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秦德公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9
转发:0
评论:0
生平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参考资料

生平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 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

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陕西省秦德公
秦德公(公元前709年―公元前676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宪公之子,秦武公弟,母鲁姬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秦德公即位后,发展生产,并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国稳定并以此为都。此时,秦人祭祀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开始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今陕西境内的鄜县祭祀天地。秦德公命人占卜迁都雍城是否吉利,结果是后代子孙可以以此地为依托向东发展,直至饮马黄河。秦国迁都后,大臣梁伯、芮伯迫于压力而前来朝见秦君。同年,秦国开始确定有三伏的节气,用在城门杀狗的方法来祛除热毒邪气。秦德公在位两年便去世,其长子秦宣公即位。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坚实基础。
· 杞德公
参考书《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 庞德公
家庭子女辈子庞山民孙子女辈孙庞涣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
· 访德忠公祠
访德忠公祠湖南洞口米久伙从洞口县城出发,沿302国道东行六公里往右,再沿一条乡间水泥小路蜿蜒前行,跨过一座木板小桥再左拐,越过几座小山,便来到一个四面环山的村落——板凳冲,这就是洞口米姓人居住的主要村落,现属洞口县洞口镇民群村。据记载,米姓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德忠公祠就坐落在板凳冲,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它的周围是米姓人参差不齐的各式各样的住房。德忠公祠的门前有一条小溪,溪水自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长年不断,滋润着周围的农田和米姓人的生活。对面不远处是海拔494米的梁山寨,它阻挡住了这里人们的视线和去路。德忠公是洪崖公十七代孙,是景文公的第五子,兄弟八人。他的兄弟们相继远走他乡,而他是唯一坚持居住在洞口的先祖。现在居住在洞口境内的米姓人大都是他的后裔。德忠公祠建于清光绪癸巳年(公元1894年),由居住在洞口境内的允、仁、贤、庆辈分的米氏族人首建,1944年再由贤、庆、久辈分...
· 秦公簋
此器为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为西县官物。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