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0
转发:0
评论:0
历史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发动宗教改革早期历史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腐化早为各欧洲邦国有识人士所不满,当中,马丁路德为反对教会售卖赎罪票,于1517年10月31日诸圣日在威登堡(Wittenberg)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展开宗教改革的序幕。1517年至1520年间,马丁·路德通过出版书籍、小册子,凌厉抨击当时天主教会的腐败、陋习,提出改革。很多基督教神学者都认同他的主张,他们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诉求。马丁·路德遂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农人尊他为民族英雄,贵族起誓保护他,日耳曼各公国的统治者也希望借此摆脱罗马教会的势力,使内政得以独立。马丁·路德因此得罪权贵,与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怨。1520年,为了解决路德的“问题”,教皇与罗马天主教会向路德发出教皇印函,督命路德放弃主张,并致杀身威胁的言外之意。(此前,罗马教会曾以这种方法杀害过呼吁改革的人,如捷克的改革

历史

宗

  马丁于1517年10月31日发动宗教改革

早期历史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腐化早为各欧洲邦国有识人士所不满,当中,马丁为反对教会售卖赎罪票,于1517年10月31日诸圣日在威登堡(Wittenberg)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展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1517年至1520年间,马丁·通过出版书籍、小册子,凌厉抨击当时天主教会的腐败、陋习,提出改革。很多基督教神学者都认同他的主张,他们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诉求。马丁·遂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农人尊他为民族英雄,贵族起誓保护他,日耳曼各公国的统治者也希望借此摆脱罗马教会的势力,使内政得以独立。马丁·因此得罪权贵,与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怨。

1520年,为了解决的“问题”,教皇与罗马天主教会向发出教皇印函,督命放弃主张,并致杀身威胁的言外之意。(此前,罗马教会曾以这种方法杀害过呼吁改革的人,如捷克的改革者杨·胡斯即被火刑烧死。)但1520年12月,拒绝收回变革主张,并与他的支持者们当众焚毁了这份印函。

1521年1月,教皇正式发教谕将处以破门律 ,而新继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亦同意要驱逐及其支持者,但幕僚力劝,认为在民众中声望殊高,所以若施以压制,会引起暴动。更重要的是,所在公国的统治者智者腓特烈坚拒让自己的臣民未经审判而被定罪。于是,受传召参加沃尔姆斯会议,罗马教会授意在会议上公开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当着查理五世和罗马教会官员的面,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

赴沃尔姆斯会议之前,曾获得安全来回的承诺,可是这承诺并不可靠——当年杨·胡斯遇害前亦有同等待遇。趁夜幕浓重,的支持者从沃尔姆斯协助他逃走,使他免于被囚甚至受刑。隐居了一段时间,一边继续写作、思考。发现出逃之后,查理五世发布沃尔姆斯法令,驱逐及其支持者,并将他们定为异端,的作品亦遭禁。

其他的宗教改革者

早于公元10世纪,由一位名叫鲍格米尔(Bogomil)的修士所教导为核心的运动兴起,对被称为清洁派或阿尔比派的基督教派改革,产生了影响。这是盛行于公元12世纪法国南方的宗教改革派。

在运动中,其他的宗教改革者也推波助澜,如早期的领袖之一菲利普·墨兰顿(他是在维滕堡大学的同事)、胡尔德莱斯·慈运理和约翰·加尔文(加尔文派的奠基人)。

宗教战争

原本在神学院内的学术交锋,现在已经泛化为社会与政治的冲突。与他的支持者将矛头直指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统治着低地国家、新大陆和神圣罗马帝国,而日耳曼地区亦属其中)与罗马教皇,双方势均力敌。冲突愈演愈烈,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气氛之下,酿成宗教战争。

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三政会在施派尔相商,作出如下协定:在常委会裁决的著作属性之前,沃尔姆斯法令不必强制执行,各公国领主可自主决定是否允许在领土内传道。到1529年,三政会在施派尔再作商议,推翻了上次的协定,无视各公国及自由城邦的异议。

派思想成为分离运动的象征。1530年,查理五世企图压制日益壮大的新教思潮,遂在奥古斯堡召开会议。在会上,菲利普·墨兰顿呈交了一份思想的摘要,这份文件史称奥古斯堡认信。几位日耳曼公国领主(后来又有其他国家的国王和诸侯加入)在文件上签字,为“派”教会辟领地。这几位诸侯于1531年结盟,施马尔卡尔登联盟成立。宗教战争的双方,即施马卡尔登联盟与查理五世辖下的神圣罗马帝国。

