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燧
生平孙景燧于乾隆二十六年恩科(1761年)高中进士。乾隆四十五年,接替逑德任延平府知府一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李振文接任。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担任台湾知府并兼任台湾道,翌年卸任。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民变于大墩(今台中)起事,身份为知府的他前往台中不远的彰化县城守城。因兵力悬殊,阵亡。参考文献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生平
孙景燧于乾隆二十六年恩科(1761年)高中进士。乾隆四十五年,接替逑德任延平府知府一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李振文接任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担任台湾知府并兼任台湾道,翌年卸任。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民变于大墩(今台中)起事,身份为知府的他前往台中不远的彰化县城守城。因兵力悬殊,阵亡。
参考文献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孙燧
生平孙燧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迁郎中;正德中,任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孙燧巡抚江西时,宁王朱宸濠有谋反自立之心并密谋加紧准备,遭孙燧觉察。孙燧一面加强江西地方武备,一面向朱宸濠陈说大义,并屡次公开反对朱宸濠,遭朱宸濠忌恨。朱宸濠欲借自己生日庆祝筵席之机谋反,孙燧应邀前往,并与朱宸濠针锋相对,宴后遭朱宸濠杀害。朱宸濠叛乱不久即被王守仁平定。明世宗朱厚熜即位,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忠烈。《明史》将其事列入忠义传。参考文献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燧人
燧人氏——钻木取火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
· 马燧
家世祖上自右扶风迁居至汝州。五代祖:马岫,梁安州刺史,西魏授荆州刺史,西梁赠太尉、荆州牧,谥曰肃。高祖:马乔卿,梁襄州主簿。曾祖:马君才,隋末为蓟令。窦建德、高开道等攻逼四境,以保境功迁上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唐朝建立后,奉燕王李艺表入奏,擢拜右武候大将军、封南阳郡公。尚书郎李华为其撰碑文。祖父:马珉,州举明经高第,三命为开州万岁令,官至左玉钤卫仓曹。赠工部尚书。父亲:马季龙,武后时,建安王武攸宜镇守蓟州,在其部下任职。开元年间,在萧嵩、李暠手下任右金吾卫郎将、大同军副使、岚州刺史。累赠尚书左仆射。三兄:马炫(713年—791年10月4日),字抱元,任郓州、阆州刺史、大理少卿、润州刺史,宰相柳载荐为太子右庶子,迁左散骑常侍,转刑部侍郎,以兵部尚书、汉阳郡公致仕。年79卒,赠太子少保。子马陶,孙马寅、马贻庆、马邈。生平马燧少与诸兄一起学习,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
· 马燧
唐朝司徒、侍中马燧简介,马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祖籍右扶风(今陕西兴平)。唐代中期名将。马燧少时博览群书,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官赵城尉、左武卫兵曹参军等职。大历十年(775年),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马燧先斩田悦部将杨朝光,又于临洺大破田悦。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次年,因轻信吐蕃,力赞平凉之盟,致使唐朝会盟副使及将士多人被俘。事后,被削夺兵权,改任司徒兼侍中。贞元五年(789年),与太尉李晟获绘像凌烟阁。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追赠太尉(一作太傅),谥号“庄武”。人物生平敢于任事马燧的祖先从右扶风郡迁来汝州。祖父马...
· 姚燧
姚燧(1238~1313)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迁居河南洛阳。姚燧3岁丧父,随伯父姚枢居苏门,后被荐为秦王府文学,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有《文集》50卷,今存《牧庵集》36卷,内有词曲2卷,门人刘时中为其作《年谱》。姚燧以散文见称。宋濂撰《元史》说他的文辞,闳肆豪刚,"有西汉风"。黄宗羲甚至说他的文"非有明一代作者所能及"(《明文授读序》),称颂备至。姚燧的散文含有较强的是非感。他在《送姚嗣辉序》中,说知识分子怀才未必得用,而《归来堂记》说他的朋友雷损之,为官三十年,"位止一令"。他"尝激之使委印而去",一年后,雷损之果然辞官归家,郊陶渊明归田园居,姚燧题雷损之的住宅曰"归来堂",并写了一篇记,篇末说:"园宜以归来名,君试诵其辞,将不待人之劝激,自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