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
生平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家境清寒,勤奋好学。天监初年,柳恽任吴兴郡太守,召为郡主簿。后由临川王萧宏推荐,受梁武帝重用,曾私撰《齐春秋》,书成奉呈武帝,书中提到武帝曾是齐明帝的佐命之臣,武帝不悦,下令将书烧毁,并将吴均免职。吴均史学著作很多,均已散佚。文章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法,有“吴均体”之称。后奉诏修《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讫南朝齐。普通元年(520年),书未成而卒。吴均亦善作骈文,并以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宋元思书》(见《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品《隋书·经籍志》录有《吴均集》2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吴朝请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注《后汉书》9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塘...
生平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家境清寒,勤奋好学。天监初年,柳恽任吴兴郡太守,召为郡主簿。后由临川王萧宏推荐,受梁武帝重用,曾私撰《齐春秋》,书成奉呈武帝,书中提到武帝曾是齐明帝的佐命之臣,武帝不悦,下令将书烧毁,并将吴均免职。
吴均史学著作很多,均已散佚。文章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法,有“吴均体”之称。后奉诏修《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讫南朝齐。普通元年(520年),书未成而卒。
吴均亦善作骈文,并以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宋元思书》(见《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作品
《隋书·经籍志》录有《吴均集》20卷,已佚。
明人张溥辑有《吴朝请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注《后汉书》9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塘先贤传》5卷、《续文释》5卷、《文集》20卷。已佚。
志怪小说《续齐谐记》1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朝文学家吴均简介他怎么死的?吴均的代表作
姓名:吴均别名:叔庠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朝梁出生地:吴兴故鄣出生时间: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去世时间: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主要作品:《齐春秋》主要成就:开创“吴均体”吴均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氏,留有史书《齐春秋》遗世。吴均家境贫寒而地位低下,在吴均以前没有出过拿的出手的读书人,更不用说入朝为官了。一直到了吴均这一代,才有了这样一个人物。吴均少时聪颖而好学,经常彻夜读书,不怕苦不怕难的从各处汲取知识,终成一代俊才。沈约曾经意外看见吴均的文章,对其文章十分喜爱赞叹,对交好友人赞扬吴均的文采。梁天监初年,柳恽在吴兴任职,召吴均为郡主簿。有一天柳恽与吴均一同吟诗作赋,打发时间,却不禁为吴均的文采所打动。“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吴均文体极好,所以当时许多人纷纷学习,“吴均体”渐渐成了气候,有了名气。吴均在为郡主簿期间,一直不得...
· 南朝文学家吴均简介他怎么死的?吴均的代表作
人物档案姓名:吴均别名:叔庠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朝梁出生地:吴兴故鄣出生时间: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去世时间: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主要作品:《齐春秋》主要成就:开创“吴均体”吴均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氏,留有史书《齐春秋》遗世。吴均家境贫寒而地位低下,在吴均以前没有出过拿的出手的读书人,更不用说入朝为官了。一直到了吴均这一代,才有了这样一个人物。吴均少时聪颖而好学,经常彻夜读书,不怕苦不怕难的从各处汲取知识,终成一代俊才。沈约曾经意外看见吴均的文章,对其文章十分喜爱赞叹,对交好友人赞扬吴均的文采。梁天监初年,柳恽在吴兴任职,召吴均为郡主簿。有一天柳恽与吴均一同吟诗作赋,打发时间,却不禁为吴均的文采所打动。“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吴均文体极好,所以当时许多人纷纷学习,“吴均体”渐渐成了气候,有了名气。吴均在为郡主簿期间,...
· 吴均《胡无人行》赏析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南朝诗人中,对唐代边塞诗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了鲍照,还有吴均。正如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所说:盛唐“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吴均的边塞之作,是他的诗歌中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胡无人行》这首乐府诗,就是其中之一。从史传记载看,吴均本人似不曾去过边塞。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他爱写边塞诗,主要原因盖在于这种出身与志向的心理矛盾,谈兵咏怀,正是抒发内心勃郁之气的绝好媒介。明乎此,本诗中跳动的脉搏也就容易把握了。这首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一上来就把这杀敌立功的武器推到读者的面前。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把宝剑,在诗中常常要提到。比如“我有一宝剑”(《咏宝剑》),“抱剑...
· 吴均《胡无人行》赏析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南朝诗人中,对唐代边塞诗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除了鲍照,还有吴均。正如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所说:盛唐“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吴均的边塞之作,是他的诗歌中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胡无人行》这首乐府诗,就是其中之一。从史传记载看,吴均本人似不曾去过边塞。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他爱写边塞诗,主要原因盖在于这种出身与志向的心理矛盾,谈兵咏怀,正是抒发内心勃郁之气的绝好媒介。明乎此,本诗中跳动的脉搏也就容易把握了。这首诗的动人处,主要在于贯通全诗的那种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厉直前的气概。诗的开篇写剑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一上来就把这杀敌立功的武器推到读者的面前。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把宝剑,在诗中常常要提到。比如“我有一宝剑”(《咏宝剑》),“抱剑...
· 浙江省-湖州-安吉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幕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5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