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红砖美术馆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8
转发:0
评论:0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将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一号地的地标性建筑,红砖美术馆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主体建筑方面:地上部分设置有8个展示空间,包括3个集儿童活动、公共教育等功能在内的休闲空间、1个接待大厅、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地下一层配有三间适用于影像作品(资料论坛图库)的放映室;而院内部分则设置有学术报告厅、餐厅、咖啡厅、会员俱乐部等配套功能区域。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将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一号地的地标性建筑,红砖美术馆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主体建筑方面:地上部分设置有8个展示空间,包括3个集儿童活动、公共教育等功能在内的休闲空间、1个接待大厅、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地下一层配有三间适用于影像作品(资料论坛图库)的放映室;而院内部分则设置有学术报告厅、餐厅、咖啡厅、会员俱乐部等配套功能区域。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内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户外各种景观之中。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建筑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简陋而巨大。临街墙面阵列着的六米见方洞口,将内部墙壁侵蚀得不成样子,简易钢架棚顶上,贯穿南北的条形天窗,虽是光线充足,但直射的阳光和投影,外墙改造是最关键的问题。改造后的功能为美术馆,庭院部分涵盖餐饮、办公、北部园林则提供游憩。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目前红砖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包括有:克里斯丁·莱默茨(Christain Lemmerz)、奥拉夫·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黄永砅、吴山专和英格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部分藏品还曾在2012年12月试运营初期的收藏展中进行过展出。未来,依托本馆空间、景观和地域特点,红砖美术馆将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深度研究和典型呈现,以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国际性的一系列策展、驻地、教育、出版等活动打造艺术推广与交流的国际平台,形成北京文化艺术生态中的新的共同体,并为公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同时,也是在此过程中,以实际经验为中国当代民营美术馆的运营与发展模式提供可行性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红砖大学
其他一些大学因各种原因声称具有“红砖”的地位,这些大学包括:纽卡斯尔大学诺丁汉大学莱斯特大学卡迪夫大学艾希特大学参见古典大学平板玻璃大学新大学砂岩学府
· 红砖与青砖的发展历史
我国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是在烧成高温阶段后期将全窑封闭从而使窑内供氧不足,砖坯内的铁离子被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青色的低价铁而成青砖。据有关砖家的研究,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上千年仍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因为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所以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问世后,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不断有新的各种免烧砖问世,但是专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红砖依然是性能最优良,舒适感最好的建筑墙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红砖的地位其他产品仍难以取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红砖产量呈几何级数式增长,但众多的小型红砖厂取土烧砖滥挖乱采,造成大量农田被毁,因此从1993年开始,国家已开始限制和取缔毁田...
· 上海美术馆
历史其前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56年8月10日开馆的上海美术展览馆,1986年10月9日改名上海美术馆。2000年3月18日美术馆迁至南京西路325号的原上海图书馆旧址,2012年12月31日移至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是国内最早设立教育部的美术场馆。目前,上海美术馆拥有藏品万余件,都是具国际及国家级的艺术品。“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现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场地其最早的地址为南京西路456号。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曾使用的建筑建于1933年,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厦。该建筑经扩建改建后,曾先后被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使用。其建筑是1930年代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17326平方米。相关条目中华艺术宫坐标:31°13′57″N121°27′58″E/31.232615°N121.466209°E/31.232615...
· 仿古青砖和红砖的成分区别
仿古青砖:青砖是属于烧结砖,古青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粘土加水调和后,挤压成型,再入砖窑焙烤至(1000度左右),用水冷却,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经检测古青砖的抗压大于10兆帕,吸水率小于20%,仿古青砖就是仿照古青砖的各类款式、按照古青砖的烧制方法,采用古青砖所用的粘土材料现代烧制的青砖。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由古罗马人发明。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现在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其实是一种缺氧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现在生产的比较少。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红砖,用于砌筑材料,更可延长建筑物寿命。仿古青砖多用庙宇,教堂...
· 足立美术馆
足立美术馆,始建于1970年的私人美术馆,在美国杂志《JOURNALOFJAPANESEGARDENING》的庭园评选中,已是第13个年头蝉联日本第一。足立美术馆的庭园共有六组主题,约五万平米之阔。入口处简约低调,开篇第一园也是最具东方情怀的苔庭——枝干瘦削内倾的赤松植于写意的苔岸之上,当中大片留白的砂石如池水。断断续续的石板蜿蜒成路,将松弛的园景串联收束成一体。点睛之笔是池中一隅的苔之岛,如墨洒一点,有力而短促。苔庭三面环廊,即将走到尾声时可见美术馆创始人足立全康的雕像立于道旁,一侧有“庭园日本一”的碑刻。石碑上标注蝉联年份的字样颜色很新,这个数字自2003年起,正在不断地刷新纪录。这位已故的创始人此时则意气勃发,右臂高抬,顺着手指的方向,便是足立美术馆面积最宏大,水准最高的枯山水庭园。与京都天龙寺咫尺间写意天地的枯山水景致略有不同,足立美术馆的枯山水庭开阔而丰盈,如长卷,又借景天地,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