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9
转发:0
评论:0
起因自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列强急需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因此对非洲大陆的殖民地争夺日益激烈,意大利也不遑多让。意大利在1870年代刚刚完成国家统一后,也引入殖民主义展开对非洲的扩张行动。1885年,透过英国的支持意大利掌握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腹地进逼埃塞俄比亚北部。1888年,意军入侵马萨瓦西侧40公里的萨阿提(Saati),埃塞俄比亚皇帝动员8万大军在萨阿提抗击。由于意军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埃塞军队围攻萨阿提一个月也没成功。这时,英属苏丹入侵埃塞俄比亚北部古都贡德尔,两个王在后方谋反。内忧外患的埃塞军队被迫撤军。一年后,埃塞皇帝死于摩它玛(Mattama)。米尼力克登基称帝。并与意大利在1889年5月2日签订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文规定埃塞俄比亚方面割让北部领土,由意大利用200万里拉作为交换代价。意大利更自由解释第17条条文,在签订的那年宣布将整个埃塞俄比亚领土做为自身的保

起因

自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列强急需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因此对非洲大陆的殖民地争夺日益激烈,意大利也不遑多让。意大利在1870年代刚刚完成国家统一后,也引入殖民主义展开对非洲的扩张行动。

1885年,透过英国的支持意大利掌握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腹地进逼埃塞俄比亚北部。1888年,意军入侵马萨瓦西侧40公里的萨阿提(Saati),埃塞俄比亚皇帝动员8万大军在萨阿提抗击。由于意军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埃塞军队围攻萨阿提一个月也没成功。这时,英属苏丹入侵埃塞俄比亚北部古都贡德尔,两个王在后方谋反。内忧外患的埃塞军队被迫撤军。一年后,埃塞皇帝死于摩它玛(Mattama)。米尼力克登基称帝。并与意大利在1889年5月2日签订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定埃塞俄比亚方面割让北部领土,由意大利用200万里拉作为交换代价。意大利更自由解释第17条条文,在签订的那年宣布将整个埃塞俄比亚领土做为自身的保护,占领了北部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从埃塞俄比亚夺得的北部领土和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合并。埃塞俄比亚政府拒绝接受意大利的保护。1893年2月12日,埃塞俄比亚皇帝曼涅里克二世知会意大利政府,自1894年5月2日起将不在履行《乌西亚利条约》的一切权利及义务。

意大利开始用贿赂的方式送给埃塞皇帝200万发子弹,但埃塞拒绝以此交换承认该条约第17条。行贿失败后,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内部实施分化策略,策反提格雷王公蒙噶沙(Mangasha),许诺给他金钱和武器支持推翻米尼力克皇帝。策反也未见成效。意大利最终决定诉诸动武,任命厄立特里亚总督奥若思特·巴热提力(英语:Oreste Baratieri)将军为总司令,准备1.4万军队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

过程

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军团抵达卡萨拉并在那展开第一场战斗。据意大利的记录,埃塞军是10万人左右其中有1万名骑兵。在埃塞俄比亚的各领主同时也是军队司令官,曼涅里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衣军的核心。1895年1月,意大利军连续八次击败各地封建主。3月,意大利军开始全面进攻,成功攻占阿迪格腊特。这年年底,埃塞军已动员了12万人。1895年12月7日,由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在安巴阿拉吉战役中获胜,意大利军第一次打败仗。

意大利为了挽回颜面,入侵军总司令巴热提力将军亲率2万大军赶到阿杜瓦地区与埃塞军决战。1895年12月17日,早有准备的米尼力克动员了10万大军北上抗意,埃军包括了各阶层、各种族、各宗教的人士,连皇后泰图(Taytu)也亲自率领她的部族动员的5000名士兵上前线作战,并指挥炮手射击。

埃塞军乘胜追击意军到安巴阿拉吉以北百公里的默克莱,于1896年1月包围了该城千余名意军(20名军官、13名军士、150名士兵,指挥1000余厄立特里亚人的殖民地军),切断了意军的饮水补给。埃塞皇帝希望和平解决战争,答应如果意大利重启和谈,会让这些被包围的意军安全撤离。意大利回应在阿杜瓦地区的重兵进攻。埃塞军在包围并炮击默克莱两个星期后,该城意军投降,埃塞皇帝命令埃军让出一条安全通道,同意意军毫发无损安全撤离。史称默克莱战役(英语:Battle of Mek"ele)。

