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
历程
“清华简”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此批竹简应是盗墓者掠卖而流散海外的,后来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回竹简,2008年7月15日捐予清华大学收藏。
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同年10月初,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完成,其年代估计为公元前约三至四世纪;据清华大学宣布,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还没有见到过,其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同年12月受清华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
第二阶段工作由2008年11月起至2009年1月12日清点保护,并于同年3月开始初步释读研究的第三阶段工作。为进一步整理研究,清华大学2009年4月25日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简称出土文献中心),其主任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教授担任,并同时宣布清华简最终确定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共14支,除还有个别残断之处没找出来外,基本已完整。李学勤指出,这批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书简中第一批整理出的简书为周文王临终时对其子发的遗言;原文没有篇题,现据篇文试题为《保训》。而最新的发现是周武王时期的乐诗,李学勤表示,“有的诗竟与《诗经·国风·蟋蟀》一诗有关,前所未见,令人惊奇”;并称竹简上恰恰记载战国时期的劝酒乐诗,可能与本已失传的《乐经》有关系。
分类
根据清华简的整理者之一李守奎在《楚文献中的教育与清华简《系年》性质初探》中依《艺文志》的分类对清华简的大概分类:
经类
易类
两篇,《筮法》、《别卦》,已经全部公布。
书类
这批简中此类内容篇目最多,包括《书》、《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大部分是佚书。
已经公布十三篇:《尹至》、《尹诰》、《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保训》、《金縢》、《皇门》、《程寤》、《祭公》、《厚父》、《封许之命》、《命训》(见于《逸周书》)。
另外有三篇“命”,其中一篇吕仲论刑,与《吕刑》密切相关。
诗类
诗类文献以记录诗的内容为主,兼叙诗的创作和使用过程。《耆夜》、《周公之琴舞》、《芮良夫之诗》三篇已公布,其他叙事作品中也有唱和的诗,但以叙事为主。
礼类
有两篇礼书,还有一些篇章讲四时行事、四时象候等内容,《礼记》中的一些内容与其相关联或相类似。
乐类
乐类文献比较少,有一篇乐律,还有一篇是乐谱。篇幅都不大,应当都是实用的东西,不涉及乐理、乐论等内容。
《春秋》类
《系年》,已公布,此书非编年史,资政教育的目的明显。陈伟在《系年》出版发布会后的讨论中指出与《艺文志》所载的《铎氏微》关系密切。
史类
记事类史书不多,按照现行文、史、哲的分类,《系年》可归为史书,清华简中以记事为主的史书不多,这篇是其代表。
另还有一篇结构类似《越语》的长篇,记载了越灭吴的过程。另有一些其他个别短篇。
记言类史书篇目略多,有七八篇,大都是君臣问答的形式,内容大都关乎治国之道。其中郑国君臣之间的问答尤其详细。没有单独记录楚国君臣之间问答的篇章。记世居类一篇,即《楚居》,主要是记楚王居处,因为详记世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世》的作用。
史类文献的突出特点是很少语“怪力乱神”,《系年》言“乱”,是为了儆戒。
子类
子类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大都没有公布。
论说类十多篇,内容也大都为政之道。与记言类史书的区别是没有叙述性语言,全文都是议论。
《良臣》很难归类,可能是个论说提纲,也不能排除是记事提纲。我个人以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记事,所以姑且置此。
巫祝类,现在公布了《祝辞》一篇,还有一些告神词,包括周公旦、伯禽等人的告神词,文辞古奥,不像依托。
医论、医方两篇,都很短,或附在它篇之后,或多残缺,是否可以独立成篇尚可进一步考虑。
小说类篇目尚难确定,清华简中有依托或虚构古代人物的故事多篇,第三册已经发表的《赤鹄集于汤之屋》,有学者已经指出属于此类。第五册公布《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三寿》,都是商代的人物故事。依托或虚构古代人物以说理论事是先秦诸子常用的手段,很难据此确定其归属。清华简中依托之作很多,有百支以上竹简的长篇,多有怪力乱神。
清华简中殷商的内容比较多,目前已经公布的有《尹诰》、《尹至》、《傅说之命》上、中、下三篇和《赤鹄集于汤之屋》,加上第五册即将公布的两篇,还有一些正在整理中, 总计十多篇。记载商事的诸篇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和《书》类文献很接近。
清华简中关伊尹的记载可以分为三类,《尹诰》、《尹至》与《书》类相近, 《艺文志》所说的两类都难以包括。《汤在啻门》讲到“气”与生命的关系,有些内容像“气功秘籍”,归入道家类很合适;《赤鹄集于汤之屋》、《汤居于汤丘》等更像小说。
讲数的有算表一篇,已经公布。释字最容易,但内涵丰富,据专家分析,在世界数学史上也会有一席之地。
马经多篇,字迹不同,形制各异,内容有相马状、相马疾和饲马法等。
子类是战国时期的产品,可以看到墓主的个人兴趣。
特点与用途
特点
七十多篇全部是先秦书籍,未发现楚墓中常见的卜筮、遣册和日书。清华简与其他几批已经公布的竹书相比,突出特点是其中不少对于当时的战国人来说,也是名副其实的“古书”,例如诗、书之类。
内容涉及面非常广,经、史之外,有巫、医、数、相马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见得墓主的知识非常广博。
书多为佚书,这不是清华简的特点,出土文献大都如此,尤其是先秦文献,传世的实在非常有限。清华简70多篇中只有很少部分与文献对读,大部分内容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整理的次序是先易后难,能够与古书对读的大都已经公布,第五册还有《逸周书》中的《命训》。前文说过。什么样的文献流传,什么样的古书散逸不都是偶然, 有的是历史淘汰的结果。被淘汰掉的并不是不重要,更可见每个时代的学术风气。
多长篇,内容宏大。一百支以上的有3篇,全部有编号;五十支以上的5篇。目前各公布1篇———《系年》和《筮法》。
古帝王传说与阴阳五行及诸神密切结合,系统而丰富,长篇中大都是这类内容,其中有的把五纪、五算、五时、五度、五正、五章等内容组织成一个缜密的系统, 其丰富程度令人惊叹,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战国人的古史观念和阴阳五行框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些内容全部是佚书,其命运很像汉代的纬书。到目前为止,一篇也没有公布。
