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塔林
历史
银山因“冰雪层积,色白如银”而得名,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故称“铁壁银山” ,明代曾列为“燕平八景”之一。唐代时,有僧人在银山一带隐居建寺,使得银山成为幽州最大的寺院所在地之一。金天会三年(1125年)时,该地始建大延圣寺(即延寿寺),至大定六年(1166年)当地已有五百余名僧尼。除去大延圣寺外,周围还有铁壁寺、松棚庵、清凉庵等七十二座茅庵,以及大量的僧尼舍。这些高僧、和尚、尼姑等死后就在此修造灵塔。此外,辽、金、元、明各个时期的高僧、和尚及尼姑的灵塔也大量散布于银山各处。明正统二年(1437年)司礼太监吴亮重修,敕名法华寺 。银山在鼎盛时期最多有72座草庵,也因此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胜地,与江苏镇江的金山并称“南金北银”,而山上的墓塔之多也使得民间传有“卢沟桥狮子数不清,银山佛塔数不尽”的说法 。明代以后,银山诸多寺院逐渐衰败,清代时周边寺院还曾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有过修葺。
布局
整体布局
银山塔林共有18座塔,其中5座金代的密檐式墓塔位于法华寺遗址内,以梅花形排列,正中心一座是佛觉塔,西南侧为懿行塔,东南侧为晦堂塔,西北侧为圆通塔,东北侧为虚静塔。此外有一座元代的无铭文密檐式塔位于法华寺遗址东侧,一座无铭文覆钵密檐式塔位于法华寺遗址西南侧,而在周边山麓中则分布有11座元明时期的覆钵式塔。
佛觉塔
佛觉塔为十三层檐密檐式塔,平面为八边形,存塔刹“火焰宝珠”以分,总高20.1米。塔基座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组成,下层为花岗石雕的须弥座,高1.7米,边长2.2米,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等组成,雕饰狮头、宝瓶等花纹,其中束腰部分为青砖叠砌;上层为砖雕斗拱勾栏平座,中间束腰部位每面各分2间,每间雕1壶门周雕花卉,间之间雕花柱间隔,束腰之上施双抄四铺作斗拱,斗拱上承托大华版饰卷草图案,束腰之下叠涩垒砌成上小下大形状,平座上层为仰莲承托塔身。塔身为实心结构、檐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雕假券门,券面砖雕刻成对的飞天、龙凤、花卉等图案。拱券各雕两扇四抹扇门,南面券门在券面砖与扇门之间嵌有白石塔铭,篆刻“故祐国佛觉大禅师灵塔”,塔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雕假菱花格窗,转角处雕塔柱。塔檐总体呈上小下大形状,最下层檐下饰有一周砖雕斗拱,柱头为双抄、补间为单抄四铺作斗拱。斗拱的分布同基座斗拱。其他各层檐下均以叠涩砖5层出挑,各檐上部均瓦灰色筒瓦,脊部施以菩萨、垂兽等饰件,檐角系有铜铃。塔顶为攒尖式,刹座之上存仰莲两层及砖雕火珠。
晦堂塔
晦堂塔现存部分整体形制与佛觉塔基本相同,总高19.3米,在白石塔铭上篆刻有“晦堂祐国大禅师塔”字样。
懿行塔
懿行塔的形制、结构与佛觉塔基本相同,现存塔刹石刻宝珠以分,总高19.95米,塔基束腰壶门内雕带铃的狮子头,重台勾栏大小华版上雕各式花卉和卷草图案等。塔身转角处雕刻有圆柱,正东、正西、正北三个方向均雕刻有带飞天图案的假券门,门洞内雕刻有佛像,南假券门洞内白石塔铭篆刻“故懿行大师塔”。塔刹部位为砖刻的火焰宝珠、石刻宝珠、仰月,保存较为完整。
虚静塔
虚静塔为七层檐、平面呈六边形,现存塔刹仰莲以分,总高14.8米。立面形制与佛觉塔较为相似,须弥座为砖雕,束腰部分雕刻有连花图案,塔身第一层的正南方向和正北方向雕刻有假券门,其他四面雕刻有假窗,假窗的窗格内雕刻有“卍”字形图案。南面假券洞内嵌白石塔铭篆刻“故虚静禅师实公灵塔”、“大安元年元月二十二日功毕”等字,两券面均有砖雕的花卉;塔身第二层以上各层以素面砖砌成,塔身之上施砖雕单抄斗拱。塔刹已不存,但其下出现了刹穴结构。1993年的维修过程中,该塔内曾出土一只高18.3厘米的小型铜制塔。
圆通塔
圆通塔存塔刹宝珠以分,总高14.4米,该塔的形制与虚静塔基本相同,细部装饰稍有不同:塔基束腰部位用素砖垒砌,塔身在正南正北两个方向开有假券门,其中正南面的假门有砖雕飞天图案,而北侧的假门则为砖雕的花卉,南假券洞内嵌白石塔铭篆刻“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
其他塔
位于法华禅寺遗址东侧的无铭密檐式塔为元塔,塔身已不完整,残高6.8米,塔呈平面六边形,塔基、塔身雕饰与佛觉塔较为相似,塔身第一层以上每面塔身、塔檐呈内凹的弧线,各层檐面之下均为砖雕斗拱,其中第一层檐下的斗拱为双抄四铺作,上方的均为单抄三铺作,各层檐上均为素面砖叠涩砌成。
位于法华禅寺遗址西南侧的无铭覆钵密檐式塔,存塔刹相轮以分,总高8.8米,平面六角形,基座、塔身与佛觉塔较为相似,基座束腰处雕有金刚力士像。塔身以上部位有冰盘檐式三层,顶部作叠涩式,其上再上为覆钵体、塔刹座和相轮,其中覆钵体于塔刹之间依次为须弥座和莲瓣,而位于顶端的相轮仅剩10层。
散布在山中的11座覆钵式塔的形制基本相同。基座部分为石砌须弥座式,平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形。塔身部分为覆钵形,根据建材不同可分为砖砌和石砌两种,其中石砌有8座,塔身正面设有眼光门;而砖砌的仅有3座,其中1座有眼光门,另两座未设。塔身与基座之间施以石刻莲瓣及金刚圈数层。塔刹刻呈石刻束腰形,上为相轮组成的十三天及圆盘等石刻装饰。各塔残高尺度不一,最高塔至顶圆盘高5.71米,最低塔残存部分高1米多。
保护
1948年时,昌顺联合县政府成立,该政府在成立后随即派遣两名脱产干部前往看管银山塔林 。1958年,银山当地的5座密檐式佛塔及其福晋碑刻被公布为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79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银山塔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保护范围则于1990年被正式划定 。1992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对银山塔林进行修缮。该工程于1993年3月正式开工,当年8月竣工 。1996年,银山塔林作为文物旅游景点开放 。2007年,银山塔林因文物整体存在安全隐患,整体修复工作再次提上日程 。2014年,银山塔林停止接待游客,并正式开始维护工作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