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承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1
转发:0
评论:0
生平其译名有多种变体,例如:Chen-kuanLee,ChenKuenLee,Cheng-kuanLee,ChenKuanLi。李承宽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而其官方证件上的出生日期则注记为1915年5月23日。李承宽祖父李松荫经营丝业,热心乡务,颇受地方敬重;父亲李柏勤早年迁居上海,育有四子二女。李承宽幼年于家乡度过,受传统私塾教育启蒙,而老家的传统大宅院不论就空间形态或生活模式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李承宽1985年“即建造即哲学”展览海报二岁半即开始接受私塾教育:画画、写字以及背书。八岁迁居上海,入光华中学受新式教育。仍勤练书法不断,作为其母亲的义父,吴昌硕与其家庭密切往还,对其赞誉有加,曾撰“承宽小书家”字幅以勉之。十六岁前往柏林,结识建筑史学家ErnstBoerschmann,隔年入大学修习建筑学。1935年到1936年,师HansPoelzig。1937年大学毕业,他为了谋职而与Mi...

生平

其译名有多种变体,例如:Chen-kuan Lee, Chen Kuen Lee, Cheng-kuan Lee, Chen Kuan Li。李承宽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而其官方证件上的出生日期则注记为1915年5月23日。

李承宽祖父李松荫经营丝业,热心乡务,颇受地方敬重;父亲李柏勤早年迁居上海,育有四子二女。李承宽幼年于家乡度过,受传统私塾教育启蒙,而老家的传统大宅院不论就空间形态或生活模式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承宽

  李承宽1985年“即建造即哲学”展览海报

二岁半即开始接受私塾教育:画画、写字以及背书。八岁迁居上海,入光华中学受新式教育。仍勤练书法不断,作为其母亲的义父,吴昌硕与其家庭密切往还,对其赞誉有加,曾撰“承宽小书家”字幅以勉之。

十六岁前往柏林,结识建筑史学家 Ernst Boerschmann,隔年入大学修习建筑学。1935年到1936年,师 Hans Poelzig。

1937年大学毕业,他为了谋职而与Mies van der Rohe晤面畅谈,然而 Mies 正准备出亡美国。他最后在夏龙 (Hans Scharoun) 之处谋得职位,并且一直合作至1943年战火中止柏林一切的活动为止。他工作的地点然而并非夏龙的建筑师事务所,而是其住处,因此不仅熟悉夏龙的生活与工作细节,也与其夫人及友人皆建立起亲人一般的关系。

1941年10月17日在黑林 (Hugo Häring) 的倡议下,他们进行第一次“中华艺工联盟”(Chinesischer Werkbund) 的讨论。这名称遥相呼应“德意志艺工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及其1907年成立时之理念:恢复该文化的创造活力,而实际上是一个小型读书会的团体,研究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社会与思想,并提出未来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可能方向。持续至1943年固定参与聚会的成员即是李承宽、黑林以及夏龙三人。

1943年为了逃避空袭李承宽避居德国边境,并且跟随 Boerschmann 持续进行中国城市的研究工作。

1947年回到柏林,以个案方式参与夏龙的设计工作,直到1953年成立个人的建筑师事务所为止。

1953年第一个建筑作品、位于南德的 Haus Scharf 受到极高评价,隔年迁居斯图加特,于当地接连完成许多私人委托项目。

1963年以作品“爱德华・菲佛街四层公寓” (Mehrfamilienhaus Eduard-Pfeiffer-Strasse, Stuttgart-Nord) 获得备受尊重的德国建筑专业期刊《 Bauwelt 》年度建筑奖,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瞩目。

1967年受委托参与柏林新市镇 Märkischen Viertel 的社会住宅设计,直到1971年完工。

1999年第三部专书《新建筑与大众文化——李承宽作品》编辑完成,却因种种缘故终未出版。

2003年9月14日李承宽在柏林寓所于晚餐后安然辞世,享年八十九岁。

思想

李承宽

  李承宽作品:Haus Straub Senior (Knittlingen, 1956)

