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马铃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2
转发:0
评论:0
名称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荷兰薯等等,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英语:Taínolanguage)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特性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植株叶块茎芽花果实基因马铃薯...

名称

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东北称土豆 、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 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 番仔薯 。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荷兰薯等等,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英语: Taíno language)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特性

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

马铃薯

植株

马铃薯

马铃薯

块茎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

果实

基因

马铃薯在全世界广泛种植。为纪念秘鲁在马铃薯种植起源上的重要性,1971年,利马市成立国际马铃薯中心 ( 英语 :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 ,中心拥有一个ISO认证的马铃薯 胚质 ( 英语 : Germplasm ) 收藏库。 在那里有5000种马铃薯被认定了身份,其中有3000多种都是在秘鲁发现的。 

2006年,由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发起和筹划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份马铃薯的物理图谱和获得完整确切的马铃薯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将帮助科学家们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马铃薯是如何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从而有助于继续提高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还可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这个计划获得了来自14个国家的29个研究机构的支持。2009年,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确定了马铃薯的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0.84亿个碱基对。该框架图覆盖了95%以上的基因。2011年,《自然》杂志发表了该调查的结果。

历史

马铃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发起的研究,通过在350中不同的马铃薯上使用遗传标记,最终确定全世界的马铃薯都起源于今天的秘鲁南部所在区域种植的马铃薯,从那里逐渐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传播出来。随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马铃薯在16世纪下半叶被西班牙人带回到欧洲传播开来。然后再被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到全世界各地。在马铃薯被传入欧洲的早期,它的消费量并不是很大。到了19世纪欧洲人口膨胀时期,马铃薯已经成为重要的食物和农作物。根据保守估计,马铃薯的引进在1700年至1900年间至少造成旧大陆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长以及促进了欧洲的城市化过程。 在1845年至1848年之间,一场名为“晚疫病”(late blight)的瘟疫袭击了欧洲的马铃薯种植业,严重损坏了马铃薯种植。爱尔兰受灾最重,导致了一场大饥荒(马铃薯饥荒),至少有100万人因此死亡,超过200万的爱尔兰人出逃,其中大约4分之3移民到美国。  

马铃薯何时、何地传入中国,目前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和1700年修的福建省松溪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至19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途径传入中国。 也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万历年间,马铃薯就传入中国。

产量分布

马铃薯

  2000年马铃薯产量分布。

在2010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2418万1889吨,中国是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7500万吨。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2005年11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上,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此提议在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

营养

马铃薯是目前世界上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人类主食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食用其地下块茎。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也非常全面,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营养结构也较合理,有“地下苹果”之称 。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 马铃薯的皮富含绿原酸和硫辛酸。绿原酸有抗氧化和抗癌的功效,硫辛酸可淡斑、防止皮肤老化。马铃薯还含有能够帮助预防老年疾病的膳食抗氧化剂以及有利于健康的膳食纤维。

毒性

马铃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马铃薯中茄碱含量一般为每公斤30至100毫克,通常认为每公斤200毫克以内食用是安全的,但发芽马铃薯芽眼四周和见光变绿部位,茄碱含量可高达每公斤5克,而茄碱不会因烹煮加热而分解,因此食用可能中毒。

生长和种植

马铃薯多用块茎繁殖。性喜冷凉高燥。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土为佳,但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在湿热地区虽然也能生长,不过一代以后品种就会演化,需要经常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种。

贮存

马铃薯收获后可以贮存到第二年秋天,一般要避光、阴冷、干燥条件贮存,冬季要防冻,春季要避免发芽。

品种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其皮色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种。一般用块茎上的“芽眼”切下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

病害或虫害

病害

霉菌 种植时如太过潮湿,可能导致红曲霉菌感染。患处会出现红铁銹般的菌丝,整株都无法生长。

真菌

害虫

食草瓢虫

介壳虫

蚜虫

金花虫

象鼻虫于收成后的马铃薯上产卵

食用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在马铃薯国际贸易量已占主要比重。

食物

薯片

马铃薯

薯片(洋芋片)

马铃薯

薯条

马铃薯

炸鱼薯条

马铃薯

薯泥

马铃薯

薯饼

马铃薯

可乐饼

马铃薯

肉汁奶酪薯条

马铃薯

玉棋

马铃薯

牛油烤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丸子

马铃薯

马铃薯炖肉

马铃薯

马铃薯巴布卡

其它

《吃马铃薯的人》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一幅油画 。

在瑞典哥德堡市中心的一个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青铜塑像,俗称吃马铃薯者的塑像。他就是约拿斯·阿尔斯特鲁玛——著名的吃马铃薯者 。

