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
生平籍贯明州奉化县三石。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考中解元,继而考中进士。受职主簿,后历任翰林院编修、中书、礼部侍郎,官至户部尚书。蔡京复起用,时任户部尚书的陈显诏对“复用蔡京,士民失望”,宋徽宗贬作越州知州。政和五年(1115年)复召为宣和殿大学士,辞不赴任,隐居鄞县西隅(今蜜岩村)。授赐虽然陈显被贬官,但宋徽宗知其为人,于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正月初一日早朝,赐陈显砚台一方,并御题五言律诗一首:驷马功勋戴,名留御礼乡。体全仁者寿,日有自傅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家庭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有三子,其中三子陈景宏。陈景宏子陈伸(陈显孙),吏部尚书。陈伸子陈德刚(陈显曾孙),工部尚书。陈德刚子陈著(陈显4世孙),宝祐四年(1256)进士,南宋诗人学者。陈著子陈泌(陈显5世孙),宋元政治人物、学者。陈泌子陈桱(陈显6世孙),明初政治人物、史学家。遗迹后代...
生平
籍贯明州奉化县三石。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考中解元,继而考中进士。受职主簿,后历任翰林院编修、中书、礼部侍郎,官至户部尚书。蔡京复起用,时任户部尚书的陈显诏对“复用蔡京,士民失望”,宋徽宗贬作越州知州。政和五年(1115年)复召为宣和殿大学士,辞不赴任,隐居鄞县西隅(今蜜岩村)。
授赐
虽然陈显被贬官,但宋徽宗知其为人,于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正月初一日早朝,赐陈显砚台一方,并御题五言律诗一首:
驷马功勋戴,名留御礼乡。体全仁者寿,日有自傅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
家庭
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有三子,其中三子陈景宏。陈景宏子陈伸(陈显孙),吏部尚书。陈伸子陈德刚(陈显曾孙),工部尚书。陈德刚子陈著(陈显4世孙),宝祐四年(1256)进士,南宋诗人学者。陈著子陈泌(陈显5世孙),宋元政治人物、学者。陈泌子陈桱(陈显6世孙),明初政治人物、史学家。
遗迹
后代于南宋末年移居福建莆田、广州、南海(今海南文昌)等地。今广州有“陈尚书祠”建于明朝和“宝砚堂”,是陈氏后人纪念陈显的家族建筑。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赵显用陈宜中任宰相
虽然局势对南宋王朝极端不利,但是这个时候擅权误国的贾似道已经死了,假如这个时候朝廷可以重新振作,重用那些正直贤能的大臣的话,或许还有扭转局势的机会。但是在这种时候,南宋的朝廷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让陈宜中当了宰相。陈宜中除了会说一些大话空话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而且为人奸诈、胆小怕事。让这样的阴险小人掌管朝政,造成了南宋王朝最终亡国的悲剧命运。这个陈宜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不仅说话做事非常嚣张,而且还是一个两面三刀的阴险角色,根本不讲什么情面和道义,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陈宜中经常说一些听起来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高调言论,他对那些想要向元朝投降的人进行强烈的谴责,并表示要坚决抵抗元朝的进攻。本来他是在贾似道的提拔下才当上大官的,但是他却在贾似道打了败仗以后落井下石,首先向皇上建议将误国的贾似道处死。陈宜中这么做当然不是出于对国家和社稷的忠心,完全是...
· 天显
纪年参见中国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参考资料^李崇智.中国历史年号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74.ISBN978-7-101-02512-5.
· 显德
纪年
· 元显
生平元显的父亲拓跋吐万早逝,所以元显承袭了祖父拓跋他的爵位淮南王,以散骑常侍为起家官。太和二十四年(500年),元显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四十四,皇帝诏令赠予使持节、都督梁州诸军事、安西将军、梁州刺史、散骑常侍、淮南王如故,谥号僖,武定二年岁次甲子八月癸丑朔廿日壬申(544年9月22日)移葬于邺城之西陵。家庭祖父拓跋大汗,北魏司徒、淮南静王父亲拓跋万,北魏并州刺史、淮南王子女元遵,北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定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定州刺史、淮南康王元均,北魏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安康孝武伯元禹,北魏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并州南面大都督、鄄城县伯元菩萨,北魏给事中参考资料
· 法显

生平幼年出家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岁的时候,就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便要他还俗。法显这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他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正是要远尘离俗才入了道。”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即还寺。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和尚进入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从此,他对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称誉。西行取经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六十多年的阅历,使法显深切地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