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雅安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7
转发:0
评论:0
历史高颐墓阙古代为青衣羌国,秦置严道县(含今荥经县、雨城区)属蜀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增置徙县(今天全县)、旄牛县(今汉源县九襄镇)、青衣县(今名山区、芦山县境),先后属沈黎郡、蜀郡。东汉延光元年(122年)置蜀郡属国,治青衣县,后青衣羌请求内附。阳嘉二年(133年),改青衣县为汉嘉县。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蜀郡属国置汉嘉郡,治汉嘉县(今芦山县),属益州。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汉嘉郡分为沈黎郡、汉原郡。永嘉后废严道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始阳县(治今雨城区西),属蒙山郡;又置蒙山县(治今名山区),隶蒙山郡。隋开皇初废蒙山郡。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故蒙山郡置蒙山县;改故蒙山县为名山县。仁寿三年(603年)置卢山县(治今芦山县)。仁寿四年(604年)于蒙山县置雅州(治今雨城区)。大业元年(605年)置汉源县(治今汉源县清溪镇),属雅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雅州为...

历史

雅安市

  高颐墓阙

古代为青衣羌国,秦置严道县(含今荥经县、雨城区)属蜀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增置徙县(今天全县)、旄牛县(今汉源县九襄镇)、青衣县(今名山区、芦山县境),先后属沈黎郡、蜀郡。东汉延光元年(122年)置蜀郡属国,治青衣县,后青衣羌请求内附。阳嘉二年(133年),改青衣县为汉嘉县。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蜀郡属国置汉嘉郡,治汉嘉县(今芦山县),属益州。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汉嘉郡分为沈黎郡、汉原郡。永嘉后废严道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始阳县(治今雨城区西),属蒙山郡;又置蒙山县(治今名山区),隶蒙山郡。

隋开皇初废蒙山郡。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故蒙山郡置蒙山县;改故蒙山县为名山县。仁寿三年(603年)置卢山县(治今芦山县)。仁寿四年(604年)于蒙山县置雅州(治今雨城区)。大业元年(605年)置汉源县(治今汉源县清溪镇),属雅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雅州为临邛郡,改蒙山县为严道县,并于今故严道县城(今荥经县)设荥经水口戍。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临邛郡为雅州,改汉源县置阳山县。武德三年(620年)于荥经水口戍置荥经县,属雅州。贞观八年(634年)析名山县置百丈县,属雅州。仪凤二年(677年)析阳山县置大渡县、飞越县。长安二年(702年)省大渡县入飞越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阳山县为通望县,属黎州。五代前蜀省飞越县入汉源县。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省通望县入汉源县。元置碉门安抚司(治今天全县),后又分置天全招讨司、六番招讨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卢山县改名泸山县。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省荥经县入严道县。

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严道县入雅州。洪武六年(1373年)泸山县更名芦山县,隶雅州;合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天全六番招讨司。洪武八年(1375年)省汉源县置黎州长官司。洪武十年(1377年)省名山县入雅州。洪武十一年(1378年)升黎州长官司为黎州安抚司。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名山县,并省百丈县入名山县;复置荥经县,属雅州。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降黎州安抚司为千户所。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雅州置雅州府,置雅安县为雅州府治;天全六番招讨司“改土归流”置天全州,属雅州府。雍正八年(1730年)黎州千户所“改土归流”置清溪县,属雅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改县,雅安、名山、荥经、芦山、清溪、天全等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更名建昌道)。1914年清溪县复名汉源县。1928年析天全县北部穆坪土司地置穆坪设治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穆坪设治局置宝兴县,县名取“宝藏兴焉”之意;同年废建昌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各县属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立西康省,除名山县改属四川省第四区外,其馀各县划入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西康省,雅安县为西康省省会,并置雅安专区。1950年汉源县迁治九襄镇。1951年析雅安县置雅安市;析冕宁、越西两县北部及汉源县西部置石棉县。1952年汉源县迁治富林镇。1954年温江专区的名山县划入雅安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雅安专区改属四川省。1959年撤雅安市入雅安县。1968年雅安专区改称雅安地区。1983年撤销雅安县,复置雅安市。2000年6月,撤销雅安地区和县级雅安市,改设地级雅安市;原县级雅安市改置雨城区。2012年9月,撤销名山县,设立名山区。

地理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长江上游,域跨北纬28°51′10″—30°56′40″,东经101°56′26″—103°23′28″之间,东北邻成都市、东邻眉山市、东南邻乐山市、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城市环境特别好,青山环绕,四条河流穿过市区,使空气清新。

气候

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雅安市属于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步、无霜期长、热量充足。春季回暖早、夏季气温较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全年夜雨多、终年雾日少 。境内地质地貌复杂,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的区域性、过渡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气象要素的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部分山体从山脚到山脊先后可见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的植物。大相岭(即泥巴山)横贯于本市中部,使得南北部的气候差异大。北部各县、区,雨日多、晴天少,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总雨量在1000~1750毫米之间;南部的汉源和石棉县受中、低空下沉气流影响形成比较独特的干暖气候,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气温较高,年均温为17~18℃,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较少,年总雨量仅750毫米左右。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全市下辖2个市辖区、6个县。

市辖区:雨城区、名山区

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其中,汉源、石棉、宝兴3个县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07264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15581人,减少1.02%。年平均减少0.1%。其中,男性人口为766605人,占50.86%;女性人口为740659人,占49.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50。0-14岁人口为243947人,占16.18%;15-64岁人口为1099336人,占72.9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3981人,占10.88%。

雅安市

  浅绿色-彝族 粉红色-藏族.

