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璪
生平卫璪字仲宝,河东安邑人,西晋名臣卫瓘之孙,卫恒之子,卫玠之兄。祖父卫瓘历任西晋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及司空等官职,封菑阳公。晋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以“废立之谋”的罪名,将卫瓘斩杀。卫瓘与儿子卫恒、卫岳、卫裔及孙子等九人也同时遇害。卫璪与弟弟卫玠却侥幸逃过大难。后来晋廷以卫瓘全家无辜受祸,又念及卫瓘伐蜀功勋,追封兰陵郡公、增邑三千户,谥曰成,赠假黄钺。卫璪袭封爵位,后来改封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卫璪官拜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聪攻入西晋都城洛阳,卫璪遂被杀。晋元帝司马睿以卫瓘玄孙卫崇袭封爵位。资料《晋书·列传第六·卫瓘传》
生平
卫璪字仲宝,河东安邑人,西晋名臣卫瓘之孙,卫恒之子,卫玠之兄。祖父卫瓘历任西晋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及司空等官职,封菑阳公。晋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以“废立之谋”的罪名,将卫瓘斩杀。卫瓘与儿子卫恒、卫岳、卫裔及孙子等九人也同时遇害。卫璪与弟弟卫玠却侥幸逃过大难。后来晋廷以卫瓘全家无辜受祸,又念及卫瓘伐蜀功勋,追封兰陵郡公、增邑三千户,谥曰成,赠假黄钺。卫璪袭封爵位,后来改封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卫璪官拜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聪攻入西晋都城洛阳,卫璪遂被杀。晋元帝司马睿以卫瓘玄孙卫崇袭封爵位。
资料
《晋书·列传第六·卫瓘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卫璪
卫璪(?―311年),字仲宝,卫瓘之孙,卫恒之子,西晋著名书法家。承袭祖父卫瓘的爵位兰陵公。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把兰陵用于扩充自己的封国,改封卫璪为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后,任散骑侍郎。永嘉五年(311年),死于前赵刘聪之手。晋元帝时,以卫瓘玄孙卫崇继嗣。
· “卫氏书法”河东卫氏之卫觊、卫瓘、卫恒、卫铄、卫璪
卫觊,字伯儒。少年时,以才学著称,更兼博览群书,成年后,学时渊博,才华出众,曹操聘请他为司空掾属,后任茂陵令、尚书郎。魏文帝曹丕时期任侍郎。他爱好古文,擅长书法,篆、隶无所不善。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卫家书法延续了好几代,为祖国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卫瓘,字伯玉,卫觊子。西晋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苏庄村)人。卫瓘继承父业,官职显赫,年方弱冠即为魏尚书。晋武帝时,因平蜀有功,官封徐州都督、镇东将军、征北大将军、尚书令,因卷入朝廷内讧,被司马集团所害。卫瓘从小在父亲的启蒙教育下,学习书法,并从师于汉末著名书法家张芝,善篆、隶、行、草诸书体。他的书法作品,甚至盛誉。卫恒,字巨山,卫瓘之子。西晋太康年间,官至黄门侍郎。晋惠帝司马衷永熙年间与父亲一道被朝廷所杀。卫恒因出生于书法世家,在祖父和父亲的书法熏陶下,耳濡目染,勤学苦练。他与其弟俱以书法著名,善作草书、隶书,被世人传为佳话。曾著有《四体书势》...
· “卫――魏――卫”的演变
据卫氏后人的说法,卫家最早迁居于此,命名此地卫家坡。到了卫守仁卫守义兄弟时,家道变殷实,与洛阳知县魏襄素有往来,书信中魏襄误将卫写为魏,后来户书造册、书柬往来均书以“魏”字。卫氏族人认为卫、魏同音,加上居住地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之侧,且此处是“魏紫”牡丹发祥地,未加更正。再往后,卫家当官的多起来了,官场往来,朝廷诰封,所写匾额、墓碑、祠堂,均为“魏”字。到了清光绪时,族人为溯根本,决定复卫。由族长卫镶、族正卫智林撰碑文写明这段历史。卫家原来曾建一座魏氏祠堂,位于古街北侧称北祠,复卫之后,在路南侧又建了一座卫氏祠堂称南祠。同时供奉卫、魏先祖神主。姓氏更迭,卫氏后人还有另一种讲法:魏家在朝为官者多,怕不慎获罪时株连九族,将魏家族人一分为二,南院为“卫”,北院姓“魏”,规避株连之灾。这种说法,细考站不住脚,明律极苛,清律照搬明律,诛九族有多种说法,无论按哪个算,街南街北血缘如此之近的两拨人,一旦有...
· 卫庄因“卫”姓而立庄
卫庄村,地处河津市区以东,东邻百底,西接东黄,南与庄头相望,北依南里接壤。国道、铁路东西贯通,张柴路南北跨越。全村1200口人。耕地面积1840余亩。隶属城区街道办管辖。卫庄村名由来已久。根据市文物部门审定,村北为汉代古墓葬群。从出土西汉砖旋墓砖刻有卫氏姓名的坟墓推断,卫庄村远在汉代就有“卫”氏望族居住,名曰卫庄。几千年来,卫姓曾长期在此生息繁衍。又据村里发现一块残碑记载:明末卫庄村持续两年大旱,致使姓“卫”村民逃荒外出。后据传,姓“卫”村民迁居甘肃、宝鸡一带。荒年过后,卫庄村有张、董两姓氏居住村内,后有柴、赵、齐、周、杨等户迁入,距今发展到220户人家。元末明初,卫庄村村民崇尚佛、道,兴建寺庙蔚然成风。祖师庙、娘娘庙、三官庙、土地庙纵贯村中。禹王庙、关帝庙、文星庙、观音庙东西环绕。镇宝寺高居村西为佛教文化圣地。村北七沟八梁,登高可眺吕峰飞云,赏孤峰明月。历代人才辈出。明代张世禄官居绥德州...
· 卫坡村的“卫”与“魏”
在洛阳城北的孟津,有一个叫“卫坡”的村子。它拥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乡村”的称号,每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到此观光。据卫坡村志及卫家族谱记载,清顺治年间,卫氏始祖卫天禄迁居至此,延绵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卫坡村和“魏”字有着不解之缘。当年,天禄公迁居此地冲的就是这个“魏”字——魏孝文帝陵之侧,牡丹名品魏紫发祥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卫坡村北面,就是北魏孝文帝的长陵和孝文帝皇后的终宁陵,一大一小,被当地人称为“大小冢”。天禄公认为背靠皇陵,可以得到皇家庇佑,泽及子孙。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花后魏紫,本是来自洛阳寿安山的野生牡丹,历任后周、北宋两朝宰相的魏仁溥,以重金购买,移栽到他在今卫坡村所在地的私家园林——魏氏池馆。几年后,魏氏池馆培养出了一代名花魏紫。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天禄公相信魏紫牡丹的发祥地也是风水宝地。果然如天禄公所愿,卫氏一脉在卫坡村耕读传家、福泽绵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