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部
大众部(Mahāsāṃghika)是早期佛教流派之一,亦称“摩诃僧祇部”,又简称“僧祇部”。释迎牟尼寂灭一百年后,大众部从原始佛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上座部”齐名的二个根本部派之一。其基本特征是重视释迦牟尼的根本精神之发展,基于自由思想及实际生活的要求,在对释迎牟尼的观念上趋于理想化,而在现实生活上则要求人间化。只有一部佛传的《大事经》传世。大众部基于释迦牟尼的“缘起观”而立论:①在“有为法”上,主张“现在有体,过来无体”,即只承认现在的为实有,而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未来的尚未出现;过去与未来,皆是由现在法所推定。②在“无为法”上,主张有九种,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③认为佛是化身,而不是生身,其寿命与威力无边,且佛以一音说一切法。④认为果位有三种,即:阿罗汉、菩萨、佛,且以佛为最后目的。⑤认为“心性本净”,人人皆有解脱的可能。...
大众部(Mahāsāṃghika)是早期佛教流派之一,亦称“摩诃僧祇部”,又简称“僧祇部”。
释迎牟尼寂灭一百年后,大众部从原始佛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上座部”齐名的二个根本部派之一。 其基本特征是重视释迦牟尼的根本精神之发展,基于自由思想及实际生活的要求,在对释迎牟尼的观念上趋于理想化,而在现实生活上则要求人间化。只有一部佛传的《大事经》传世。大众部基于释迦牟尼的“缘起观”而立论:①在“有为法”上,主张“现在有体,过来无体”,即只承认现在的为实有,而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未来的尚未出现;过去与未来,皆是由现在法所推定。②在“无为法”上,主张有九种,即:择灭、非择灭、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③认为佛是化身,而不是生身,其寿命与威力无边,且佛以一音说一切法。④认为果位有三种,即:阿罗汉、菩萨、佛,且以佛为最后目的。⑤认为“心性本净”,人人皆有解脱的可能。 大众部的思想,接近于大乘佛教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巴利语:Siddhāttha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गौतम,Siddhārtha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汉地民间从明朝开始还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之创祖”。在许多民间信仰中,被神化而视为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间信仰之庙宇也设有三宝殿供奉含有释迦牟尼佛之三宝佛及菩萨、护法、罗汉等;一般而言,佛教正信弟子,不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神,在佛教中,神同属众生之一,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道,佛是已经脱离六道轮回的圆满智者。
相关族谱
临济派 释氏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众部
源流“律分五部”是关于部派早期分化的古老说法,义净去印度时已然无闻,大众部的此项记载见于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上座部中最早与大众部分裂的是法藏部:传统上对于大众部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根据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说一切有部(自称上座部诸部根源)与大众部根本分裂的原因在于大众部的创始人大天,他提出对阿罗汉余习和证道机缘的五种说法(大天五事),因此造成分裂。《异部宗轮论》记载此次根本分裂发生在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此后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样“五事”,在印度南部创立制多部。南传佛教《岛史》记载,部派分立,开始于佛陀灭度后百年。因为对戒律的看法有分歧,耶舍比丘会集七百上座比丘,在毘舍离集结戒律(七百集结),论定了十事非法。在此之后,毘舍离的跋耆族比丘集合一万人,自行集结,称为大结集。此后,遵守七百集结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遵守毘舍离比丘万人集结戒律的僧团,则称大众部。北传佛教《舍利弗...
· 广庭大众
广庭大众广庭大众广庭大众的意思广庭大众是什么意思广庭大众什么意思广庭大众的近义词广庭大众的反义词广庭大众的拼音【成语意思】: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用法分析】:广庭大众作宾语、定语;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成语来源】: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uǎngtíngdàzhòng【英语翻译】:goldfishbowl【成语声母】:GTDZ【广庭大众的近义词】:大庭广众【近似成语】:众志成城: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城;城墙。众星捧月: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众说纷纭: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众...
· 大众传播
特征根据GerhardMaletzke的定义,大众传播须符合以下特征:透明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利用科技发送手段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面向分散的群体(受众是匿名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研究领域大众传播研究含括媒体的结构及过程,诸如探讨资讯传播方式、媒体效果等,例如说服模式、议题设定等。以美国来说,许多新闻媒体及媒体工作者的实作经验发展成各大学及研究单位的传播学系讨论的现象。为了探讨实际的情形,还取法自公共关系领域及广告业,透过他们来提供了大众传播及传播研究的素材。传播理论媒介效果研究子弹理论1920年代开始1940年代无线电和唱片普及。大众媒体的讯息像进子弹一样地被打进受众中,宣传理论认为能利用宣传达到强有力的效果。两级传播1940年代开始到1960年代,有两个不同的阶段,普通人遵从意见领袖和讯息掌控者的意见,只有限制...
· 大众媒体
定义20世纪末,大众媒体被分为8大产业:书籍、报纸、杂志、录音制品、电台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随着数字交流科技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对于何种形式的媒体可以被归类为大众媒体的问题开始变得突出。例如,对于移动电话、视频游戏和电脑游戏(例如网络游戏)列入其中。2000年代,一种被称作“七大大众媒体(英语:Sevenmassmedia)”的分类开始流行,根据发明时间排序,它们分别是:印刷(包括图书、小册、报纸、杂志等):自十五世纪后期开始。录音(包括黑胶唱片、磁带、卡式录音带、CD、DVD等):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电影约从1900年开始。电台广播约从1910年开始。电视约从1950年开始。互联网约从1990年开始。移动电话约从2000年开始。特征根据剑桥大学约翰·汤普森的研究,大众媒体共有5大特征:“包括生产和传播的技术及制度方法”,这在媒体发展史上反应的很明显,它们都有自己的商业...
· 大众文学
日本的大众文学1885年(明治18年),尾崎红叶等人结成“砚友社”,主张娱乐性、戏作的文学,日后成为大众小说原型的人情小说・风俗小说就此诞生。1913年(大正2年),中里介山在‘都新闻’连载‘大菩萨峠’,之后获得爆发的人气。关东大震灾的前后,大众传媒开始发达,‘国王’‘周刊朝日’等大众杂志创刊,大佛次郎、吉川英治、村松梢风、直木三十五等许多大众作家登场。1924年(大正13年),菊池寛提唱介于创作小说和讲谈中间的“读物文艺”。1925年,白井乔二等大众作家结成“二十一日会”,翌年发行同人月刊杂志‘大众文艺’。国枝史郎、小酒井不木、江户川乱步等侦探小说的作家也是“二十一日会”的成员。大正中期,在报纸、妇人杂志、娱乐杂志等大量出版物刊载的现代小说被称作“通俗小说”。1927年,平凡社开始出版圆本‘现代大众文学全集’,“大众文学”的称呼开始一般化。昭和以后,吉川英治顺应时代,用西洋浪漫的方法和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