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泗川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7
转发:0
评论:0
背景1598年9月至10月间,明与朝鲜的联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日军的顺天城(小西军)、泗川城(岛津军)、蔚山城(加藤军)。其中明将董一元率领3万左右明与朝鲜联军进攻由岛津义弘所率兵防守的泗川城,泗川城位于顺天城与蔚山城之间,是日军中线的战略要冲。泗川旧城的前哨战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十九日,明军对日军在南江一带修筑的外围营寨和防御工事发动进攻。据《两朝平攘录》记载,明军在内应郭国安策应下迅速攻克望津峰营寨,随后日军放弃晋州向泗川撤退,永春、昆阳两寨亦分别于二十日、二十二日为明军攻陷。明军随后对泗川旧城围困数天,九月二十七日岛津义弘命旧城守将川上忠实、相良丰赖将旧城附近东阳仓内的粮草运入泗川倭城内,明军遂集结八千余人趁机对旧城发动进攻。进攻泗川旧城时,据《两朝平攘录》记载首先明军参将李宁在由于轻骑冒进脱离部队突入城内被日军围攻而后阵亡,随后明军对泗川旧城发动总攻,正在搬运粮草中的川上忠实、相良丰赖部...

背景

1598年9月至10月间,明与朝鲜的联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日军的顺天城(小西军)、泗川城(岛津军)、蔚山城(加藤军)。其中明将董一元率领3万左右明与朝鲜联军进攻由岛津义弘所率兵防守的泗川城,泗川城位于顺天城与蔚山城之间,是日军中线的战略要冲。

泗川旧城的前哨战

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十九日,明军对日军在南江一带修筑的外围营寨和防御工事发动进攻。据《两朝平攘录》记载,明军在内应郭国安策应下迅速攻克望津峰营寨,随后日军放弃晋州向泗川撤退,永春、昆阳两寨亦分别于二十日、二十二日为明军攻陷。明军随后对泗川旧城围困数天,九月二十七日岛津义弘命旧城守将川上忠实、相良丰赖将旧城附近东阳仓内的粮草运入泗川倭城内,明军遂集结八千余人趁机对旧城发动进攻。

进攻泗川旧城时,据《两朝平攘录》记载首先明军参将李宁在由于轻骑冒进脱离部队突入城内被日军围攻而后阵亡,随后明军对泗川旧城发动总攻,正在搬运粮草中的川上忠实、相良丰赖部不敌,遂率部向泗川倭城本阵撤退。川上忠实逃亡中身中三十六箭,但成功撤退到由岛津义弘把守的泗川新城。战后明军清点斩获首级一百三十余级,日方记载宣称损失一百五十余人。董一元不欲在泗川久战,于是将东阳仓中的岛津军粮草尽数焚烧。

泗川新城之战

此战明军以将领彭信古为先锋,率先指挥火炮营攻城。据部分史料记载日方泗川守军亦有使用一定数量的大筒还击,但其火力仍无法与明军所使用的发射七斤铅弹的大将军炮相比。炮击战阶段双方交火非常激烈,日军由于被明军优势火力压制处于劣势,状况十分窘迫,日方文书记载岛津军出现大量铁炮射击过热难以再装药,不得不以水降温来维持使用的状况。炮击战中明军虽成功以火炮攻破泗川城门,但由于彭信古攻城时为方便就近补给弹药擅自将火药库设置于紧邻炮兵阵地之后,且城门攻破后彭信古又因欲抢先功擅自率部离阵冲锋,明军阵地中一门火炮此时突然炸膛,随即引爆了明军的火药库。火药库大爆炸引发了明军的大规模混乱和溃逃,明军原本具有的优势攻势因此迅速瓦解。

岛津义弘遂趁势命部出城反击明军,已成溃败之势的明军仅有茅国器、叶邦荣等少数部将尚能约束己部掩护友军溃退。随后自固城赶来驰援的立花宗茂部亦加入战斗,从明军右翼发起进攻,进一步对明军造成了更大的伤亡。据李朝《宣祖实录》记载,此战明军伤亡达七千余人;《宣庙中兴志》亦记载明军“步兵死者三千余人,骑兵多坠崖死,失军粮二万余石”。日方史料对此战的明军伤亡记载大多极其夸张,如《岛津家记》、《毛利秀元家记》、《征韩伟略》等史料皆声称斩获明军三万八千余人,而像《南浦文集·战亡文》、《新日本史》所收录之《朝鲜阵战死者供养碑》等资料更是宣称明军“伏尸八万”;《岛津历代歌》中甚至出现了“义弘亲子胸中自有数万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故自提三尺,直进入百万之军。军一时瓜溃追亡逐北,伏尸者八万余”的极度夸张记录,其描述严重有违常识,信度极低。且据朝方《宣祖实录》、《东国史略》等史料记载,明军中路董一元部实际总兵力不过21000余人至26800人左右,由此对比可见上述日方所记录伤亡数据大多甚至都超过了明军是役投入的总兵力,可信度严重存疑,故对明军战损此处采信《宣祖实录》所记载的明军总伤亡在七、八千左右的说法。