交通

318国道、108国道穿境而过,另有成雅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分别通向成都市、西昌市。距成都140公里,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需1小时40分。

教育

高校有四川农业大学。中学以雅安中学著称,该校从清朝开始建立,是一所省重点名校。

人文

雅安市

  城中横跨青衣江的廊桥

雅安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2006年,以雅安为主要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

物产

雅鱼,又名丙穴鱼

长江鲶科:小鲶鱼黄辣丁、扒胡子、三个峰

蒙顶茶,古有“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的美誉

藏茶: 中心产地从古自今都在雅安,古称雅州。

熊猫茶: 一种以大熊猫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的茶叶,种植于雅安顶峰村熊猫生态茶山。

参见

2013年雅安地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雅安市芦山县平襄楼
平襄楼位于雅安市芦山县芦阳镇南街汉姜侯祠内,始建于北宋,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国镇西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现存有牌坊、姜公庙大殿、平襄楼。平襄楼坐北朝南,占地202平方米,通高14米,五开间、三重檐歇山顶,施五铺作斗怼F较迓ニ渚历代维修,但仍保持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平襄楼整体布局合理,气势宏大,主体建筑完整,仍保持一定的宋、元风格和地方特色,对研究古建筑艺术及其演变具有一定的价值。[1]2006年,平襄楼被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建造历史编辑平襄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芦山在蜀汉时为汉嘉郡首府为蜀之边郡。传为姜维屯兵守边御羌、封荫食邑和肝胆归葬之地,有姜城,姜维墓等诸多遗迹。县民历代崇祀姜维,据明代《请建屠侯祠碑记》等的记载,自西魏起,春秋以少牢祀之。农历八月中秋,传为姜维殉难之日,全城高搭彩楼四十八座,“壮其品之高,节之坚”,于诸彩楼,歌舞竞胜,...
·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葛平
葛平(1957~)女。四川雅安人。大专文化。1972年开始在汾西矿业设备总厂工作至今。高级技师。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梦的雕像》、《葛平短诗选》,发表诗歌《“三八节”我要奖励自己》(外一首)、《把一封信读出声来》(三首)、《肿瘤医院记事》(组诗)、《病房日记》(两首)、《汶川大地震纪实》(组诗)、《化蝶》、《和你说说话》(组诗)等。诗歌数百首发表于《人民文学》、《星星》、《诗歌报月刊》、《诗神》、《山西文学》等各报刊。作品曾获山西省赛诗会一等奖,首届山西诗歌大赛铜奖,第四、五届中国煤炭文学乌金奖等。作品选入多种选本。
·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高颐
高颐(?-209)今雅安市雨城区人。字贯光,东汉末与其弟实同举孝廉,历任北府丞,武阳令、阴平都尉及盆州太守。清《雅州府志》将高颐昆仲均列入《宦迹》,《乡贤》篇内,《雅安历史》载“高君石阙二,建安中立,弟实子直墓均在焉”。按高君阙,碑、墓均在今雨城区姚桥乡(原名孝廉乡),证明他是东汉时汉嘉郡(今雅安市)人。出土碑铭说他“亲贤乐善”,“法萧曹之兀要,求由之政事”,说明他从政时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讲求法治,正直不阿。卒于建安14年(209年)8月。殁后,据说臣吏悲号,百姓痛哭,遗爱在民,当非过誉。
·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吴理真
吴理真,名山人,家住蒙山之麓,《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父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他是个孝子,每当雄鸡报晓,便带上工具,登上蒙顶,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口渴渐止,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又摘了些带回家中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果有效果。连服数日,病情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乡亲们病了,他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可惜这种树不多,所生长的叶子远远不能满足治病救人的需要,他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为了采摘茶种籽,吴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捡回家,用沙土拌和后放入篾筐中,上面盖以谷草,使茶籽不会霉变和冻坏。为了选择播种茶籽的地方,吴理真翻越蒙顶的山山岭岭,对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
·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赖宁
赖宁(1973年10月20日-1988年3月13日),原名赖麟,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人,生前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1988年3月13日,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与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年仅15岁。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赖宁(1973.10-1988.3),四川省石棉县人。父亲是赖正纲,母亲是黄和榕。赖宁在校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和李四光一样的伟大的地质学家。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少先队小主席和优秀少先队员,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坚决的放弃了保送,在石棉县5264名小学毕业生里以全县第一名(小主席)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中学。赖宁从小拥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