阿杜瓦决战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当时意大利绘制的阿杜瓦战场地图

意军总司令巴热提力将军自恃所部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组成,极端低估了埃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认为埃塞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缺乏训练,不懂战术,从而抵消了其数量优势。于是,他决定用把2万意军和50门火炮在阿杜瓦部署为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在包围圈的外沿修筑坚固的工事,希望把埃军引诱入包围圈内一举歼灭。

于是意军守在工事后面与埃塞军对峙。埃塞皇帝就是不进攻意军伏击圈。经过3个月的对峙后,后勤补给匮乏的意军无力维持,必须在主动进攻与撤退之间选择。恰好意大利政府命令巴热提力将军立即发起进攻。巴热提力把总攻的时间选择在1896年2月29日夜,居高临下分三路纵队从侧翼包抄埃塞军。结果在埃塞北部陌生寒冷的高原战场上荆棘遍野难行,通讯指挥困难,意军离开工事向埃军发起进攻但各级指挥官对上对下都失去联系,称为一盘散沙,完全暴露在两英里的战线。

1896年3月1日凌晨,埃塞军侦察意军阵地,得知意军因行军分隔,各部距离拉大,使得埃塞军能逐一地重创分散的意军。埃塞俄比亚指挥部善用正面攻击和侧翼纵深作战,埃塞皇帝命令反击并分割歼灭意军。主要目标锁定意大利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大利炮兵有效阻击了埃塞军进攻,但是意大利军的纵队仍旧被分割突击。。3月1日上午9点左右,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意军倾斜,埃塞皇帝考虑撤退,但其参谋人员建议他动用25 000人的预备队。这支预备队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混战中打破了双方力量平衡。3月1日中午时分,惨烈的战斗结束,17700人的意军7000人阵亡,2500人受伤,3500人被俘。12万参战埃塞军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间,受伤6000-10,000人。埃塞军没有乘胜追击趁势把意大利赶出厄立特里亚。埃塞皇帝担心如果攻下厄立特里亚,意大利甚至其他欧洲列强会动员更多的军队报复埃塞俄比亚。埃塞皇帝希望见好就收,就此恢复与意大利的和平。

最终,埃塞俄比亚赢得了阿杜瓦战役的胜利,意大利退守到厄立特里亚殖民地。

俄罗斯为了遏制英、法、意在北非的势力扩张,在1896年在国内募捐,透过俄罗斯会派出医疗队替埃塞俄比亚士兵进行医疗救护。

战争结局

阿杜瓦战役惨败的消息传回意大利后,全国震惊,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强烈谴责首相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和入侵军总司令兼厄立特里亚殖民地总督巴热提力将军,要求意大利从厄立特里亚完全撤军。最后,克里斯皮首相被迫辞职,他的政府倒台;总司令巴热提力将军也被送上送上在阿斯马拉的军事法庭,虽然最后判处无罪但被迫辞职退休。

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签定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the Addis Ababa Treaty),该条约规定,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完全独立,废除《戊沙勒条约》,埃塞俄比亚则同意意大利对厄立特里亚的殖民统治,释放阿德瓦战役中所有意大利战俘。根据该条约,双方于1900年沿梅雷布河(the Mereb River)划定了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边界。

阿德瓦战役把埃塞俄比亚从殖民地的边缘上挽救了回来,维护了埃塞俄比亚的主权独立,极大地鼓舞了埃塞俄比亚人民用武力斗争抵抗欧洲帝国主义殖民者入侵的决心。当时的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没有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惟一一个用武力成功捍卫主权的国家。

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就意大利的脆弱军事,这样讥讽:“他们带着满嘴蛀牙又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Italy had "poor teeth and such a large appetite".)