此战岛津家所部日军损失未能找到具体数字,大部分日方史料皆称岛津家战损极其轻微,如《征韩伟略》称日方仅阵亡两人,对此严重存疑。

后续

此战后董一元部中路明军一路后撤至星州,晋州、望津峰等城寨全部被放弃,且在撤军溃退过程中丢失了大量辎重粮草。泗川之战后中路明军未能再对日军发起任何有效进攻。

回到日本之后岛津义弘、岛津忠恒父子连名在高野山建立了庆长之役的供养碑,其中纪载了南原之战的战果“庆长二年八月十五日于全罗道南原表大明国军兵数千骑被讨捕之内至当手前四百廿人伐果毕”、 泗川之战的战果“同十月朔日于庆尚道泗州表大明人八万余兵撃亡毕”、岛津军的伤亡数“右于度々战场味方士卒当弓箭刀杖被讨者三千余人海埵之闲 横死病死之辈具难记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泗川市
历史1995年5月10日由三千浦市(삼천포시)与泗川郡(사천군)合并而成。友好城市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韩国全罗北道井邑市日本广岛县三次市
· 陕西-铜川-耀州兰泗
兰泗,清耀州兰家堡(今属楼村乡)人。作战勇敢,有将才,授湖广兴国参将。康熙十二年(1673)升直隶三屯营副将。未及赴任,逢吴三桂叛乱,长沙失守,复调武昌作战。十三年(1674),泗领兵攻岳州,又讨黄金龙,全歼叛军,军威大振。十四年(1675),还任苏州协将,兼管通州协事。十八年(1679)升荆州左路总兵,平定思南、龙泉、遵义、绥阳、桐梓等地。以战功卓著,奉命镇守安龙,历时16年之久。以老辞归故里。
· 耳川之战
起因天正5年(1577年),日向大名伊东义祐被岛津氏击败。义祐被流放,于是寄身于有友好关系的大友氏。翌年,大友宗麟和义统决定与宿敌岛津氏决战,于是率领3~4万大军远征日向。概要在大友家内部,因为宗麟狂热地信奉基督教而与家臣团之间产生不和。立花道雪等人在开战前表示强烈反对。而且在合战军议中,大友军中的田北镇周主张交战,但是大将田原亲贤则在背后与岛津军进行和睦交渉而没有理会。田北镇周不服并前往攻撃岛津军,大友军于是情非得已地与岛津军展开战斗。而事前主张“未到战斗时机”的大友军军师角隈石宗看清了结果,于是把秘传的奥义书烧掉并突入敌阵中战死。当初大友军的兵力比岛津军强很多,但是因为大友军徐徐而行而导致士兵开始疲劳,而且大友军为了追撃敌军而把阵形伸长,岛津军见状立即突击并扭转战况,最后大友军败走。大友军的战死人数接近3千人,但是大半是败走时在渡过耳川的急流时溺死,或是渡河时被突击的岛津军兵士所杀。参
· 凑川之战
简介日本后醍醐天皇建武三年(1336年)1月,足利尊氏及弟足利直义从京都败走,翌月逃至九州,4月时在博多重新集结大军分海陆二路向京都进兵。尊氏率领海路并与细川氏统率的四国地区兵力在海上会合,直义则率领陆路,一同进逼京畿。楠木正成见足利军势庞大,京都现有兵力并不足以对抗,便建议后醍醐天皇临幸行在暂避军势,他也可回自己河内、和泉二处领地招募兵力来对抗足利大军。但公家大臣仍沉溺在年初收复京都的胜利中,认为足利军不可怕,托言官军有帝祖天照大神庇护,必能战胜敌人,反对迁都要求迎战,天皇听信谗言,强令楠木正成与新田义贞二人出战。楠木与新田二人无奈率兵出击,缺乏水师的楠木新田军在陆上布阵迎击足利军,新田军在凑川布阵,楠木军则在凑川以西的西野宿布阵,而楠木军兵力仅数百人左右。战役之初,足利海路东进军细川定禅在凑川附近的生田森林登陆,此时新田义贞感到自己后路有被截断之虞连忙退兵,独留楠木正成迎战足利直义的数...
· 泗州
历史古泗州在夏、商、周时均为徐国。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属吴国。春秋属中国历史上的吴国善稻地,战国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该地为东海郡下的盱台,因县治曾设在山上,取“张目为盱,直视为眙”之意,故县名曰“盱眙”,又因境内山上盛产都梁香草。秦末,楚国义军曾立楚怀王孙心建都于此。西汉为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盱眙督尉,三国时为魏国徐州下邳郡盱眙县;西晋时为徐州临淮国盱眙。南陈置安州,北周末改为泗州,治所在宿预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隋炀帝曾在山上建都梁行宫,故又称“都梁”(当时写做:盱台),隶属于江都郡。唐代时为河南采访道下,曾名为临淮郡。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治所由宿预县迁临淮县。临淮县在今盱眙县对岸,即在洪泽湖水下。土贡:锦、赀布。户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六,口二十万五千九百五十九。下领四县:临淮县、涟水县、盱眙县、徐城县。五代时为江都府泗州;北宋为淮南东路泗州,州治泗洲城。天长县从扬州划入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