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鹿野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2
转发:0
评论:0
地名由来按照词源不同,鹿野苑的名称可以分为三种:印地语:सारनाथ,Sārnāth,源自梵语:सरङ्गनाद,saraṅga-nāthá,意为鹿王;梵语:मृगदाव,mṛg&aac

地名由来

按照词源不同,鹿野苑的名称可以分为三种:

印地语:सारनाथ,Sārnāth,源自梵语:सरङ्गनाद,saraṅga-nāthá,意为鹿王;

梵语:मृगदाव,mṛgá-dāva,巴利语:miga-dāya,意为鹿园;

梵语:ऋषिपतन,ṛ"ṣi-patana,巴利语:isi-patana(常见于巴利藏),意为圣者来临之地。

在一个佛教典故中,菩萨化现为鹿王,为了保护鹿群,将自己献给了国王,而国王也因此感动,而建立了公园,以保护鹿群。该公园目前仍存在。

历史

释迦牟尼在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五位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是为佛教僧宝成就,佛、法、僧三宝至此圆满集结成就。在接下来的雨季中,佛陀就在鹿野苑的牟拉甘陀库底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僧团逐渐扩大到60人左右,后来佛陀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

鹿野苑

  五比丘礼敬表征佛法的法轮

在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到公元3世纪时,鹿野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中心,在笈多王朝时期(公元4世纪到6世纪),更是达到了顶峰。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这里,见证了鹿野苑当时的盛况。

鹿野苑后来成为佛教正量部的一个中心,但在鹿野苑也发现了黑汝嘎(Heruka)与度母(Tara)的古迹,这说明佛教的金刚乘在此地也有过传播。(来源请求?)

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

景观

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鹿野苑有这样的记载:

鹿野苑

  答枚克佛塔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

鹿野苑

  乔堪祇塔

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头部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副图画。

乔堪祗塔(Chaukhandi Stupa),也称为五比丘迎佛塔,建于笈多王朝,原为覆钵型型,顶端的八角亭是莫卧尔帝国时(16世纪)所建。

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阿努伽里加·达摩波罗(Anagarika Dharmapala)从的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鹿野道彦
参考资料ドキュメント・民主党代表选:鹿野氏のサイン“上着を脱いだら2位に投票”
· 苑姓发源地:苑陵故城
苑陵故城遗址据《元和姓纂》记述,商王武丁封其子文于苑,后文因功进为侯爵。苑陵故城为苑侯文在其封地上建筑的城池。苑陵故城位于今河南新郑东北三十八里的龙王乡古城师村东,东至岗河,西临鸿雁河,北靠高岗。故城分为东西两城。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载:“今县东北三十五六里,有二城相连,其西苑陵,东则制城也。与《左传注》、《汉书》、《水经注》之说相符。”东城即制城,西部被古城寨村占压,中部偏东有新椿公路南北穿过,东部被古城寨村委会和村民晒场占压。苑陵故城四周城墙以东墙、北墙保存较好,西墙、南墙保存较差。整个城墙夯筑而成,在北墙的东段中部和西段中部及东墙南北两端筑有马面4个。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300米,南北宽1700米,周长约8000米,西南角残缺约10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东城墙高16米,北城墙高9米,城内有许多高土台,城外有31座墓冢和烽火台遗迹。城墙下层发现有夯土层,小园夯窝,夯土层内...
· 德福苑
德福苑“德福”是“得福”的谐音,意为居住在这里面的人会得福气,我们所谓的福气。往往是因为拥有美好的品德而来。温州地区行商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取的就是一个“诚信”之德,得了“富甲一方”之福。
· 【苑氏文化】苑姓始祖
商高宗武丁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个君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的政治理想。在位时曾封其子文于苑,即今河南新郑苑陵故城一带,为苑姓始祖。武丁的父亲小乙,是盘庚之弟,为磨练武丁,从小就把武丁送至民间。武丁来到黄河两岸,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接触到大量的平民和奴隶。武丁与奴隶一起耕种、砍柴和生活,养成了俭朴的习惯。武丁又善于同奴隶交朋友,奴隶傅说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傅说是一位很有学问和才能的人,武丁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生活体验,使武丁了解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易,不仅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才能。小辛死后,小乙即位,小乙死,武丁继位。武丁这时仍然保持着当年的简朴作风,也没有忘掉百姓的疾苦,他发奋图强,一心要重振商朝。他明白,要成一番事业,必须有人才,于是想到了傅说。傅说是一个奴隶,一旦把他升任为重臣,势必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武丁就采取了一个计策,于即位的3年中不说一句话。后来,...
· 苑姓渊源
苑姓乃殷商帝王家族子姓之后裔也。中兴之王武丁时,乃封其子文于苑地(今河南南阳一带),为苑侯。后代以封国为氏,称苑姓,并尊武丁为始祖。《资治通鉴》载“姓谱:商武丁子文受封于苑,因以为氏。”《苑氏族谱》记载:“谱也者,纪世系,绍祖德,不可不修也。……兹观统谱连珠,自武丁中子(注:指子姓)少壬(注:子文之子)犹可知也。……按:少壬,当祖庚元年封苑命名祖苑后,以苑为氏。”由上述族谱记载可知,祖庚元年为苑氏方国纪元的开始。按照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可知,其时应是公元前一一九一年。至公元二零一七年,苑姓已有三千二百零八年的历史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族人对“商武丁子文受封于苑”的理解存有分歧,我们把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于下,欢迎家人进一步探讨。华夏文明在演化与传承过程中,具有了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特质,而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也蕴含着文明的精华。苑姓已经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了三千多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