战后,西方列强相继与埃塞俄比亚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在1897年到1908年间,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分别与埃塞俄比亚签定条约,划定他们的殖民地与埃塞俄比亚的疆界,从而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版图。

对全世界所有黑人来说,阿德瓦战役是黑人反抗白人的第一个巨大的胜利,它恢复了黑人的尊严和自信,激发了黑人团结起来开展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参见

阿杜瓦战役

意大利历史

埃塞俄比亚历史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起因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希望扩张领土,独霸地中海,重新瓜分东非和北非的英、法殖民地。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阿比西尼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使意大利得以成功侵占埃塞俄比亚。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签署了《义法条约》。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犠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经过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以东北非义军总司令E.德博...
· 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1848年革命1848年,亚平宁半岛上许多地区和其它欧洲地区一样都发生了革命暴乱,皮埃蒙特的卡洛·阿尔贝托及托斯卡纳大公国的利奥波德二世(英语:LeopoldII,GrandDukeofTuscany)都被向民主派妥协。趁著维也纳本身也陷入革命暴乱当中,米兰(五日(英语:FiveDaysofMilan))和威尼斯(短命的圣马可共和国(英语:RepublicofSanMarco),后于1849年被奥地利重占)两座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的首都也趁机揭竿起义。除了墨西拿以外的西西里人民都驱逐了波旁王朝的军队,卡洛二世也被赶出了帕尔马公国。萨丁尼亚王国决定利用这样有利的情势,向与教皇国及两西西里王国同盟的奥地利宣战,以挑战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霸权。战争过程萨军下辖2个军团及1个预备师,总数约一万两千人,其炮兵与骑兵部队都是最精锐的。3月21日,托斯卡纳大公也带着六千七百人加入到对抗奥地利的这一方。教皇国...
· 意大利战争的背景意大利战争起因是什么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意大利战争图片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政权长期分裂,不断,导致国家军事力量薄弱,民生更是无人问津。一个富得流油,同时又缺乏强有力的国防力量的国家,自然引得周边强邻垂涎三尺。更要命的是,这个国度统治者们在政治眼界上显得十分愚蠢和短视,当内部争议产生时,他们总是习惯于寻求国外势力的支持,如此一来,更有引狼入室之嫌,这也为1494年,意大利战争的全面爆发提前埋下了伏笔。或许在现代史学家看来,意大利战争背景较为复杂。虽然,就史料考证,米兰公国的和法国侵略者对这片国土的虎视眈眈都是导致这场大规模战役爆发的内因,然而归根到底,十五世纪欧洲各国政...
· 意大利战争导火索意大利战争背景是什么
发生在公元1494年至1559年间的意大利战争,是欧洲大陆上演的一场跨世纪的争霸之战。意大利战争图关于意大利战争起因,欧洲历史文献中解释为米兰公国而引起的城邦之争。公元1494年,米兰大公乔万·加利佐·斯福尔扎对其摄政叔父洛德维科·斯福查独揽大权,意图篡位的野心有所察觉,于是,年轻的皇帝向其岳父求助,那不勒斯国王小阿尔方索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女婿的请求,帮他对抗王叔的朝政势力,由此,米兰与那不勒斯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面对那不勒斯强大的军事实力,洛德维科·斯福查不敢轻举妄动,遂将目光瞄准了欧洲大陆的其他军事强国。在他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下,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终于同意出兵出兵,助其夺取王权,顺便扳倒那不勒斯。于是,平静半个世纪之久的意大利半岛因王国内部争斗和外部势力的入侵,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这便是旷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的起因。虽然,意大利战争的起因与米兰公国的宫廷有关,然而后来演变成欧洲列强的争霸之战...
· 意大利战争背景是怎样的意大利战争起因介绍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意大利战争图片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政权长期分裂,不断,导致国家军事力量薄弱,民生更是无人问津。一个富得流油,同时又缺乏强有力的国防力量的国家,自然引得周边强邻垂涎三尺。更要命的是,这个国度统治者们在政治眼界上显得十分愚蠢和短视,当内部争议产生时,他们总是习惯于寻求国外势力的支持,如此一来,更有引狼入室之嫌,这也为1494年,意大利战争的全面爆发提前埋下了伏笔。或许在现代史学家看来,意大利战争背景较为复杂。虽然,就史料考证,米兰公国的和法国侵略者对这片国土的虎视眈眈都是导致这场大规模战役爆发的内因,然而归根到底,十五世纪欧洲各国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