 “以四度空间为基础的新建筑,追问的并不是外表、美感、风俗习惯,而是行动方式,并且特别是人的行动方式。新建筑并不是对于机能的描摹复写,而是对于事件次序的掌握,进而以技术上可行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并不是塞入一个形式、塞入一个数学的网格之中(这些只是作为技术基础被加以运用),而是产生一些自由移动的平台,这些平台在时光的流逝中,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为人们行动的各种可能性开拓生活的场所。人是中心点,要为他找出能激发其能力、将这些能力全然发挥的方法。这也就是说,一个大空间(宇宙)被区分出层次、序列与特征;产生了一个个岛屿般的居住区域,带引人们的步伐跨出牢笼的垂直角度。

在过去,人们总是以一个东西尽善尽美的细节、局部、成分作为出发点:四面墙、小房间、堡垒。这些局部组织在一起并且放大成为住家、街道、城市(一种加法)。城市的边界同时也就是人们活动范围的边界。人们不能够再往外边跨出去:只因为自然田野、也就是宇宙,具有其自身的律则与形态而不受约制成为人们所想要的模样。这是人的自我封限。

现在要完全颠倒过来。

出发点是宇宙:普遍的、自然的,不知数学的方格为何物(一切都在流动),一切只是一个彼此交融的整体。由此出发进入层层缩小的范围。在不同空间中进行跨越。终于完成:适合人的小房间。其间不断重复的是:对于全体的感受。不再是透过窗子所制造的方形框架去经验那被专横切割的整体,而是人本身即是如同整体般地行动⋯⋯”

作品

李承宽

  李承宽作品:南埔林宅,1996/97

黑林的思想深深启发了夏龙与李承宽,1951年他们合作提出《达姆施塔特国民学校》(Volksschule Darmstadt, 1951)设计案,长型配置的学校,开端是可以由全校、由社区共同运用的大会堂;中段是自成一个个小群体、独立构成的教室群落,依照其不同学龄儿童的精神要求而有不同的朝向、色彩、艺术品与教室形态;学校尾端则是一座跨越在水面上的“宇宙厅 (Kosmischer Raum)”,在厅内,阳光透过墙面细长的开口在不同的季节照射在隽刻于室内墙面的特定诗句上,将整个学校各种生活节奏、庆典仪式与宇宙运行的律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设计案里,黑林所构想个体与团体的平衡关系获得了鲜明的具体形态。而那座具有自身内在的秩序、人们不一定要踏入它、却总是能意识到它的“宇宙厅”,转化自“明堂/辟雍”的思想理念,则不仅是夏龙后期建筑设计(例如,《柏林爱乐音乐厅》(Konzerthaus des Berliner Philharmonischen Orchesters, 1957–1963)、《柏林国家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1964–1978))的形态基础,也是李承宽一生建筑作品的思想核心与建筑原型之所在。例如,Haus Schoeffel (= Haus Ketterer, Stuttgart-Ost, 1955),如同一座跨越于水面之上的亭子结合拾级而上的室内山丘,而 Haus Straub Senior (Knittlingen, 1956) 则如同完全伸展开来的手掌抚触、紧抓着大地,尽管二者形态迥异,其共同特征则是各个室内空间皆依照其生活内容与伦理架构配置于最恰当的方位与朝向,内外空间与环境、生活内容与节奏共同组织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评价

不仅当时,多年来一直持续到今天,李承宽的作品仍然不断受到德国建筑专业领域的讨论,并且有多件作品已经列为城市的文化资产而受到保存。

从1920年代的上海踏入魏玛共和时代的柏林,李承宽可以说亲身经历了历史上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优游其间的他,身上非但没有本位主义、也没有悲情的文化乡愁,有的却是始终的独立性和不断融合与创新的活力。在这号称全球化来临的时代,人类文明却不断朝向同质化、扁平化与依赖化发展,李承宽的文化经验无疑提供了许多非常可贵的观察点。