施马加登战争结束后,查理五世致力在赢得的领土上推行罗马基督教会的教条。然而,派运动所赢得的领土更为辽阔。1577年,派运动的第二代继承人搜集整理前人学说,为派教会的承传奠下理论根基,这份文件世称《协和信条》。到1580年,前后共十二份认信文(Confessions of faith)都归集为《协同书》,流传至今。

与其后继者因教廷1521年的逐教令(excommunication)被迫离开罗马天主教会,反令点燃宗教变革之火的,被尊为宗教改革之父,历史上更被视为新教之父。

教义

宗

  信义宗标志玫瑰

因信称义

信义宗根据圣经认为,上帝创世之先,世界是完美和圣洁的。然而,当亚当及夏娃不服从上帝的命令,屈服于撒旦引诱之后,他们便失去了原有圣洁的形象。信义宗认为上帝的审判临到他们:“你们必定死”(创世纪2:17)。信义宗神学指出,由于亚当及夏娃的原罪,从由那时起,所有的人都在罪孽受孕、出生(诗篇51:5),心里只有恶念(创世纪8:21),“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翰福音3:6)。由于所有人均死在罪中与上帝隔绝(以弗所书2:1),他们不能藉自己的努力及行为与上帝和好。 信义宗相信耶稣基督是父上帝差来,为要把人类从罪恶与惩罚中买赎回来。信义宗根据圣经认为上帝的儿子耶稣承担“我们众人的罪孽”(以赛亚书53:6),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献上作赎罪的祭,成为众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因人类的罪的缘故而死,替代罪人死亡(哥林多后书5:21)。信义宗坚信耶稣复活,完全肯定了上帝已接纳基督为代罪羔羊的确据(罗马书4:25)。信义宗相信上帝已把所有罪人称为义( 普世称义 ( 英语 : Unlimited atonement ) ),宣告所有罪人因着基督的缘故称义,“因(耶稣)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马书5:18)。信义宗认同这是圣经的核心信息,正是教会存在的意义。信义宗相信每个人藉着上帝所赐的信心领受这份礼物,而非藉着人的好行为(以弗所书2:8,9)。信仰中所指称义的“信”就是信赖基督及祂救赎的伟大工作,这“信心”紧守上帝在基督里预备的救赎(罗马书3:28;4:5)。信义宗坚信,虽然基督为所有人死,不以信心接受上帝赦罪的人将失去基督为他们赢取的赎罪(约翰福音8:24),“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16:16)。

教会《施马加登信条》清楚解释“称义”的概念,指出“因信称义”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宗

  教会于1541年出版的瑞典文圣经

五个唯独

信义宗教会藉“五个唯独”(Five Solas)去陈述圣经当中上帝的真理,

唯独恩典( Sola gratia )

唯独信心( Sola fide )

唯独圣经( Sola scriptura )

唯独基督( Solus Christus )

唯独荣耀上帝( Soli Deo gloria )

马丁起初确立了“唯独圣经”(圣经为教会信仰唯一权威)、“唯独恩典”(罪人得救完完全全是上帝所赐的礼物)及“唯独信心”(信心是人接受救恩的唯一方法);其他改革者把这三个“唯独”串连起来,指出圣经表明一切从上帝而来的恩典和真理,都是借着信心的对象耶稣基督而有的,便成了第四个“唯独”(“唯独基督”);信义宗教会认为信徒要一生“荣耀上帝”(意指让上帝得到赞美)回应上帝的作为,这提倡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个“唯独”(“唯独荣耀上帝”)。“五个唯独”成为改革时期的重要理据,信义宗认为能以此理据,“凭借各种的辨证,指出了教会在信仰及教义上种种错误”,恢复信仰纯正。

圣经:律法与福音

宗信徒相信圣经是上帝给所有人无误、完整的启示,在对内牧养和对外宣教当中,教会都强调使用圣经所包含的两大信息,就是“律法”和“福音”, 信徒亦须清楚分辨两者。

“律法”宣告在上帝眼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律法并警告上帝因为罪(意即违背律法 )要施行惩罚:

