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仪
生平楚共王七年(前584年)随楚令尹子重攻打郑国,战败被俘,郑国把他转送晋国囚禁。楚共王九年(前582年),晋景公见钟仪被囚两年仍然不忘故国,备受感动,于是释放回楚,并与楚国修好。参考文献.《左传&m
生平
楚共王七年(前584年)随楚令尹子重攻打郑国,战败被俘,郑国把他转送晋国囚禁。楚共王九年(前582年),晋景公见钟仪被囚两年仍然不忘故国,备受感动,于是释放回楚,并与楚国修好。
参考文献
.《左传·成公九年》 .汉王粲《登楼赋》 .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锺
参考
· 锺姓
来源子姓:锺氏的源流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建立宋国,是商汤的子姓后裔。张澍《姓氏寻源》认为钟氏“当是以官为氏”,其始祖曾食采于叫作锺离(今安徽临淮关一带)的地方,所以子孙“以邑为氏”,开始以“锺离”或“锺”为姓。复姓“锺离”及单姓“锺”,实际上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锺姓,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黎,仕楚,食采锺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锺氏,楚有锺仪、锺锺,锺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锺离昧,昧中子接,单姓锺氏,始居颍川长社。”另外,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宋桓公之曾孙伯宗在晋国做官,逃奔楚国,于锺离,后有锺氏,锺离氏。又,《姓氏急就篇》记载:楚汉之际,锺离昧为项羽部将,其子接,居颍川长社,其后改锺氏。颍川成为锺氏之郡望则始自汉初,从汉代开始到以后的数百年间,颍川长社一直是锺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锺氏发源于颍川。嬴姓:虞舜时,伯益负责驯...
· 佀锺
简历成化二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两淮盐业。当时汪直弹劾马文升,佀锺反对,被罚廷杖。后因都御史王越举荐,升任大理寺丞,再升右少卿。以右副都御史巡视保定等府。召为刑部右侍郎,丁忧时以官船运母柩南还,被漕运总兵官王信奏上,被逮捕下吏部。恰逢当时尹旻被驱逐,佀锺与其为同乡,于是贬为曲靖知府,改徽州,再入为大理寺左少卿。弘治三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苏州、松州等地。召为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寻改吏部侍郎。弘治十一年,升右都御史,两年后进为户部尚书。因东厂举发其子佀瑞受金,辞职回乡。参考文献
· 锺粹宫
历史锺粹宫是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朝永乐十八年(1402年)建成,初名“咸阳宫”,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锺粹宫”。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将锺粹宫前殿改称“兴龙殿”、后殿改称“圣哲殿”,作为皇太子居处,后来复称“锺粹宫”。清朝沿用明朝旧称“锺粹宫”,且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先后修葺。清朝晚期,在宫门内添建了垂花门、游廊等建筑。明朝时,锺粹宫为妃嫔所居,还曾一度作为皇太子宫。清朝,锺粹宫为后妃居所。清朝咸丰帝奕詝幼年在锺粹宫居住时,因母亲孝全成皇后去世,道光帝的静贵妃、即恭亲王奕䜣之母也居住此宫,代为抚育奕詝。咸丰帝孝贞显皇后自入宫即居住在锺粹宫,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光绪帝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锺粹宫居住,直到升为太后才移居西六宫的太极殿、长春宫。锺
· 锺相
参考资料^《金佗续编》卷25《杨幺事迹》,《会编》卷137,《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甲午,己亥,辛丑,卷32建炎四年三月癸卯朔,戊辰,《中兴小纪》卷8,《宋会要》兵13之6—7,《斐然集》卷15《缴湖北漕司辟许宜卿为桃源令》,卷17《寄张德远》。伊氏,有的写作尹氏。^两湖以至四川的方言称呼幼为“幺”。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