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
生平万历甲午十月十二日生,祖籍汴梁(今开封),靖康时随宋室南渡,定居盐官西南枣林村,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自幼好学,“舞象,入学为弟子员”,不喜八股,“家徒壁立,最嗜书,好撰述。”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撰写《国榷》,至天启六年1627年完成初稿,以后仍陆续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续订明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遭窃,时已53岁,又发愤重写,新写《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书更精彩。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荐为中书舍人,以“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力辞未就。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顺治十四年(1657年),往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张慎言,卒于外...
生平
万历甲午十月十二日生,祖籍汴梁(今开封),靖康时随宋室南渡,定居盐官西南枣林村,迁至马桥麻泾港西。
自幼好学,“舞象,入学为弟子员”,不喜八股,“家徒壁立,最嗜书,好撰述。”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撰写《国榷》,至天启六年1627年完成初稿,以后仍陆续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续订明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遭窃,时已53岁,又发愤重写,新写《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书更精彩。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荐为中书舍人,以“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力辞未就。
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顺治十四年(1657年),往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张慎言,卒于外地。朱之锡《北游录序》赞扬谈迁:“或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其勤至矣。”其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枣林集》、《史论》、《海昌外志》等。
参考书目
万斌:《遗民史家:谈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谈姓迁徒分布
谈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十二位,人口约五十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1%左右。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秦、汉时期,有一部分谈氏族人北迁到今河北鸡泽、永年、曲周等地落户,这个地区当时属广平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地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多以“广平”为其郡望堂号。另外,还有一部分谈氏族人西迁至今晋、陕、豫三省邻界处之河南灵宝落籍,此地古属弘农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郡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也有以“弘农”为其郡望堂号的。而祖居地商丘一带,汉朝时期属梁国,故梁国作为谈氏之郡望堂号也就毋庸置疑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外族的入侵,加之天公不作美,谈氏族人以上述三郡为中心,除散布于北方大多数省份外,还南迁至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其他南方省份。唐末、五代十国期间,谈氏族人南迁的情况有增无减,不但...
· 浅谈“自珠玑巷迁来”
浅谈“自珠玑巷迁来”金百广西桂平市有不少姓氏家族的历代前辈口传及族谱记载——“祖公自珠玑巷迁来”“我是珠玑巷人,”其中在蒙圩镇居住的有:张、黄、梁、邓、江、卢、钟、岑等姓氏家族。桂平市蒙圩镇流兰村岑氏家族叔侄八个公系的口传及记载是——祖公叔侄八人自珠玑巷迁来,于明万历年间来到流兰村,后有道规、道孟及侄子三个迁往贵县。我祖道畅公明清两朝共生三子”………。1996年秋、笔者跟随几位叔伯亲往贵县旺华村(岑村)东山村(猫儿山)实地查考。道规已改名岑记、道孟改名宗护,侄:有岑梁参、岑梁元、岑梁勇三人。贵县叔侄几个公系均有口传及记录“公自珠玑巷迁到流兰村,后自流兰村迁来。”口传时间:“明万历年间”“明末清初”。目前,均未查到珠玑巷迁来之前的口传及记载。“珠玑巷迁来”的流兰村岑氏家族桂、贵两市居住人口超万人。据查:蒙圩镇几个姓氏家族自“珠玑巷迁来”的“邓、江、卢、钟、等,迁来时间均为明朝中后期,到目前为...
· 建宁应氏迁徙漫谈
建宁应氏迁徙漫谈应道武,字春光(初稿)建宁应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应正郎从江西省宜黄县的金童山(今宜黄县神岗),到福建省建宁经商,然后定居在福建建宁县里心镇的长春馆。建宁地处闽赣交界,位于武夷山脉中段,四周高山环抱,境内丘陵与溪流交错,物产富饶。里心镇是江西通往闽北路上的一大重镇,传统以种植烟草,苎麻,莲子,以及商业繁荣而闻名。就这样,建宁应氏跟建宁县里心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一段岁月悠久的繁衍历史。自宋以来,历经元明清以及民国,近千年的历史中,建宁应氏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下来。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应必达起义的故事。元朝时期,蒙古统一中国,将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原南宋境内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列为第四等的南人,惨遭蒙古贵族的压迫。这时,建宁里心镇的应必达,在元至正十二年(1352),揭竿而起,率众反抗地主阶级与元统治者残酷剥削和压迫,联合江西宜黄的余一、涂佑和...
· 听王季迁谈书画笔墨
徐小虎两根树枝的笔墨,一个是沈周的,另一个是黄慎的。一个笔画是圆的,一个笔画是扁的,在中国,这样的差别,有几人能够品味出来。著名收藏家王季迁和学者徐小虎,便常以此为话题开始关于中国画的访谈。王季迁(1907-2002)江苏苏州人,知名收藏家,先后追随顾麟士、吴湖帆学习绘画及鉴赏。1935年,当选为故宫博物院赴伦敦展览的审查委员,逐渐确立在中国书画鉴赏领域的地位。1949年,王季迁移居美国纽约,博览各大博物馆的书画精品。在美期间,他收藏了《朝元仙杖图》《韩熙载夜宴图》《早春图》《竹石图》等大量书画。王季迁平时撰文甚少,只留下数篇文章和吉光片羽般的书画评语。徐小虎生于南京,具有中德双重血统,小学和初中学业分别完成于罗马、重庆和上海。大学就读于美国班宁顿学院,之后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中国艺术史,五十岁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国书画笔墨...
· 谈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
19世纪末叶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殷墟的发掘,使得司马迁《史记》中记述的商史成为信史。其后的数十年间,学者们在对殷墟文化进行研究的同时,便开始了对更早的商文化的找寻。20世纪50年代以来,二里岗文化被确认是殷墟文化的前身,即早商文化,使得先商文化的探索成为可能。尽管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商人起源问题多有异说①,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北来说,即承认下七垣文化为二里岗文化最可能的来源,亦即是商人立国前所遗留的文化遗存。下七垣文化主要分布于冀南豫北地区,在北起拒马河、南至沁水、东至豫东西部、西达太行山东麓的广大范围内均有遗址发现。观察下七垣文化的分布,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文化有逐渐南下的态势,已有相当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②。然而对于商人南下的原因,学术界却极少有人注意。本文即对此做一尝试性的解释。现今发现的属于下七垣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上。据相关专家研究,西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