“福音”就是耶稣把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好消息,上帝的拯救表明了祂的爱。信义宗相信整本圣经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指出在旧约圣经中上帝屡次应许一位把人从罪恶死亡拯救出来的神圣救赎者。另外上帝在新约圣经中宣告这应许的救赎者“道成肉身”,成为拿撒勒人耶稣:

宗

  乌尔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圣礼

信义宗认为上帝藉“施恩的工具”给与罪人一切的属灵福分,施恩具就是圣经里的福音信息和两种圣礼:洗礼和圣餐。教会认圣礼就是上帝的话语与外在媒介联系起来,借此建立、加强信心,使领受的人罪得赦免。1530年《奥斯堡信条》第五条指出:

洗礼

教会认为圣灵藉洗礼这圣礼,向罪人赐下福音,给他们重生(提多书3:5)、除去他们一切的罪(使徒行传2:38)。教会相信,当主耶稣应许“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16:16)的时候,已清楚地指出这是洗礼带来的福分。会相信洗礼是耶稣为所有人设立的(马太福音28:19),当中包括婴孩(使徒行传2:37-39)。教会认为婴孩和成人都是生而有罪(约翰福音3:6),都需要重生,也都应该藉着洗礼得到信心(约翰福音3:5)。

圣餐

宗教会相信所有参与圣餐的人在领受饼和酒时,同时领受主的真身体及真宝血–“基督在没有改变的饼与酒之内,与饼和酒同在,在饼和酒之下”(in, with and under the bread and wine)(哥林多前书10:16)。教会坚信,当信徒领受主的真身体和真宝血时,他们也同时得到罪的赦免(马太福音26:28),但未认罪的信徒、非信徒和拒绝承认基督真身体临在于圣餐的人,若领受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只会令他们被定罪:

预定论

信义宗教会强调,在创世之前,上帝已经 拣选 ( 英语 : Predestination#In_Lutheranism ) 了谁人可在适当的时候藉福音得救,“并保守他们在信里(Preservation of faith)直至得到永生(罗马书8:29,30)”,但与改革宗教会不同,信义宗教会并不认为上帝预定或拣选谁人受永远惩罚(“预定受罚”),因为圣经亦清楚指出,上帝愿意所有人得救(提摩太前书2:4;彼得后书3:9)

末世论

有别于很多新教宗派,信义宗并不认同“千禧论”,即一些声称耶稣基督会在地上统治一个有形国度的千禧年说法。教会认为“千禧论”,不论千禧年前论抑或千禧年后论,都没有充分圣经根据,更认为这学说错误地引导信徒把期望建立在一个地上的政治国度之上。(约翰福音18:36)

宗

  教会认信文献《协同书》

《圣经》与教会认信《协同书》

改革运动中一条重要的标志性教义主张是“唯独圣经”。信义宗相信,《圣经》是传道与授教的唯一准绳。信义宗也认为,《协同书》是对《圣经》的解释说明。依照传统,信义宗的牧师、教会和教徒均须学习《协和信条》,以理解上帝的话语。神学立场上比较保守的教会很多都自称为“ 认信宗 ( 英语 : Confessional Lutheranism ) ”。虽然教会普遍相信《圣经》确切无误,但也有一些信义宗教会认为《圣经》固然为上帝的话语,但却是出于人手的文献,因此不免会有所弊漏。

普世理念

信义宗认为,基督教会应当合一,基督信仰也只有一个。这种观点植根于信义宗的认信中,因此他们否认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教会分裂运动。

政教分工

信义宗认为不仅教会,国家、政府,都是上帝所设。“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罗马书13:1)。认为基督徒因为良心的原故,要顺服管辖他们的政府(罗马书13:5),除非政府命令他们不顺从上帝(使徒行传5:29)。

同时,信义宗相信上帝给予教会及国家不同的责任。教会的责任是呼召罪人悔改,宣布赦罪,和鼓励信徒能过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 国家的责任是:维持良好的秩序及和平,惩罚犯错的人和安排一切社会大小事务(罗马书13:3,4)让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摩太前书2:2)

宗教理念的实践

信义宗强调礼拜仪式的重要性。音乐在传统礼仪中举足轻重。信义宗教会大都设有音乐部,包括唱诗班、手铃乐队、儿童唱诗班,建有钟塔的教堂甚至会组建钟乐队。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就是虔诚的信义宗教徒,他的作品多为信义宗教会创作。

