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瞿昙僧伽提婆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4
转发:0
评论:0
简介僧伽提婆是“众天”的意思。学通三藏,精于《阿毗昙心论》。太元十年(385年)到洛阳,太元十六年(391年),受慧远之邀前来庐山翻译佛经,重译《阿毗昙心论》及《三法度论》。东晋隆安元年僧伽提婆游建业(今南京),颇受晋室王公及风流名士崇信,曾为东亭侯王珣讲说《阿毗昙心论》。隆安二年(398年)僧伽提婆受托重译《中阿含经》六十卷,《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参考文献^《高僧传》卷一:“僧伽提婆此言众天。或云提和。音讹故也。本姓瞿昙氏。罽宾人。入道修学远求明师。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洞其纤旨。常诵三法度论昼夜嗟味。以为入道之府也。为人俊朗有深鉴。而仪止温恭。务在诲人。恂恂不怠。符氏建元中来入长安。宣流法化。初僧伽跋澄出婆须蜜及昙摩难提所出二阿含毗昙广说三法度等凡百余万言。属慕容之难戎敌纷扰。兼译人造次未善详悉。义旨句味往往不尽。俄而安公弃世未及改正。后山东清平提婆。乃与冀州沙门法和俱适洛阳。四五年...

简介

僧伽提婆是“众天”的意思。学通三藏,精于《阿毗昙心论》。太元十年(385年)到洛阳,太元十六年(391年),受慧远之邀前来庐山翻译佛经,重译《阿毗昙心论》及《三法度论》。东晋隆安元年僧伽提婆游建业(今南京),颇受晋室王公及风流名士崇信,曾为东亭侯王珣讲说《阿毗昙心论》。隆安二年(398年)僧伽提婆受托重译《中阿含经》六十卷,《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

参考文献

^《高僧传》卷一:“僧伽提婆此言众天。或云提和。音讹故也。本姓瞿昙氏。罽宾人。入道修学远求明师。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洞其纤旨。常诵三法度论昼夜嗟味。以为入道之府也。为人俊朗有深鉴。而仪止温恭。务在诲人。恂恂不怠。符氏建元中来入长安。宣流法化。初僧伽跋澄出婆须蜜及昙摩难提所出二阿含毗昙广说三法度等凡百余万言。属慕容之难戎敌纷扰。兼译人造次未善详悉。义旨句味往往不尽。俄而安公弃世未及改正。后山东清平提婆。乃与冀州沙门法和俱适洛阳。四五年间研讲前经。居华稍积博明汉语。方知先所出经多有乖失。法和慨叹未定。乃更令提婆出阿毗昙及广说众经。顷之姚兴王秦。法事甚盛。于是法和入关。而提婆渡江。先是庐山慧远法师。翘勤妙典广集经藏。虚心侧席延望远宾。闻其至止即请入庐岳。以晋太元中请出阿毗昙心及三法度等。提婆乃于般若台。手执梵文口宣晋语。去华存实务尽义本。今之所传盖其文也。至隆安元年来游京师。晋朝王公及风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时卫军东亭侯琅琊王珣渊懿有深信。荷持正法建立精舍。广招学众。提婆既至。珣即延请。仍于其舍讲阿毗昙。名僧毕集。提婆宗致既精词旨明析。振发义理。众咸悦悟。时王弥亦在座听。后于别屋自讲。珣问法纲道人阿弥所得云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核耳。其敷析之明易启人心如此。其冬珣集京都义学沙门释慧持等四十余人。更请提婆重译中阿含等。罽宾沙门僧伽罗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至来夏方讫。其在江洛左右所出众经百余万言。历游华戎备悉风俗。从容机警善于谈笑。其道化声誉莫不闻焉。后不知所终。”

