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百丈怀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5
转发:0
评论:0
生平百丈怀海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唐陈翊在《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中所说,生于天宝八年(西元749年),卒于元和九年(西元814年),寿六十六岁。传统上普遍接受的另一说法则是来自宋《高僧传》,他生于开元八年(西元720年),卒于元和九年〈西元814年〉,寿九十五岁。因为陈翊为怀海同时代的人,因此应以陈翊说为正。百丈怀海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西山慧照出家,于衡山法朝律师受具足戒,在庐江读阅经藏,后至马祖道一禅师处参学开悟。怀海禅师在道一门下时并不知名。在道一过世后,他至洪州新吴大雄山住持,因为此山山势雄伟,故号百丈。其下门徒甚多,其中以黄檗希运、沩山灵祐最为闻名。黄檗希运的弟子临济义玄开衍出临济宗,沩山灵祐和他的弟子仰山慧寂开衍出沩仰宗。百丈清规怀海禅师对禅宗进行了教规改革,制定清规(后称《百丈清规》),力行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把佛教僧侣乞食的传统改为中国式的自食其力。怀海禅师...

生平

百丈怀海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唐陈翊在《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中所说,生于天宝八年(西元 749年),卒于元和九年(西元 814年),寿六十六岁。传统上普遍接受的另一说法则是来自宋《高僧传》,他生于开元八年(西元 720年),卒于元和九年〈西元 814年〉,寿九十五岁。因为陈翊为怀海同时代的人,因此应以陈翊说为正。

百丈怀海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西山慧照出家,于衡山法朝律师受具足戒,在庐江读阅经藏,后至马祖道一禅师处参学开悟。

怀海禅师在道一门下时并不知名。在道一过世后,他至洪州新吴大雄山住持,因为此山山势雄伟,故号百丈。其下门徒甚多,其中以黄檗希运、沩山灵祐最为闻名。

黄檗希运的弟子临济义玄开衍出临济宗,沩山灵祐和他的弟子仰山慧寂开衍出沩仰宗。

百丈清规

怀海禅师对禅宗进行了教规改革,制定清规(后称《百丈清规》),力行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把佛教僧侣乞食的传统改为中国式的自食其力。怀海禅师年事已高,有一次,弟子体谅怀海禅师年迈,将怀海禅师的耕田工具藏起来,怀海禅师那天被迫无法工作,而当天,怀海禅师也拒绝进餐。从此,再也没有人敢阻止怀海禅师工作了。

野狐禅

《无门关》一书记载一则禅宗公案:一次,怀海禅师说法结束,大众皆退,惟独一老者逗留,于是怀海禅师问道:“你是何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佛时曾在此山修禅传法,因一位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一语,五百世堕落野狐之身,今请大师慈悲开示,令我脱野狐之身!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怀海禅师答道:“不昧因果!”(不被因果蒙蔽)老者大悟,随即告辞。

翌日,怀海禅师领寺中众僧到后山,并找出一狐尸,令以亡僧之礼火葬。

不落因果,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报应,并不符合因果的道理,有因就有果,任何人都无法逃出因果之外,佛教故事中,连已经得道成佛的释迦牟尼佛,都曾经因为因果报应所苦,头痛三天。

后代,禅宗将旁门左道的禅法,称为野狐禅。日常用语中引申为独辟、特立独行的行为。

三百丈

在历史上,有三位禅师,同号百丈,因为时代相近,常被混为一谈。一是百丈怀海的师兄,百丈惟政,另一则是百丈怀海的弟子,百丈法政。

百丈惟政,《祖堂集》中记载,为马祖道一门下,因野鸭子而开悟。

注释

^《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大师,太原王氏,福州长乐县人。......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进具于衡山法朝律师。既而叹曰:将涤妄源,必游法海。岂惟必证,亦假言诠。遂诣庐江阅浮槎经藏。”

^《祖堂集》:“志慕上乘,直造大寂法会。大寂一见,延之入室。师密契言关,更无他往。”

^《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既师大寂,尽得心印。言简理精,貌和神峻,睹即生敬。居常自卑,善不近名。故先师碑文,独晦其称号。”

^《景德传灯录》:“果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之百丈。既处之未期月,玄参之宾,四方麏至。即有沩山、黄蘗当其首。”

^《祖堂集》:“百丈政和尚嗣马大师,在江西。未睹行录,不决化缘始终。师向僧道:“汝与我开田了,为汝说大义。”僧云:“开田了,请师说大义。”师乃展开两手。有老清见日影透过窗,问:“为复窗就日,为复日就窗?”师云:“长老房内有客,且归去好。” ”