信义宗也很注重教育,教会中多设儿童部门。信义宗教徒建立了大量主日学、护士学校、小学、神学院和大学。牧师往往使用当地的日常用语。

慈善组织

信义宗相信好行为是信心的表现之一,因此教徒创办了很多慈善组织,遍及国际到地区层面。其中,信义宗世界救济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该组织尤其致力于灾害救济。

教会组织

宗

 赫尔辛基主教座堂

世界上有很多信义宗教会,他们分别地加入不同的世界信义宗教会组织:

世界信义宗联会

国际会

世界宗认信联会 ( 英语 : 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 )

信义宗世界救济会(Lutheran World Relief)

教徒数目

全球信义宗教会约有8000万至1亿信徒。 这里的统计,包括了所有名义上的信义宗教徒,他们不一定归属于某个具体的教会。信义宗现时是芬兰、挪威、丹麦及冰岛的国教。2000年之前,信义宗亦是瑞典的国教,但其后国家立法修订,取消了信义宗在瑞典的国教地位,并使信义宗成为国家教会。

参考文献

认信文献

《协同书》(1580) (英文)

《密苏里会教义简要》(1932) (英文)

《我们所信》

《常存的道:二十一世纪宗认信文》 (英文)

释经文献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by Carl Friedrich Keil ( 英语 : Carl Friedrich Keil ) and Franz Delitzsch (1857) (英文)

The Popular Commentary of the Bible, by Paul E. Kretzmann (1924) (英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何为宗法、大宗与小宗?
宗法所谓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在历史上还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大宗小宗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严格的等级关系,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为了处理嫡长子和他的庶兄弟之间的关系而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嫡子,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因此,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享有主祭的权利。被分封的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为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权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士,士的长子为士,庶子为平民。”嫡长子的同母弟或庶母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区别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
· 宗氏宗祠
宗氏宗祠坐落于稠城街道宗宅村。据宗宅村宗关洋老人介绍:宗氏宗祠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分三进,总面积约800平方米。祠堂内将近有30个青石柱。祠堂的第三进是用于安放祖宗神位的。祠堂由宗氏先祖国享、国绅两位筹集资金、召集人力、物力建造而成。外景著名民族英雄宗泽也可说是宗宅的太公,宗泽是由义乌石板塘村迁入。宗泽(1060~1128年),字汝霖,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厅堂上部梁架家
· 继宗公上杭宗系宗训四则
——立人品端志趋。凡子孙初知章句,便教之以爱亲敬长、忠君信友、庄敬持身,谦恭处已,上不愧天下不怍人,志气向上,毋为。有能游泮水、登科第,以有光于吾门,宜加优奖;寒食长至祭祀,除有得食外,特加一席,以敬其贤,如有游手好闲,不务生理,嫖赌偷窃,初则尊长族人到家劝勉,如再不悛者,尊长族人具呈送官,族人亦当从公,不得怀挟私仇、伤害有理、违者反罪。
· 从孝宗到宁宗
北宋后期的政治史观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不但国内政情安定,也是后边将要详述的朱子学的形成期,被后世并称“乾淳”。隆兴二年(1164)当年的主战派张浚死去,世代交替有了进展,与金的关系也进入良好状态。如何评价北宋末期的党争,关系到政权的正统性,对南宋政权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课题。因为当时人们的共同认识是新法的对外政策是带来华北失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高宗却是神宗的皇孙、徽宗的皇子,既然继承的是他们的皇位,所以就不可能全面否定新法党政权。人们找到的妥协点是,把脏水都泼到“君侧奸臣”吕惠卿和蔡京等身上。王安石有时虽也被批判,但是还继续从祀在将要后述的孔庙里。淳熙后期,《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和《四朝国史》、《东都事略》陆续完成。《长编》是编年体的著作,叙述北宋时期史事,编者是李焘。他觉得应该编纂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续编,所以编了这套资料集。“长...
· 宗
宗(德语:Evangelisch-lutherischeKirchen,英语:Lutheranism,也称:信义会、会、教派、信义宗),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德国神学家马丁·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其他代表人物有梅兰希顿、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运动推行期间支持者虽与罗马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教廷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皇权与首位》、《马丁博士大问答》、《马丁博士小问答》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Concordia)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信义宗教会强调“因信称义”,认为罪人单单藉上帝所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