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希勒曼
人物简介
莫里斯·希勒曼(Maurice Hilleman,1919年8月30日-2005年4月11日),美国微生物学家。莫里斯·希勒曼曾发明了超过40种疫苗,分别针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水痘、脑膜炎、肺炎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疾病或病原体。希勒曼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疫苗学家。
乙型肝炎疫苗
莫里斯·希勒曼,美国微生物学家。虽然诺贝尔医学奖从未垂青于他。但他依然是20世纪挽救了最多生命的医学家,也被认为是疫苗研发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无与伦比。
1963年,五岁女儿的哭闹声将希勒曼博士在睡梦中吵醒。孩子嗓子疼痛,腺体肿大。这都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征兆。他用纱布擦拭孩子的喉咙,再将样本送回实验室保存在冰箱里。这份样本成为了他研制腮腺炎疫苗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希勒曼博士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用人血液制备的疫苗——乙肝疫苗。因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担心有传播乙肝等疾病的危险,因此拒绝批准莫里斯·希勒曼的乙肝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希勒曼也进行了一次疯狂的试验:他在自己亲人和公司内部员工身上进行试验,当然这个实验是自愿的。希勒曼成功了,他的试验证明他研发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最终,他成功说服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进行乙肝疫苗临床试验。
莫里斯·.希勒曼因患癌症在费城栗山医院去世,享年85岁。作为一位疫苗研制者,他挽救的生命可能比20世纪的任何一位科学家都要多。
流感疫苗
1957年4月17日,莫里斯·希勒曼意识到一场流行病正在向美国蔓延。那天,据报告的在一个大的流行冒爆发于中国香港。有一个细节特别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在诊所漫长的等候队伍中,报纸上说“妇女背着绑在背上的目光呆滞的孩子。”他很快就开始工作,说有一个流行病当学校在秋天重新开始的时候,来了并且推动开发疫苗。 1957年2月,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出现了首例大流行病例。当希勒曼在四月读到它的时候倍报道称,估计有25万香港居民或该地区人口的10%正在接受治疗。读完这篇报道的第二天,他给日本扎马的陆军医学综合实验室发了一份电报,要求工作人员调查中国香港发生的事情。一名医务人员确认了一名在中国香港被感染的美国海军成员,并将这名军人的唾液送回美国的希勒曼,以便他能够研究该病毒。
1957年,马里兰州银泉市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里,莫里斯·希勒曼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在研究流感病毒时交谈。 “在过去的几年和几十年里,从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获得了大量的血清,”儿科医生说。在沃尔特·里德的工作中,希勒曼进行了关键性的观察,发现流感病毒的两种关键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或者说"漂移"这种洞察力帮助他预测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需要。 通过将海军服役人员的病毒与以前的流感病毒进行比较,“他发现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奥菲特说。“这两种蛋白质与以前完全不同。他们不只是漂泊,他们已经改变了。”这种新病毒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流感病毒。 希勒曼找不到任何证据表明人群对这种新菌株有免疫力,所以他把病毒送到其他卫生组织来证实他的发现。这些组织发现,只有一小群70多岁和80多岁的人有病毒抗体,他们在1889年和1890年的“俄罗斯流感”大流行中幸存下来。 于是希勒曼发布了新闻稿,宣布一场新的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并将于1957年9月到达美国。尽管他遇到了一些阻力,但他成功地说服公司开始研制流感疫苗,并在那时做好准备。 医生和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开发出可行的流感疫苗,因此他们在着手研究1957年的流感疫苗时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尽管如此,希勒曼在推进疫苗的努力中绕过了监管机构,因为他担心这些机构会减缓这一过程。 1957年,研究人员在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研究流感病毒。当新的流感病毒株9月份袭击美国时,正如希勒曼所预测的那样,美国已经准备好了疫苗。这种被称为“亚洲流感”的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约7万美国人和100万到400万人死亡。
在2005年去世之前,希勒曼帮助发展40多种疫苗,其中许多是儿童疾病。对于这项工作,专家们认为他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988年,他收到了国家科学奖章,表彰他对公共卫生的贡献。
主要贡献
他一生研发了超过40种疫苗,现代医学中常用14种疫苗里,他开发了8种: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疫苗、流脑疫苗、肺炎疫苗、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被称为“现代疫苗之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