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齐物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2
转发:0
评论:0
早期仕途李齐物没有学术,为官严整。唐神龙初年,左右千牛备身出身,历任尚辇直长、许州司马、华州司兵。其母过世丁忧,因为丧期哀伤数月导致身体虚弱,在家都扶着拐杖,守墓时在草庐衣不解带直至丧期满。皇帝特地降下玺书,给予在草庐守孝的他慰勉。丧期满后,授鸿胪丞,除尚辇奉御,迁升北都军器监事,太原少尹严挺之连奏李齐物政绩第一,于是擢拜长安令。李齐物在任上以威禁暴,以恕用刑。迁将作少匠、殿中少监、太府少卿。唐玄宗年间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任怀州刺史。举荐高尚,但高尚不得仕官,于是送高尚入京师,助钱三万,并写信给中官将军吴怀实以高尚相托,使其得见当权宦官高力士。约二十九年(741年),李齐物累次升官至陕州刺史。他曾不满陕尉裴冕,将他上枷锁折辱。天宝元年(742年)正月,李齐物开砥柱,通漕路,凿三门,成渠。李齐物在挖开重石时挖出像铧一样的古铁戟,铭文篆字“平陆”,献上,诏命名河北县为平陆县。李齐物将石头弃...

早期仕途

李齐物没有学术,为官严整。唐神龙初年,左右千牛备身出身,历任尚辇直长、许州司马、华州司兵。其母过世丁忧,因为丧期哀伤数月导致身体虚弱,在家都扶着拐杖,守墓时在草庐衣不解带直至丧期满。皇帝特地降下玺书,给予在草庐守孝的他慰勉。丧期满后,授鸿胪丞,除尚辇奉御,迁升北都军器监事,太原少尹严挺之连奏李齐物政绩第一,于是擢拜长安令。李齐物在任上以威禁暴,以恕用刑。迁将作少匠、殿中少监、太府少卿。

唐玄宗年间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任怀州刺史。举荐高尚,但高尚不得仕官,于是送高尚入京师,助钱三万,并写信给中官将军吴怀实以高尚相托,使其得见当权宦官高力士。约二十九年(741年),李齐物累次升官至陕州刺史。他曾不满陕尉裴冕,将他上枷锁折辱。天宝元年(742年)正月,李齐物开砥柱,通漕路,凿三门,成渠。李齐物在挖开重石时挖出像铧一样的古铁戟,铭文篆字“平陆”,献上,诏命名河北县为平陆县。李齐物将石头弃入河中,水越发湍急,舟船不能入新门,等候水涨了由人挽舟而上。唐玄宗怀疑其事,遣宦者视察,李齐物厚赂使者,使者回去后说李齐物兴修水利是惠政。玄宗于是赐李齐物貂裘一领、绢三百匹,特加李齐物银青光禄大夫,为鸿胪卿,赐玉尺一把,诏称因李齐物能干,故有此赐。三年(744年)十一月,迁河南尹,仍任水陆运使。五年(746年)七月,李齐物因与被宰相李林甫陷害而被贬的右相李适之交好,被贬竟陵郡太守。任内见到伶师陆羽,欣赏其才能,当即赠与诗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处学习。天宝末年,李齐物被征拜将作监,又为司农、鸿胪卿。

唐肃宗年间

至德初年,裴冕为相,除授李齐物太子宾客,世人称赞裴冕能不以怨报怨。乾元元年(758年),李齐物迁凤翔尹,十月为刑部尚书,历任太常卿。褒扬晋州长史崔衍之忠,崔衍得授长安令,封武邑县男。上元元年(760年)不早于六月,李齐物迁京兆尹。他性格苛察寡恩,喜欢揭发他人私事,但廉洁自爱,官吏不敢欺瞒他。不迟于七月,因残暴被罢免。晚年除授太子太傅,兼宗正卿。二年(761年)五月卒,时为金紫光禄大夫,辍朝一日,诏赠太子太师。又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

子孙

郑滑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李复

司农少卿李条,字坚

评价

《旧唐书》史臣曰:齐物贞廉整肃,复节制权谋;……皆神通之曾玄,宗室之翘楚。……然……齐物积财兴议,……皆尺之短也。

注释及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李--李贺、李白、李商隐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
· 李悝,即李克。
李悝和李克是同一个人。对这个问题,《史记》没搞清楚,《汉书》也没搞清楚,这是因为秦朝以前的社会,读音和写字都很不规范,所以先秦古文里边才有那么多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本质上就是错别字,这就尤其会让人名、地名容易搞混。
· 李
李一、来源有三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二、...
· 李?
被扣清朝丙子胡乱中,1637年初,清朝要求朝鲜世子为人质,仁祖投降,世子“号泣之声,闻于户外”。很多大臣反对世子为人质,但世子表示:“泰山既垂于鸟卵之上,国步谁措于盘石之坚,事已急矣!予既有弟二人,又有一子,亦可奉宗社。予虽死于贼,尚何憾焉?”仁祖起初不愿意世子出城,又萌生了世子代他出城投降的幻想,但被清朝拒绝。仁祖投降后世子与其妻和凤林大君夫妇被清朝抓往沈阳抑留。世子在沈馆中受到清人严密监视,朝鲜利用各种机会请求归还世子,但无果而终。皇太极要求世子和凤林大君参与松锦大战,还借世子之口要求朝鲜军参与对明作战。一度有明军炮弹落在世子营旁。在沈阳世子主动对清进行各种交涉,包括遣返朝鲜境内女真人、汉人问题,朝鲜人越境采参问题,本国被掳人口问题,力保“通明”朝鲜大臣等。每当朝清关系不睦,清朝就责难世子,世子力争抗辩,维护本国利益,维护清朝和朝鲜和平关系。朝鲜上层对世子失望朝鲜人对世子失望“世子既久...
· 李
生平在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出身一个书香世家。李家三父子俱擅长于文墨,均在科举中高中为探花,在家乡以“老李探花”(李寻欢的父亲)、“大李探花”(李寻欢的兄长)、“小李探花”(李寻欢)闻名,李家的门上亦写有“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字样。由于仕途得志,所以李寻欢早年已于朝廷为官。后来,由于被胡云冀上奏弹劾,以他淡泊名利的性格,终于辞官而去。后来,李寻欢投身江湖,成为首屈一指的武林人物,以飞刀神技闻名。他与林诗音订下婚约,原欲结为夫妻;后来他因为知道义兄兼救命恩人龙啸云爱上林诗音病至形销骨立,无法看着义兄相思而死,刻意纵情酒色,借故疏远林诗音,促成龙啸云与林诗音的婚姻。并在龙啸云与林诗音成亲之后,退出江湖,与“铁甲金刚”铁传甲隐居关外。十多年后,李寻欢重返中原,遇上“飞剑客”阿飞,并牵涉进“梅花盗”一案,一度被视为“梅花盗”。几翻转折,虽然水落石出,却又被卷进林仙儿、龙啸云、上官金虹等人的江湖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