一些资料如《Who"s Who in Jewish History》及《犹太百科全书》尤内斯库词条生成他的母亲是犹太人。

^Søren Olsen, Eugene Ionesco"s life[1]

^Gaensbauer, Deborah B. Eugene Ionesco Revisited.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6.

^Ionesco, Eugene. Fragments of a Journal. Trans. Jean Stewart.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68.

^Ionescu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仁·博班
经历欧仁·博班少年时来到墨西哥,能流利的讲西班牙语和纳瓦特尔语。他带领过一支由拿破仑三世委托,旨在搜集墨西哥的艺术品和文物的探险队。不久后搜索到的物品被陈列在第2届巴黎世界博览会中的托卡德罗博物馆。1885年,他出版了一份海报。在1886年7月,博班将他的生意迁到纽约市,埃德·弗罗萨曾记录了两个博班的收藏品销售目录,并在1887年于纽约出版。1891年,博班组织并出版了欧班-古皮尔(Aubin-Goupil)收藏的手稿。这些手稿由欧仁·古皮儿(EugèneGoupil)购于1889年,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1908年,他的收藏品中的民族文物在巴黎被出售。真实性质疑一尊由博班售出,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已被证明是现代赝品。史密森尼学会的简·沃尔什同时认为,巴黎人类博物馆所藏的水晶头骨也是赝品,这尊水晶头骨是欧仁·博班最早持有并出售给阿尔封斯·皮那特的。出版著作博班出版的著作包括:Eugé...
· 欧仁·布丹
外部链接ImpressionsoftheSeaRehsGalleries"exhibitfeaturingadetailedbiographyonEugèneBoudinandimagesofhiswork.EugèneBoudin-Thecompleteworks,morethan800worksbyEugèneBoudin
· 欧仁·杜布瓦
参考文献PatShipman,TheManwhoFoundtheMissingLink.EugèneDuboisandHisLifelongQuesttoProveDarwinRight,HarvardUniversityPress(April30,2002),528pages,ISBN0-674-00866-9.
· 欧仁·伊萨伊
生平伊萨伊4岁学琴,8岁就进入列日音乐学院。14岁入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维尼亚夫斯基和维厄当,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1885年在巴黎演出,赢得很高声誉,1886年返回布鲁塞尔音乐学院任教并组建了伊萨伊四重奏团。1916年移居美国,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指挥,1922年回国。晚年身患糖尿病,他的左脚甚至被截肢,于是渐渐淡出舞台。伊萨伊之弟提奥·伊萨伊也是一位作曲家。演奏风格伊萨伊身材魁梧,力量惊人,善于驾驭各种高难度的技巧性乐段,因此被米尔斯坦誉为“小提琴家中的沙皇”。同时他的音色也非常迷人动听,可谓开克莱斯勒之先河。伊萨伊不仅善于演奏各种协奏曲和小品,更着力于室内乐的传播,并促成许多作曲家为他创作室内乐作品,成为音乐史上一段佳话。作品伊萨伊的作品不多,基本都为小提琴而作。这些乐曲都要求极高的演奏技巧,同时常具有无调性的特征,非常难以演奏,对后世小提琴家们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参见古典音乐...
· 欧仁妮·布兰查德
参考资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