参考资料

Wen-chi Wang: 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äring und Hans Scharoun, Berlin:Reimer,2010(德文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承德宽城鲍氏宗祠
村前一隅,多一青瓦灰墙建筑,虽不是金碧辉煌,但也古朴典雅。那一砖、一瓦透质朴,那一色、一形透着凝重,这就是宽城鲍氏宗祠。大门两边刻有对联“牢记礼为孝之本,莫忘道以德而宏”(摘自珠海六世祖永寿公墓)。承德宽城鲍氏族人经多年寻祖,得珠海香山为祖籍地。由于原宽城始祖鲍龙墓地被平整,经族人商议将原墓碑移地重建,修建祠堂代表香山鲍氏承德支系。经多方选址定于宽城县洪杖子大队葛条洼村前山。目前承德宽城鲍姓宗亲据不完全统计有500多人,宽城已传承十五代,珠海香山算起传承29代。人员主要聚集宽城镇、小前坡峪、柳树下等村,宽城以外分部有承德市、三河、平泉、围场、黑河、大同、北京、苏州、天津等地。2014年清明节举行奠基仪式及宽城《鲍氏族谱》发行仪式,与会人员70余人。修建祠堂得到宗亲大力支持,边修建边筹资。鲍芝树捐自留地2分供修建用地,鲍凤保、栾玉民鲍秀兰夫妇、鲍志海、鲍芝义、鲍久峰、鲍久龙、鲍树东、鲍芝元、...
· 李承
北魏雍州刺史、将军李承简介,李承是个怎么样的人?李承,字伯业,少有策略简介:李承,字伯业,少有策略。初,宝欲谋归款,民僚多有异议,承时年十三,劝宝速定大计,于是遂决。仍令承随表入质。世祖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后遭父忧,居丧以孝闻。承应传先封,以自有爵,乃让弟茂,时论多之。承方裕有鉴裁,为时所重。高宗末,以姑臧侯出为龙骧将军、荥阳太守。为政严明,甚著声称。延兴五年卒,时年四十五。赠使持节、本将军,雍州刺史,谥曰穆。长子韶,字元伯,学涉,有器量。与弟彦、虔、蕤并为高祖赐名焉。韶又为季父冲所知重。延兴中,补中书学生。袭爵姑臧侯,除仪曹令。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迁给事黄门侍郎。后例降侯为伯。兼大鸿胪卿,黄门如故。家族成员:祖父:李翻父亲:李宝弟弟:茂、辅、佐、公业、冲儿子:韶、彦、虔、蕤
· 李承
唐朝同州刺史、吏部尚书李承简介,李承是个忠贞廉洁的人吗李承(722—783),赵郡高邑人,吏部侍郎至远之孙,国子司业畲之第二子也。承幼孤,晔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举明经高第,累至大理评事,充河南采访使郭纳判官。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数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累迁检校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圆卒,历抚州、江州二刺史,课绩连最。迁检校考功郎中兼江州刺史,征拜吏部郎中。寻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时梁崇义纵恣倨慢,朝廷将加讨伐。李希烈揣知之,上表数崇义过恶,请率先诛讨。上悦之,每对朝臣多称希烈忠诚。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上思承言,...
· 李承
生平李承少年时就有策略,李宝打算谋划归顺北魏时,民众和臣僚多有不同的意见,李承当时只有十三岁,劝说李宝迅速确定重大的谋划,于是才定了下来。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十二月,李宝派遣弟弟李怀达和李承上表造访平城,李承随上表入北魏为人质。魏太武帝拓跋焘深切的器重李承,以礼相待非常优厚,赐李承姑臧侯的爵位。李宝死后,李承为父亲守丧以孝顺闻名,他本因承袭父亲的敦煌公爵位,以已经获得了姑臧侯为由,将敦煌公让封给弟弟李茂,当时的舆论都称赞他。李承方正从容有审查人和物品优劣的才能,为当时所看重。魏文成帝末年,李承以散侯的身分外任为龙骧将军、荥阳郡太守,为官严肃而公正,展现了非常的声誉。延兴五年(475年),李承去世,虚岁四十五,朝廷赠予使持节、龙骧将军、雍州刺史,谥号穆。交友李承与游明根、卢度世、同乡辛绍先等人互相非常友善。门户所寄李承的幼弟李冲在父亲去世后由李承教养,李承经常说:“这个孩子才识非同一般,
· 李承晚
家世李承晚本贯全州李氏,是朝鲜王朝太宗嫡长子让宁大君庶子长平都正(朝鲜语:장평도정)李䜣的十五世孙。李承晚幼年入黄海道私塾学习汉字和儒家经典。1894年进入美国卫理公会在汉城创办的教会学校——培才学堂就读。在这里,青年李承晚学会了英语,并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和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毕业后的李承晚迅速投入社会活动,参加了“独立协会”并担任韩国第一家近代报纸《独立新闻》的英文版主笔。1897年,李承晚因抨击时政和锋芒毕露的改革思想,1898年被捕后被判处死刑,后来减为无期徒刑。在狱中,勤奋的李承晚编撰了韩国历史上第一部《韩英词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