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5
转发:0
评论:0
佛教记载《长部·沙门果经》记载了二则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观点,其中,第一则见于《杂阿含经·一五四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会、无说,无善趣、恶趣业报,无此世、他世,无母、无父、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迦多衍尼子《发智论》判定其为邪见,《大毘婆沙论》按照《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判定其为富兰那迦叶的观点,在《长阿含经·沙门果经》中记载为末伽梨拘舍梨所持有观点;第二则也见于《长阿含经·沙门果经》:“我于一时至阿夷陀翅舍钦婆罗所,问言:大德,如人乘象、马车,习于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不?彼报我言: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于冢间,...

佛教记载

《长部·沙门果经》记载了二则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观点,其中,第一则见于《杂阿含经·一五四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会、无说,无善趣、恶趣业报,无此世、他世,无母、无父、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迦多衍尼子《发智论》判定其为邪见,《大毘婆沙论》按照《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判定其为富兰那迦叶的观点,在《长阿含经·沙门果经》中记载为末伽梨拘舍梨所持有观点;第二则也见于《长阿含经·沙门果经》:

“我于一时至阿夷陀翅舍钦婆罗所,问言:大德,如人乘象、马车,习于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不?彼报我言: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

此观点亦见于《杂阿含经·一五六经》 ,迦多衍尼子《发智论》等判定其中“根随空转”是“我所常住”之边执见、常见,但因其中的“愚、智者死已,断坏无有”否定了“有后世”,而判定这则观点在总体上为边执见、断见。

顺世论

顺世论是典型的断灭见,其核心教义是四大种外无别有物。具如《大乘广百论释论》记载:

“顺世外道作如是言:诸法及我,大种为性,四大种外,无别有物,即四大种和合为我,及身心等,内外诸法。现世是有,前后世无,有情数法,如浮泡等,皆从现在众缘而生,非前世来,不往后世。身根和合,安立差别为缘,发起男女等心,受用所依与我和合,令我体有男等相现,缘此我境,复起我见,谓:我是男、女及非二。”

与其相对的是五大学说,在地、水、火、风外,再加空大即虚空,此虚空非色法,不是六界聚之空界,与四大种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种”的含义:无增无减、无损无益、无兴无衰,非先业异熟而生。人死后四大种和合之身份离,四大种各归其界,这是沙门教派的共同观念。五大学说中,诸根归虚空,在古印度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其含义被喻为:所依树倒,鸟归虚空,此说不是死后诸根灭无的断灭见,而是诸根特别是命根或意根常存之常见。

名字音义

维摩经什注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

同肇注曰:“其人著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

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此云无胜。颈舍,此云发。甘婆罗,此云衣。此外道以人发为衣,五热炙身也。”

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耆陀,此云无胜。翅舍云发,钦婆罗云衣,此以人发为衣,五热炙身也。”

学术研究

学术界认定阿耆多是顺世论先驱,而“顺世论”是古印度著名唯物主义哲学流派。

参考书目

Bhaskar, Bhagchandra Jain, Jainism in Buddhist Literature (Alok Prakashan, Nagpur, 1972)

Chattopadhyaya, Debiprasad, Indian Philosoph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 1964, 7th Edition: 1993)

Kosambi, D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dian History (Popular Prakashan, Mumbai, India, 1956)

Kosambi, DD, The Culture and Civilisation of Ancient India in Historical Outline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65)

Ñāṇamoli, Bhikkhu (trans.) and Bodhi, Bhikkhu (ed.), The Middle-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Wisdom Publications, Boston, 2001) ISBN 0-86171-072-X.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 Samaññaphala Sutta: The Fruits of the Contemplative Life (DN 2) (1997) Available on-line at.

Walshe, Maurice O"Connell (trans.),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Dīgha Nikāya (Wisdom Publications, Somerville, MA, 1995) ISBN 0-86171-1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摩诃婆罗多
影响《摩诃婆罗多》对印度文化和印度教的影响非常大,正如书中第一句说的:“这里有的东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这里没有的东西,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曾无比推崇:“《摩诃婆罗多》的这个插话是最美的,或许也是我们所知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摩诃婆罗多》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广博仙人在书中说,本书的目的是阐明人生的四个目标:爱、财、法和解脱,许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解脱,其中业和法在《摩诃婆罗多》中占据了主要位置。《摩诃婆罗多》中包括了大量的印度神话和哲学观念,有许多神灵和哲学寓言故事。成书历史《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积累成书的,早期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流传,最早的证据显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经收集了10万对对句,有20卷。最早的抄本可能追溯到公元前200年,所以可能在3到4世纪已经编成18卷本了,目前存在的是18卷本。第一卷还讲了镇群王举行蛇祭,解释了...
· 阿罗多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引《后汉书》西域传
· 阿耆尼密多罗
资料来源《古亚洲文明百科全书》,查尔斯·F.W.海厄姆著,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07098-1
· 毗舍婆佛
参考资料《长阿含经》
· 伪阿波罗多洛斯
资料来源AubreyDiller,StudiesinGreekManuscriptTradition,Originallyas“TheTextHistoryoftheBibliothecaofPseudo-Apollodorus”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