清华简中史类内容相对较少,其中,楚事、楚言很少,除了《楚居》外,没有单独记载楚事的篇章;齐人齐事更少。《系年》、《良臣》两篇涉及楚、齐的人和事,但宗旨都不是以记事为主。郑和晋的篇章相对较多。从这个角度看,墓主不像楚国的史官。
孔子言行等儒家类很少,只有一篇,这与郭店简、上博简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总体上看,其思想多为爱民、节用、反战,与《左传》中所记载子产的言行所体现的思想更接近。
用途推测
这些古书可能是墓主的个人爱好,像汉代淮南王那样的人先秦也会出现。但更大的可能是教学用的教材。常说的诗、书、礼、乐,一样不缺。将《楚语》中申叔时所说的教学内容与清华简相比较,也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春秋———《系年》
世———《楚居》
诗———《耆夜》、《芮良夫毖》、《周公之琴舞》
礼———礼书两篇
令(命)———除已经公布的《傅说之命》外还有一些封侯之命,其中有两篇命从头到尾都是告诫不要做什么
语———记言类诸篇
故志———《祭公》、《金縢》等
训典———命训
这种比附不一定准确,例如申叔时所说的“训典”是否就是周人的训诰,无法确证。但不管怎么说,上述清华简的内容用于教学是合适的。即使是我们称之为小说类的那些托名之作,其主旨也大都是循天纪、行礼、义、爱、仁、中;亲贤臣,勤政事等, 大都寓有教育意义。
出版物
2010年底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ISBN 9787547501788 )。包括以战国时期楚国文字书写的《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九篇文献。
2012年底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主要包括一部带有纪年性质的著作,研究小组将其命名为《系年》。全篇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
2013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共收入6种8篇清华简文献,8篇清华简文献分别是已失传两千多年的《傅说之命》3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鹄之集汤之屋》。
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算表》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距今2300多年,计算功能超越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它能快速计算99.5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计算包含特殊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
2015年4月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召开。清华简第五辑整理报告共收入六篇战国竹书,此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将为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这六篇竹书中,除《命训》见于今本《逸周书》外,其他五篇皆为传世文献未见之逸篇。其中《厚父》为《尚书》佚篇,记录了周天子与夏代后人的对话,篇中文句曾被战国时的孟子援引。《封许之命》是周成王封吕丁于许的册命,也为《尚书》佚篇,成王所赐车马器、鼎彝正是周初“分器”之一端。《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当即战国时流行的“伊尹故事”之两种,《殷高宗问于三寿》载殷高宗与三寿的对话,体现出古人对“德”、“义”、“信”等概念的早期认识,表达了治国与修人的思想。清华新闻网2015年4月9日电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成果发布会暨首发仪式在清华大学召开。第六辑整理报告5篇文献中有3篇是关于郑国史事的,即《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1篇是关于齐国史事的,题为《管仲》;1篇是关于秦、楚史事的,题为《子仪》。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篇记载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继任的庄公(即《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进行规诫。《郑文公问太伯》篇是郑国公族太伯规诫郑厉公之子文公的文辞。《子产》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管仲》采取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讲述治国道理。《子仪》讲述秦晋“殽之战”后,战败的秦穆公为对抗晋国采取的政治军事策略,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并释放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举行隆重的典礼将其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质疑
儒教学者姜广辉等对“清华简”《保训》篇内容提出质疑,例如认为周文王在位期间没有称王,这点清华简内容矛盾。然而文王是否称王,本身就是未解决的历史悬案;此外,姜也指出该篇中“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不符合传统说法,因为天子微时应作“躬耕”,上述写法属于明显的错误。篇中文句与现存古代文献有许多雷同之处,有抄袭嫌疑。
参见
系年
周武王
清华大学
出土文献
消息来源
记者丰捷.清华简又现重要发现(htm). 光明日报. 2009-04-25 [2009-04-26].
记者刘昊.2100枚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htm). 北京日报. 2008-10-23 [2009-04-26].
记者丰捷.清华简:“让人读起来太激动”(htm). 光明日报. 2009-04-28 [2009-04-28].
记者 顾淑霞 文清 摄影 郭海军.清华入藏战国竹简典籍 专家称学术价值不可估量(htm). 清华新闻网. 2008-10-23 [2009-04-28].
记者 顾淑霞 刘蔚如 摄影 郭海军.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htm). 清华新闻网. 2009-04-25 [2009-04-28].
《战国竹简重光──清华大学李学勤访谈录》、《李学勤与清华简研究侧记》刊于明报月刊2010年5月号
记者 林晖.清华大学入藏 历时两年研究 今天发布成果(htm). 法制晚报. 2011-01-05 [2011-01-05].
记者 吕露英 摄影 郭海军.《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成果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举行(htm). 清华新闻网. 2011-01-05 [2011-0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