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尹直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3
转发:0
评论:0
生平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因父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镇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尹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诸...

生平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因父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镇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尹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成化二十二年要求推荐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尹旻列何琮等八人。诏用何琮,而尹直以万安、彭华及李孜省力荐,中旨召还。与李孜省合作陷害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引起与论喧然不平。

孝宗即位,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上报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孝宗于是薄其为人,令其致仕。弘治九年,尹直上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阁,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正德年间卒,谥 文和 。《明史》有传。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尹直
尹直(1431—1511),字正言,江西省泰和县沙村镇高垅村委尹家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为翰林院正七品编修。成化中,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修《英宗实录》,正德中卒。谥文和。1454年,中进士,殿试第九十九名。1475年,尹直从正五品跃升为正三品礼部右侍郎。1479年,尹直被吏部尚书尹旻发放到南京。尹直与皇帝、万安、李孜省、彭华结盟,反对大太监汪直和尹旻,同仇敌忾。1486年,李省孜劝说明宪宗,把尹直被召回北京。李孜省提出让尹直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尹旻表示反对。尹直和彭华指控吏部尚书尹旻纵子-,尹旻下台,彭华担任了这个职务。1486年,尹直成为大学士,京师举行宴会,官员前来祝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在宴会上,祝贺尹直升官,才有所用。明孝宗即位。万安被逐,李孜省入狱,尹直告老还乡。尹直在泰和闲逸地渡过了14年。1496年,尹直祝贺皇帝的生日,并且提出回京任职,被拒绝了。见...
· 尹村是以尹姓命名的
尹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是一多姓氏久居之地,是当今全市十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尹村的白灰、捉马庙等在我们当地很有名气与影响。尹村素有“金筷子银碗”之美称。古人云:家有余粮村外打墙。从尹村建村最早的永宁堡和金牛堡两个城堡看,都有城墙、城门楼,战乱年代用于防山贼流寇;据《河津县志》(清光绪五年校注本三晋出版社2010年)记载,尹村唐贞元中建文明寺(距今1200年),明永乐间修翠微观;据可以考证的,全村曾有庙宇十多处,较有名的有捉马庙(老岳庙)、鸽子楼(文昌阁)、旋风庙、三官庙、白衣堂、魁星楼等,现存的有一线建起的娘娘庙和三王庙及其戏台(今尹村学校所在地)、药王庙(位于中巷东涧波下丁字口南)等今仍是很宏大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在历史上尹村是何等富裕、繁盛。尹村最为出名的是捉马庙。捉马庙座落在尹村村南与北方平、芦庄三村交界处。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距今680余年,东西南三面环渠(水),北为进村道路称官...
· 尹
尹姓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占中国总人口的0.26%。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尹姓居第91位,约有228万人。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含重庆)等省居多。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中文名尹姓拼音Yǐnxìng得姓始祖兮伯吉甫、殷得姓方式以地为氏、以官为氏主要堂号燕喜堂、天水堂主要郡望天水郡、河间郡历史名人尹吉甫、尹纬、尹继善目录1历史发展?姓氏源流?迁徙分布2姓氏文化?郡望堂号?宗祠楹联?家谱文献?字辈排序?历史遗存3人口分布4姓氏名望5研究考证尹姓历史发展尹姓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少昊,殷之后裔。据唐代张九龄编撰的《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中唐时期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记载道:"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子殷为...
· 尹
· 尹氏遗迹:尹姓墙
“尹姓墙”砖拓片古朴的尹姓墙花木扶疏的尹家院子尹家院子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区东大街107号附5号,在乐山市川剧团左侧,是原青平观后又叫天蓬居的旧址。宅院一侧的风火墙上至今还镶嵌、保留着几块刻着“尹姓墙”字样的青砖,这就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尹氏家族的骄傲凭证。据现住在尹家院子的尹氏后人尹儒洪说:“听母亲李恩敏(毕业于四川大学,是著名诗人陈敬容的同学)回忆,我的曾祖父尹海平是乐山白马(今剑峰乡)人,年轻时靠酿酒、卖洒起家,于清民初建初尹家院子。当时的尹家院子几乎占了新又新科社(川剧团的前身)以下东大街的半条街。”乐山城区的东大街一带,因为曾经在历史上靠近水运码头,所以是最早繁华起来的地段之一,能够在这里占据大片土地,可见当时尹家人独到的预见眼光和资本的雄厚,当时规模之气派。据史料载,尹家是当时乐山城的一个书香世家。尹海平有3个儿子,长子尹朝桢(1882—1951年),在1903年的省城会试中癸卯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