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黄鹤楼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4
转发:0
评论:0
历史沿袭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现在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为“黄鹤楼头留圣迹”。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现况白云黄鹤1957年...

历史沿袭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现在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为“黄鹤楼头留圣迹”。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

现况

黄鹤楼

  白云黄鹤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10月武汉市政府决定根据历史资料重建黄鹤楼,专家决定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重建新的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新楼共五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

新黄鹤楼的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等为陪衬的图案。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7米的楹联:

第二层是用大理石镌刻的《黄鹤楼记》,记述了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此外还有“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等壁画。第三层大厅内是“绣画像”壁画,描绘了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白居易、陆游、岳飞等人的形像,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现在的黄鹤楼被改建为黄鹤楼公园,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占地约150亩。楼前牌坊上写“三楚一楼”四个大字,楼台基旁立有两座碑亭,石碑上记载着重建黄鹤楼的业绩与今人写的“重修黄鹤楼记”。

黄鹤楼

  黄鹤楼,摄于1870年代

黄鹤楼

  1871年的黄鹤楼

2003年2月,黄鹤楼开始进行1985年重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整修。此次整修主要是对楼顶的四块牌匾进行维修,在保持字迹不变的情况下对牌匾重新复制。

历代吟诵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许多著名诗人吟诗颂赞,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其中崔颢的《黄鹤楼》诗更使黄鹤楼名扬天下。

崔颢《黄鹤楼》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

传说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有很多。《齐谐志》记载,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经过这里的一座山,因此山名黄鹤。后来有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楼,名为黄鹤楼。《述异记》上说,荀环喜好神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看见有仙人乘坐黄鹤从天而降,仙人同他一起饮酒,然后乘鹤而去。《鄂州图经》说,费袆登仙之后,曾经乘坐黄鹤到此休息。

参考资料

 

坐标: 30°32′49″N 114°17′49″E  /  30.54694°N 114.29694°E  / 30.54694; 114.296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关于黄鹤楼的传说
这样气势恢宏的望江楼,为何以黄鹤为名?难道是有黄色的鹤在此地驻留过?黄鹤楼地处江汉,此地区也有鹤活动的踪迹,不过这里的鹤大多为灰鹤。事实上,鹤的家族虽然繁盛,却没有出现过黄鹤这个种类。无论古今中外,都没有发现过黄鹤的科学记载。现存的鹤的种类有15种,其中丹顶鹤、白鹤都是为大家熟知的种类。既然没有黄鹤,为什么要叫黄鹤楼?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面八方」,即四边套八边形,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展翅的仙鹤,再加上楼上所覆为黄色琉璃瓦,故名「黄鹤楼」。还有人认为,这是受黄鹤楼的选址所影响,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古代人将「鹄」「鹤」两字通用,所谓的黄鹤楼,其实就是黄鹄楼。那么黄鹄又是什么动物呢?黄鹄就是大家熟知的天鹅。因为天鹅嘴的根部有赤黄色的瘤,被古人称为黄鹄。更多的人倾向于黄鹤楼的名字来源于传说。很早以前,曾经有一位辛姓妇人在山上卖酒。有位道士经常从她的酒铺前路过,这...
· 黄鹤楼费t亭
简要介绍:费t亭1993年春依费t跨鹤憩于黄鹤楼的传说而建。亭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东北约70米、白云阁以西214米处的山北坡上,离吕仙洞门前约8米。中文名称费t亭外文名称FeiYiting地理位置公园北区著名景点黄鹤楼建筑时间1993年纪念人费t建造原因憩于黄鹤楼的传说而建费t(公元?~253年),字文伟,江夏郡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幼年时父母双亡,由族父伯仁抚养,后游学到益州(今四川)。时值刘备平定益州,他归依刘备,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任后,升任黄门侍郎,为诸葛亮所赏识,继蒋琬之后执政,擢任军师,录尚书事,掌管军政大权。为了联吴抗曹,费t出使东吴游说,使吴主孙权折服。他与诸葛亮、蒋琬、董允4人被蜀人并称为“四英”。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费棉于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被魏降人郭循刺死。费t登仙驾鹤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阎伯理所作的《黄鹤楼记》,他转述《图经》云:“费...
·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武汉黄鹤楼的诗词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武汉黄鹤楼的诗词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话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话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3.《望黄鹤楼》...
· 黄鹤楼名称的由来:没有黄鹤为什么要叫黄鹤楼?
这样气势恢宏的望江楼,为何以黄鹤为名?难道是有黄色的鹤在此地驻留过?黄鹤楼地处江汉,此地区也有鹤活动的踪迹,不过这里的鹤大多为灰鹤。事实上,鹤的家族虽然繁盛,却没有出现过黄鹤这个种类。无论古今中外,都没有发现过黄鹤的科学记载。现存的鹤的种类有15种,其中丹顶鹤、白鹤都是为大家熟知的种类。既然没有黄鹤,为什么要叫黄鹤楼?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面八方”,即四边套八边形,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展翅的仙鹤,再加上楼上所覆为黄色琉璃瓦,故名“黄鹤楼”。还有人认为,这是受黄鹤楼的选址所影响,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古代人将“鹄”“鹤”两字通用,所谓的黄鹤楼,其实就是黄鹄楼。那么黄鹄又是什么动物呢?黄鹄就是大家熟知的天鹅。因为天鹅嘴的根部有赤黄色的瘤,被古人称为黄鹄。更多的人倾向于黄鹤楼的名字来源于传说。很早以前,曾经有一位辛姓妇人在山上卖酒。有位道士经常从她的酒铺前路过,这...
· 崔颢作《黄鹤楼》
[黄鹤楼今景]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全唐诗》录有他的《崔颢诗集》1卷,存诗40多首,其中以《黄鹤楼》最为有名。《黄鹤楼》是一首七律诗。诗人在诗中以有关仙人乘黄鹤的传说及现实中的黄鹤楼四周的景色为题材,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白云千载空悠悠”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前者写盼鹤不见引起的愁绪,后句则写思乡不见而引起的苦闷。尽管涵义不同,但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却完全相同:一样的惆怅,一样的茫然,一样的沉重。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在诗中融合一体,起到了互相照应、互相衬托的作用,它们是景语,也是情感的流露,如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相传李白读后大为佩服,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写道:“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