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秘鲁研究员 卡洛斯·奥丘阿 ( 英语 : Carlos M. Ochoa ) ,他用其一生检索了多个马铃薯的品种,甚至因为这个工作遇到恐怖分子、黑社会及火山喷发使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因此而获得“马铃薯的印第安纳·琼斯”的称号 。

联合国大会:秘鲁的倡议,2008年被定为“国际马铃薯年”。那一年举办了各种不同的活动来提升对这种源自安第斯的产物带来的利益的认识,可促进食品安全发展和努力在千年发展目标地区根除贫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铃薯片
原味1853年8月24日,GeorgeCrum在美国纽约州一流的度假胜地萨拉托加泉当厨师。那里的月亮湖旅馆餐厅(MoonLakeLodge)提供法国式炸马铃薯条,而乔治则按照标准的法国尺寸制作薯条。此食品于17世纪风靡法国,那时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驻法大使,他非常喜欢吃薯条。于是就把制作方法带到美国,并在蒙蒂塞洛把炸薯条当作一道正式晚宴菜肴招待客人。在月亮湖旅馆,一个顾客(有些文献称是百万富翁范德比尔特)认为厨师乔治做的炸薯条太厚,他不喜欢,因此拒绝付账。于是乔治又做了一些薄一点的,但同样不能让他满意。被激怒的乔治就决定教训这位客人,他把薯条做得非常薄非常脆,加了大量的盐,以致于叉子都插不起来。然而,这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的,那位客人反而非常喜欢这种浅黄色、像纸一样薄的马铃薯片。其他客人也要求乔治为他们做这种马铃薯片。从此,菜单上出现了萨拉托加马铃薯片,并成为特色食品。不久,这种马铃薯片被...
· 马铃薯条
历史法国亚维侬大学的费莉耶教授则指出,根据报纸与文献的记载,最早的薯条记录出现在1789年的巴黎新桥区。推论薯条极有可能是在18世纪位于现今比利时所在之处发明的。取名中“French”这个字眼则是在19世纪的美式英语中开始使用的。名称源起在英文中薯条的命名直接解释了它“法国油炸马铃薯”的意义,传达了动词的“用炸的(tofry)”可同时意指油煎、油炸(deep-fry)或炸透(deep-fat-fry)。以制作法式菜肴著名的托马斯·杰弗逊实际上写下了后一个法语解释。在20世纪初期,“Frenchfried”这个名字开始用于其他食物,例如洋葱圈、鸡肉等等。薯条(FrenchFries)或称fries(北美洲),或称chips(英国,爱尔兰,和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在常把薯条称为“chips”的地方,“Frenchfries”则指那些常出现在美式快餐厅较纤细的薯条。参考文献^GB/T31784-2...
· 马铃薯最初并非谁都吃得起:仅达官显贵可享用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阳芋”或“山药蛋”等,是今天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马铃薯是高产的农作物,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战争和饥馑年代,它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人食用马铃薯的历史却相对短暂,直至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它才“西食东渐”,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食谱中。新奇的外来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驯化并食用,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话虽如此,但相较于口感香甜、卖相讨喜的玉米而言,马铃薯平淡无味、外形欠佳,是以其传播及推广之路重重受阻,甚至一度在欧洲被打上“有毒”的标签。1565年,马铃薯传到爱尔兰。不久,爱尔兰反英起义爆发,传统农作物受损严重,惟有马铃薯因深埋地底而安然度过了战火,并以救灾粮食的身份一跃登上爱尔兰人的餐桌。此后,马铃薯的食用价值渐渐为大众所认可,其作为主食逐步扩散到印度、爪哇等地,最终传入中国与日本。关于...
· 默克尔想回家种马铃薯,古代有哪些名人最后回归田园?
2021年12月8日,德国联合政府正式上台,默克尔时代将成为过去时,在默克尔任期的16年期间,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不容忽视的稳定力量。不可否认默克尔带来的功绩,不过在此前,默克尔就表示说想要回到乡下生活,花时间去陪丈夫,做一些比较休闲的活动,比如说种植马铃薯等等,其实现代很多人都想要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想要过上田园的生活,那么在古代呢?有哪些古人最后也是回归田园生活的呢?图源自网络古代确实有这么一批人,本是朝中的官员,因为看透了红尘,或者是因为受到了迫害,还有的就是因为本身向往田园生活,所以就离开了官场,走向了山林,在林中或者田园里过上了平淡的生活。第一位,陶渊明相信大家对于陶渊明不熟悉吧,每个人都背过这首诗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就是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同时陶渊明也是田园诗的鼻祖,是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一个真真的归隐者。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从他的田园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