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07
转发:0
评论:0
生平生年不详,当在628年后。631年,李慎封申王,633年,任秦州都督。636年,改封纪王,实封八百户。643年,任襄州刺史,在地方以善政闻名,太宗诏书加以勉励,百姓为之立碑。649年,加满千户。650年,任左卫大将军。651年,徙任荆州都督,转邢州刺史。684年,加太子太师,转贝州刺史。李慎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李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688年,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李慎感觉时机不成熟,没有答应响应。李贞失败后,李慎亦下狱。临刑放免,改姓“虺”氏。689年7月,载以槛车,配流巴州(《旧唐书》作岭表)途中至蒲州而卒。直至唐中宗复辟之后,虺慎还复李姓。家庭其妃陆氏(631年—665年),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子右庶子陆立素之孙,尚书库部、兵部郎中陆爽之女,其先是代北鲜卑部落大人步六孤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姓陆氏。贞观十六年(643年),13岁的陆氏嫁给纪王李慎,贞观十七年

生平

生年不详,当在628年后。631年,李慎封申王,633年,任秦州都督。636年,改封纪王,实封八百户。643年,任襄州刺史,在地方以善政闻名,太宗诏书加以勉励,百姓为之立碑。649年,加满千户。650年,任左卫大将军。651年,徙任荆州都督,转邢州刺史。684年,加太子太师,转贝州刺史。李慎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李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

688年,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李慎感觉时机不成熟,没有答应响应。李贞失败后,李慎亦下狱。临刑放免,改姓“虺”氏。689年7月,载以槛车,配流巴州(《旧唐书》作岭表)途中至蒲州而卒。直至唐中宗之后,虺慎还复李姓。

家庭

其妃陆氏(631年—665年),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子右庶子陆立素之孙,尚书库部、兵部郎中陆爽之女,其先是代北鲜卑部落大人步六孤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姓陆氏。贞观十六年(643年),13岁的陆氏嫁给纪王李慎,贞观十七年,被册命为纪王妃。生东平郡王李续等六男、江陵县主等八女。唐高宗麟德二年六月廿六日,薨于泽州之馆舍,年三十五。

李续(东平郡王、和州刺史)。子朝散大夫太子右赞善大夫徐国公李行淹

李琮(义阳郡王、沂州刺史)。娶姑母临川公主女

李愻

李庄

李叡(楚国公),690年被杀

李秀(襄郡公、遂州别驾),690年被杀

李献(广化郡公),690年被杀

李钦(建平郡公),690年被杀

李旷

李澄

李证(嗣纪王、德瀛冀三州刺史、左骁卫将军)

江陵县主,嫁韦绩

第三女,东光县主李楚媛(裴仲将之妻)

其余六女

传记资料

《旧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纪王慎传

《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纪王慎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慎
唐朝襄州刺史、纪王李慎简介,李慎有多少个子女?李慎(628年-689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生母韦贵妃。贞观五年(631年)进封申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此后多次封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食邑加至一千户。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人物生平宦场青云贞观二年(628年),李慎出世,与唐高宗李治同年。贞观五年(631年),三岁的李慎被封为申王,与梁王、郯王、汉王、申王、江王、代王六王同封;633年(贞观七年),又被任命为秦州都督(治所在今甘肃天水)。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世袭封建时,李慎被改封为纪王,得实封八百户,出藩时年仅八岁。贞观十七年(643年),他被任命为襄州刺史(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在地方以善于政事而闻名,百姓为之立碑称颂。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
· 唐太宗第十子李慎简介李慎怎么死的?
李慎生于公元628年,去世于公元68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韦贵妃的儿子,排行老十,初封申王,后又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食邑增加至千户。人物档案姓名:李慎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长安出生时间:公元628年去世时间:公元689年爵位:申王、纪王李慎在贞观五年被封为申王那个,贞观七年的时候,授秦州都督,贞观十年改封纪王。当时的王爷们都是有实封的,最开始李慎的食邑有八百户,和当初李贞的食邑数目一致。贞观十七年,迁襄州刺史,在地方行政有度,破得百姓赞誉。甚至因为他治下清净,百姓们生活富足,为了感念他老百姓们自发为其立碑。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新皇将其食邑增加至千户。同时还升任其为左卫大将军,次年又授荆州都督,累官至刑州刺史。唐高宗时期,唐太宗的一干儿子们,自然也不能像唐太宗时期一样,受宠的能够留在长安不之官。新皇上位之后,该去封地任...
· 李世民之子李慎是怎么死的?李慎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世民之子李慎是怎么死的?李慎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李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生母是韦贵妃韦珪,他擅长文史,很有吏干,与李贞号称“越、纪”。689年,因李贞反对武则天,他亦受牵连死于流放途中。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之子李慎简介李慎(628年-689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生母韦贵妃。贞观五年(631年)进封申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此后多次封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食邑加至一千户。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韦贵妃李慎的妻妾子女王妃:陆氏(630年-665年),十三岁嫁给纪王李慎,贞观十七年(644年),被册命为纪王妃。生东平郡王李续等六子、江陵县主等八女,35岁去世。儿子:李续,东平郡王,学于濮州鄄城人王元感,和州刺史,最为知名,早卒。李琮,义阳郡王,沂州刺史...
· 慎到《慎子》
著作有《慎子》四十二篇。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第一,慎到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
· 李世民传奇——制定慎刑制度
?(3)张蕴古死了,可他那本《大宝箴》还在唐太宗那里。在将张蕴古执行死刑后的第四天,唐太宗在书房偶然看到了那本张蕴古献给他的《大宝箴》,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刚开始,他厌恶地将《大宝箴》推到了一边,然后又禁不住拿在了手里,随意翻开一页,看到上面写着:君主的权威可以让他任意地作威作福,但要做个圣明贤君却确实困难。唐太宗一怔,自己对张蕴古的处置,是不是正是用君主的权威,任意作威作福。再一想事情经过,张蕴古的所有罪名,其实都是自己的推测。看来,自己是有违“圣明贤君”的做法的。唐太宗越想越沮丧,越想越失落。他轻轻合上那本《大宝箴》,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张蕴古的样子:张蕴古献《大宝箴》时,诚惶诚恐的样子;张蕴古被拖入刑场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样子……斩首张蕴古,决定是不是草率了一些?唐太宗有些坐不住了,他起身,在书房踱起步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的这句话又瞬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犹如当头一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