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江都公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5
转发:0
评论:0
参考文献^《明史》(卷121):“兴宗四女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耿璿,长兴侯炳文子也。累官前军都督佥事。主为懿文太子长女。初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进公主,璿为驸马都尉。炳文之伐燕也,璿尝劝直捣北平。会炳文罢归,谋不用。永乐初,称疾不出,坐罪死。主复降为郡主,忧卒。”

参考文献

^ 《明史》(卷121):“兴宗四女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耿璿,长兴侯炳文子也。累官前军都督佥事。主为懿文太子长女。初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进公主,璿为驸马都尉。炳文之伐燕也,璿尝劝直捣北平。会炳文罢归,谋不用。永乐初,称疾不出,坐罪死。主复降为郡主,忧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江都王刘建之女西汉宗室乌孙公主简介
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秦琵琶”。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人物生平幸免于难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父亲是江都王刘建,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刘细君的母亲们都被弃市。当时,刘细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难,成为罪臣之女。和亲乌孙当时乌孙国分为三部分,都归乌孙国王猎骄靡节制。张骞将汉朝赐给猎骄靡的礼物送交后,对猎骄靡说:“乌孙如能...
· 明朝懿文太子朱标女儿江都公主简介
江都公主(?—?),明懿文太子朱标长女,母不详。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耿璿累官前军都督佥事。初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1399年)江都郡主进封为公主,耿璿为驸马都尉。耿炳文北伐燕王朱棣时,耿璿曾经劝父亲直捣北平。结果遇到耿炳文罢归,计谋不被采用。永乐初年,耿璿称疾不出,坐罪死。公主复降为郡主,因忧虑而逝。〖相关史料〗《明史列传第九》兴宗(明兴宗)四女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耿璿,长兴侯炳文子也。累官前军都督佥事。主为懿文太子长女。初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进公主,璿为驸马都尉。炳文之伐燕也,璿尝劝直捣北平。会炳文罢归,谋不用。永乐初,称疾不出,坐罪死。主复降为郡主,忧卒。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三女,无考。南平郡主,未下嫁,永乐十年薨,追册。
· 江都郡
行政区划参考资料《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下》
· 江都兵变
隋炀帝即位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这种无休止的征调、兵役和徭役的负担,差不多骚扰了全国的农户,更把社会经济推向绝境。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阶级矛盾严重激化,广大人民"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农民起义终于全面爆发。大业七年(611年),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首揭义旗,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号召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烈火很快燃遍了黄河南北,又向淮水、长江流域发展。到大业十三年前后,各地农民起义军逐渐汇合为三大主力军,即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以及杜伏威和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隋王朝的统治。各地官僚地主也乘机起兵,全国处于割据状态。隋王朝所控制的地区,在北方只有东都洛阳及其他几座孤城...
· 江都东乡的栾氏家谱(扬州江都)
在江都东乡的大桥、嘶马、浦头一带集中生活着一群栾姓人家,与泰兴刁铺、口岸、周岱桥一带的栾姓同属一个宗族。他们的始祖是从苏南姑苏迁来,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栾氏,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它源自叔虞之后晋靖侯孙宾食采于栾,因以为姓。派出书公,字武,晋大夫,于成公三年(605)伐齐有功而归,生子琪公,就隐居西河不仕。后延至唐公位公,历中书舍人,居淳安,直至八世孙仁一公因靖难兵起,方渡江北上,至延令(今泰兴)城北之周岱桥,见其里有仁让之风,因筑室而居。栾氏家族便在这一带繁衍,生齿日繁,相近而居。(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从仁一公定居泰兴后,又传十世。十世孙爱溪遗有家藏手录年表一部,于是族人便以此为基础,在顺治九年(1652)秋一致决定“创辑家乘”,始修支谱。其后,在家族传承下,又分别于康熙六十年(1721)春、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嘉庆七年(1802)桂月、道光三年(182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