^水野弘元《增一阿含经解说》:现存增一阿含经并非昙摩难提所译,而系经僧伽提婆改译者。然则,僧伽提婆于何时何地改译呢?大周刊定录作“隆安元年(三九一)庐山译”(大正五五‧四二二a)、开元录亦载“隆安元年正月出,与难提本小异”(大正五五‧五○五a)。常盘大定在译经总录(八二八-八三一页)中,认为系在僧伽提婆未至庐山之前,与法和在洛阳时共同改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瞿昙悉达
外部参考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中国通史(修订本)第十卷:清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009–2,011.ISBN7-208-04997-1.石云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天文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74─76.ISBN7-5382-3701-1.脚注^Qian,Baocong,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Wáng,Qīngxiáng,Sangiokoetaotoko(Themanwhoexceededcountingrods),东京:东洋书店,1999,ISBN4-88595-226-3
· 僧伽
释义僧伽,原意是众人集会。它原是古印度时代,各城邦中的贵族集会所。在佛陀时代,各个不同派别的沙门修行者,也各自设立自己的僧伽,来聚集弟子。释迦牟尼在证悟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僧伽,并制定了学处,来规范其弟子。佛教僧伽,分成出家众与在家众两大部分。佛教出家众,依性别,可分为比丘、比丘尼,称为出家二众,为僧伽的主体。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之后,称为出家五众。传统上,比丘与比丘尼不能居住在一处,但是在每月诵戒时,比丘尼可请上座比丘加入诵戒,并进行说法。在家众,依性别,分为优婆塞与优婆夷二者,称为在家二众。与出家众合称为七众弟子。广义来说,僧伽可以包括出家众与在家众,也就是七众都可称僧伽。狭义来说,僧伽只用来指出家众,特别是比丘与比丘尼,因为沙弥、沙弥尼与式叉摩那三者皆依附于比丘与比丘尼团体中。最狭义的僧伽,只指特定的比丘与比丘尼团体。释迦牟尼佛传正法,由僧伽守护,使正法传承不绝,僧伽又可被尊称为...
· 昙林
生平昙林曾被盗贼砍去一臂(后人称为“无臂林”),幸好受到好友慧可的救护。后世传说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是由此讹传而来。昙林是一位精通汉文与梵文的学者,北魏元象元年(538年)至武定元年(543年)间,曾赞助瞿昙般若流支、毗目智仙、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等诸师译经,长期在译场担任“笔受”的工作,是重视“经教”的法师,与慧可专心“禅观”,略有差异。达摩涅槃之后,昙林在东魏邺都(河南省安阳县)讲《胜鬘经》,阐述如来藏佛理。慧可也在此传授“达摩禅法”,“达摩禅法”在当时被许多佛教比丘排斥,故被门徒甚多的道恒禅师,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灭佛,慧可与昙林在邺都“共护经论”。注释^《楞伽师资记》:“吾本发心时,截一臂。从初夜雪中立,不觉雪过于膝,以求无上道。”参考资料《佛学大辞典》《楞伽师资记》
· 僧伽罗语
历史大约公元前5世纪,来自西北印度的移民到达了斯里兰卡岛,带来了他们的印度-雅利安语(在编年史《大史》中提及的第一群移民是王子维阇耶和他的随从)。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来自东北印度(羯陵伽、摩揭陀)的后续迁徙导致了东部俗语特征的混合。历史发展阶段僧伽罗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僧伽罗俗语(直到公元3世纪)原始僧伽罗语(公元3-7世纪)中世纪僧伽罗语(公元7-12世纪)现代僧伽罗语(公元12世纪-现在)语音发展僧伽罗语的重要语音发展包括:失去了塞音的送气区分(比如kanavā“toeat”对应于梵语的khādati,印地语的khānā);所有长元音的缩短(比较上例)。现代语言中的长元音来自借词(比如vibāgaya“exam”<梵语的vibhāga)和要么在元音间辅音的省略之后(比如dānavā“toput”僧伽罗俗语的viṭṭa>现代僧伽罗语viṭa);/j/到/d/的发展(比如däla“web...
· 僧伽罗文
字母表多数僧伽罗字母是花体的;在字母表中几乎完全缺少直线。这是因为僧伽罗文被写在棕榈叶上,书写直线会使叶脉破裂,因此偏好圆形。本节的表格中用更深色的背景来指示扩展字母。元音辅音↑ඦn̆j这个字母在现代和古代僧伽罗语中都没有用到。它的用途不明,但是标准字母表的一部分(参见http://unicode.org/reports/tr2.html)。变音符号其他字母数字与标点僧伽罗文有表示数字的特殊符号,一直使用到了19世纪初。现在被阿拉伯数字取代。以前用෴作为表示完全停顿的标点符号。现在一般不再使用。Unicode编码僧伽罗文在Unicode3.0及以后的版本获得支援,在U+0D80至U+0DFF的位置。参考Daniels,PeterT.Sinhalaalphabet.TheWorld"sWritingSystems.Oxford,UK:OxfordUniversityPress.19...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