^《祖堂集》卷十五:“有一日,大师领大众出西墙下次,忽然野鸭子飞过去。大师问:“身边什摩物?”政上座云:“野鸭子。”大师云:“什摩处去?”对云:“飞过去。”大师把政上座耳拽,上座作忍痛声,大师云:“犹在这里,何曾飞过?”政上座豁然大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怀海生平故事
怀海生平故事]野鸭子有一天,他陪马祖散步,听到野鸭的叫声,马祖问:"是什么声音?""野鸭的叫声。"过了好久,马祖又问:"刚才的声音那里去了?"怀海答:"飞过去了。"马祖回过头来,用力拧着怀海的鼻子,怀海痛得大叫起来。马祖道:"再说飞过去!"怀海一听,立即省悟,却回到侍者宿舍里哀哀大哭。同舍问:"你想父母了吗?"答:"不是。"又问:"被人家骂了吗?""也不是。""那你哭什么?"怀海说:"我的鼻子被马大师拧痛了,痛得不行。"同舍问:"有什么机缘不契合吗?"怀海说"你去问和尚去吧。"同舍就去问马大师:"怀海侍者有什么机缘不契合?他在宿舍里哭。请和尚对我说说。"大师说:"他已经悟了,你自己去问他。"他回到宿舍后,说:"和尚说你悟了,叫我来问你。"怀海呵呵大笑。同舍问:"刚才哭,现在为什么却笑?"怀海说:"刚才哭,现在笑。"同舍更迷惑不解。一次,怀海禅师上堂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 百丈寺的传说
百丈寺的传说在百丈山西北处,有一座皇娘墓。传说是当时唐宣宗在百丈寺当沙弥时,天天早上在大门口打扫卫生,大门外经常有一个村姑给种地的爹娘送饭路过。这一来二往,宣宗见村姑清纯秀丽,朴实可爱。村姑见宣宗眉宇高贵,气度不凡。二人就产生了感情。后来唐宣宗回宫即位后仍念念不忘这个在他落难时给他带来了温暖和快乐的小村姑,就下圣旨派人将村姑接进宫来享受荣华富贵,谁知迎亲的仪仗队浩浩荡荡进入村姑家里说要带她走的时候,这种大场面把村姑吓坏了,以为自己犯下了大罪,跑到后山崖边跳崖而死。消息传到宣宗那里,唐宣宗悲痛不已,下旨当地县官给这村姑修了一座"皇娘墓"。关于百丈寺还有一段关于唐朝一个皇帝唐宣宗的传说,当时,宫中宦官专权,宣宗李忱尚未即位,李忱遭其侄武宗之猜忌,处境险恶,遂决定出外避避灾祸。有一天,他遇见一名高僧,谈及此事,高僧留下"退至百丈"四个字便走了。于是李忱翻阅地图,发现奉新有座百丈山、便历尽辛劳,不...
· 百丈竿头
【成语】百丈竿头【成语】百丈竿头【读音】bǎizhànggāntóu【解释】现多比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禅师》:“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成语故事】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丈竿头”也称“百尺竿头”。这个成语就是源于招贤大师所念唱的偈帖。
· 百丈寺茶道故事
百丈寺茶道故事茶的使用,在中国最少有4700年的历史。到唐代,茶文化伴随着茶禅的出现而确立。茶禅,又是伴随着《百丈清规》的诞生而形成。虽在《百丈清规》之前,佛教已经普遍出现饮茶的现象,但那不过仅仅是为了防困倦,作为静思维的助修方法。《百丈清规》的建立,正式确定了茶在禅门的重要地位。《百丈清规》的不少条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中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义。寺院法堂设有两面鼓: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敲茶鼓。寺院中有"茶堂"设施,有"茶头"执事,有供祖师的"奠茶"仪式,有坐香后的饮茶助修,有集体吃茶的"普茶"活动。院中还种植茶树,采制茶叶,所有这一切都被视为佛事。更有百丈禅师的"吃茶,珍重,歇"禅门三诀,以茶悟道。宋时,茶从中国的寺院传到日本。临济宗禅师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由日本留学生带回东瀛,被奉为国宝,代代相传,直至今日。日本禅师荣西入宋时,将茶从...
· 百丈峡石拱桥奇闻
百丈峡石拱桥奇闻从喻家嘴插旗峪去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桑植,百丈峡是必经要塞。百丈峡距喻氏祖居地约十里,两边悬崖峭壁,山道崎岖险峻,谷底深溪潜流。平常过往行人涉水过溪。一旦山洪暴发,谷底一片汪洋,不知多少匆匆过客魂断溪中。家住插旗峪的正榜夫人勤劳善良,家庭殷实。对发生在百丈峡的灾难,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直盘算着怎样让人们摆脱洪水的威胁。经实地考察后,决定在百丈峡修一座石拱桥,为路人解危。她请当地有名的石匠为石拱桥进行设计备料,准备修桥。开工当天天还没有亮,夫人就催促修桥的民工到了工地。大家按照设计的要求挖好桥脚,夫人又请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挑来两担银子。夯实桥脚后,夫人将银子全部铺垫于桥脚,上面再用专门锉成凹凸状的槽型条石逐块镶砌,与桥墩连成整体。为了安全起见,她留下石匠和两个民工值守夜班。次日清早,大家好奇的掀开原封未动的条石查看银子时,银子却不翼而飞,以至留下百年之谜!石拱桥竣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