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新城
名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59年3月22日-1519年1月12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人民的国王,奥地利大公。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1883年3月19日-1959年9月22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米高·汉尼卡(1942年3月23日-),奥地利电影导演。施拉格(1972年9月28日-),乒乓球运动员。
名人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59年3月22日-1519年1月12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人民的国王,奥地利大公。
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1883年3月19日-1959年9月22日),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米高·汉尼卡(1942年3月23日-),奥地利电影导演。
施拉格(1972年9月28日-),乒乓球运动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维也纳分离派
简介1895年,奥托·瓦格纳(OttoWagner)出版《现代建筑》(ModerneArchitektur),体现基本的分离派的思想。1897年4月3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约塞夫·霍夫曼(英语:JosefHoffman)(sefHoffman)、马克斯·柯兹威尔(英语:MaxKurzweil)(MaxKurzweil)、约瑟夫·马里亚·欧尔布里希(英语:JosephMariaOlbrich)(JosephMariaOlbrich)和科罗曼·莫塞尔(英语:KolomanMoser)(KolomanMoser)等人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克里姆特任主席。欧尔布里希亲手设计分离派标志的展览馆。1898年,分离派展览馆建成;出版会刊《神圣之春》,举办首次分离派画展。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分离派开始步入盛期。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Rennie...
· 维也纳之围
土耳其在摩哈赤大捷后撤出匈牙利,为排除哈布斯堡王朝的干扰,1529年进军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普雷斯堡、维也纳新城、莱塔河畔的布鲁克都挡住了来犯者攻势,但无法阻止土耳其人向维也纳挺进。奥地利调来了1.8万人的卫戍部队,这支部队有捷克和西班牙人参加,并配备炮兵,由经验丰富的将领尼克拉斯·萨尔姆伯爵担任防务领导。9月底,土耳其兵临城下,对克恩滕城门一带进行地雷爆破和袭击,但无法突破防线。10月14日,最后一次袭击失败。气候日益寒冷,加之给养不足,土耳其人只得撤退。1532年夏天,土耳其苏丹试图再次进逼维也纳,依然没有得逞。
· 维也纳会议
初步准备1814年的《休蒙条约》重申了将在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中被正式批准的决定。这些决定包括在德意志建立邦联,将意大利分割为多个独立国家,使波旁王朝重掌西班牙,以及扩大荷兰的领土,使之包括现今的比利时。《休蒙条约》成为了欧洲联盟的奠基石,打造了持续数十年的欧洲权力均衡。其他决定则在《巴黎条约》和《基尔条约》(涉及斯堪的纳维亚问题)中已经涉及。《巴黎条约》中议定应当在维也纳召开一次“大会”,并将邀请“双方一切参与战争的列强”。会议的开幕时间定为1814年7月。参加者维也纳会议与会代表1.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2.乔吉姆·罗博·席尔维拉,第七代奥里奥拉伯爵3.安东尼奥·德·萨尔达尼亚·达·伽马,圣港伯爵4.卡尔·勒文赫尔姆伯爵5.让·路易·保罗·弗朗索瓦,第五代诺阿耶公爵6.克莱门斯·文策尔,梅特涅亲王7.安德烈·杜本8.卡尔·罗伯特·内塞尔罗德伯爵9.佩德罗·德·...
· 维也纳华尔滋
重要作曲家说到维也纳华尔滋,就不能不提到老约翰·施特劳斯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此二人的作品几乎是成了圆舞曲的代表作。另外一位重要的维也纳华尔滋作曲家则是约瑟夫·兰纳(JosefLanner),此人和老约翰·施特劳斯是同时期的作曲家。
· 维也纳大学
历史校园本部大学的雏形最初在1365年3月12日由公爵鲁道夫四世和他的兄弟阿尔伯莱希特三世及利奥波德三世创建。它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所大学,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所德语大学(第一所是布拉格大学),最初开办时是仿照巴黎大学的模式。1383年维也纳大学经营不佳,由鲁道夫四世的弟弟和阿尔伯莱希特三世捐款,改革校内行政,成为东部德语地区一流的大学。现在的学校本部是在公元1877年至1884年间建造的。原来的校本部位于施度本门附近的Ignaz-Seipel广场,老大学教堂和奥地利国家科学院目前仍在该处。1878年文学院开始有条件式地招收女学生,11年后,1897年女性第一次被准许以正式生身份入校,但一开始只能被哲学院录取。其余的学院后来也一一开始招收女生:医学院1900年,法学院1919年,新教神学院1923年,到了1946年最保守的天主教神学院也终于开始正式招收女学生。研究与教学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